?

安陽湯陰縣民間舞蹈“跑帷子”的藝術特點分析及存活現狀調查

2016-02-04 09:02
黃河之聲 2016年14期
關鍵詞:安陽民間舞蹈

謝 佳

(河南工程學院,河南 鄭州 451191)

安陽湯陰縣民間舞蹈“跑帷子”的藝術特點分析及存活現狀調查

謝 佳

(河南工程學院,河南 鄭州 451191)

本文對安陽民間舞蹈“跑帷子”的歷史沿革進行了梳理,對其藝術特點和存活現狀進行了分析調查。

安陽;民間舞蹈;跑帷子;特點

“跑帷子”號稱豫北三絕之一,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因舞者手拿帷桿,奔跑各種陣型而得名,以湯陰縣支村帷舞最具代表性。帷舞結合古代戰爭中場面宏大、古樸莊嚴和祭祀活動中的祈禱、天象、因果報應等的理論和特點,由主干隊伍和輔助隊伍共計二百多人組成。舞者按照《易經》中的八卦陣法不斷變換出一百多種陣勢,場面壯觀,內容豐富,在民間舞蹈中實屬罕見,具有較高的歷史、軍事、藝術和民俗價值。

一、起源與傳承

帷舞起源于何時,尚無歷史資料確切記載,但據了解,該舞起源于春秋時期的支村。據老藝人孫同謙(1931年生)、姬文國(1930年生)、王開枝(女,1943年生)等口述:“聽前輩們說,帷子的雛形要追溯到祭祀活動盛行的殷商時期,現在表演者手里的“帷”源于當時給死人送葬或占卜時用的“幡”。帷舞起源于大國爭霸、王室衰微的春秋時期。有一次,五霸之首齊桓公帶愛妃路過支村附近的“隆化社”,其愛妃生病并逝于此地,齊桓公傷心不已,下令為愛妃舉行了隆重的葬禮,最初的帷舞就起源于祭祀這位王妃的盛大的儀式中?!惫P者在《湯陰縣志》第一卷·地理志·古跡篇中得到了如下記載:“城東北隆化社,按圖經昔日齊桓公娶衛女為妾,道卒于此招魂葬之,今有墓存,周圍二百步,高一丈?!惫蚀送普?。

隨著時間的推移,帷舞進行了一系列的改良。據老藝人張雨成(1931年生)、楊德(1934年生)、孫芳獻(1943年生)等介紹,戰國時期,支村處于趙、衛、齊三國邊陲,當時各國爭霸,戰爭不斷,每國軍隊經常帶兵操練,加強防范。他們排兵布陣、操練眾兵的方法啟發了當地群眾的智慧,人們把紀念愛妃的活動用于模仿軍隊的操練與行軍上,對帷子的顏色款式進行了改良,并以統一的步伐、多變的隊形、強大的場面慶賀戰爭的勝利。隨著人們對節氣和氣候的深入了解,藝人們又將二十四節氣、七十二氣候通過人數、分組等進行展現。到了明代中葉,封建迷信盛行,人們為了來年的風調雨順、平安興旺,紛紛建立廟宇,求神拜佛,并在帷子頭的帶領下,借助帷舞進行祭神活動。后來,藝人們又將它發展為鄉民求神拜廟、歡慶節日的娛樂活動。支村群眾每逢農歷二月十五當地“奶奶廟”大會時,都要自制帷子進行帷舞的表演,以表達自己向往幸福生活的心愿。

此外,帷子社昔日也相當輝煌。據藝人們講:“當時本地有唱戲組織的“戲社”、敬神組織的“香火社”、帷舞組織的“帷子社”等團社,其中數“帷子社”規模最大,擁有土地好幾百畝,并安排專人管理;每四年年滿,帷子社把幾年來積存之財物,統統耗費于四年一次的帷舞活動中,然后輪換下屆社主,如此反復,推動著帷舞不斷發展、完善和壯大。

19世紀30年代,因日本侵華戰爭帷舞被迫中斷。為了搶救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八十年代中葉,在為數不多在世老藝人的具體指導下,當地人重新扎起了帷子、訓練了帷子手,恢復了演出并一直

延續至今。

二、藝術特點分析

(一)表演特點

帷舞的表演陣勢大、使人震撼。身披古裝戰袍的七十二名演員,手持自制的“帷子”,通過奔跑組成各種圖形、字型,生動地再現了古時帶兵打仗、攻城破陣的場面和佛教寺院、衙門升堂等的畫面。演出開始時,在隆隆的炮聲中,先由二名衙役裝扮的演員敲擊大鑼進行開道;而后,兩名騎著駿馬,手持執令旗的演員,來往奔馳,開辟場地;接著兩名手持木雕龍頭和十二名手拿彩旗的演員,帶領著由鼓、號、大扇、鐃、小叉、鑼等九種樂器組成的41人的民間樂隊,在打擊樂伴奏下進入場內,并分列兩旁;接著在轟鳴的鼓樂聲中,“三蓬”七十二人手持用黑、紅染料染成兩色的帷桿的帷子,在兩名帷子頭的帶領下,奔騰入場;當所有人員進場完畢后,民樂隊便奏起鼓樂,手舞足蹈,烘托氣氛;然后帷子隊高舉道具,快速有序地跑成各種陣勢圖案,陣圖主要以戲曲、八卦陣名、陣型形狀命名。每一種陣圖形成后,全體不動,三聲炮響后,迅速按原路線恢復原隊形;等總帷子頭揮動令旗,大家又在兩名帷子頭的帶領下演化為另一種陣勢……此外,隨舞隊進場的還有充滿皇家威嚴的滿朝鑾駕和詼諧的七品芝麻官和衙役的表演;表演尾聲,隊伍整合成方塊兒隊,一桿紅色三角大旗來回搖擺,預示演出結束。每次演出,所跑陣圖及數量、演出時間都由總帷子頭根據具體情況決定。

(二)舞蹈動作及內容特點

帷舞的動作較少,以屈膝微蹲的“小跑步”為主,并以“跑”的動作貫穿表演始終,快速有力的奔跑極好的襯托了舞蹈盛大的表演氣氛,使舞蹈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

帷舞蘊含著深刻的內容。第一、行兵布陣。統一的服裝、統一的道具、快速統一的跑步步伐、渲染的鼓鑼、飄飄的令旗、轟隆隆的土炮、快馬加鞭的騎士、多變的陣圖和強大震撼的場面,能把你帶回到軍隊行兵打仗的戰爭年代去,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第二、表示一年的二十四節氣、七十二氣候。與此相應,“跑帷子”就用“三蓬”(即三組)二十四人,共七十二人組成舞隊,如順利跑完帷子,表示一年吉利。民間有帷舞具有神威法力,可消災、除難的說法;三、表現宗教信仰。人們通過帷舞祈求來年五谷豐登、風調雨順。因此帷舞是當地人祭神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

(三)服飾道具特點

帷舞中的服裝以黑、紅、黃三色為主,服飾簡單大方。帷子手身著相同款式、黑黃紅三色的古代戰士服裝;總帷子頭身著太極八卦的黑白兩色寬長衫,頭戴黑色巫師帽,手拿指揮令旗;民間樂隊身著鮮艷的中式民族盤扣衣衫,頭戴絨球頭飾;七品縣令則身著官服,頭戴官帽,著滑稽戲曲丑角妝。

帷舞中主要的道具-帷子,制作精美,是村里各家各戶動手制作的。帷子由帷子心、帷子帽、帷桿、銅鈴、彩帶、飄帶等部分組成。一根六尺長的筆直的竹桿(即帷桿)上套近一尺長、四寸寬的圓形帶軸心鐵柱,通稱“帷子心”;用木料手工雕就六個神采逼真的龍頭,配以六個參半的童男童女,統稱“帷子帽”;帷子帽套在帷子心上,帷身中間配以六個布藝童男童女,并以防風圈固定;整身由銅鈴、六條繡有十二生肖的各色飄帶和六條彩帶進行有規則裝飾,由此構成了精美絕倫的“帷子”。六個龍頭如騰云駕霧般聘馳長空,象征著中華民族的不屈民族魂;各種裝飾彩帶如龍口吐絲,再配以嘩嘩作響的銅鈴和十二生肖刺繡,構成了一個精美絕倫的“手工藝品”。

帷舞表演中那充滿威嚴的鑾駕、做工考究的令旗、到處奔馳的駿馬和來回飄揚的彩旗等都令人過目難忘。

(四)音樂特點

帷舞本身沒有特定的音樂伴奏,無專門的伴奏樂隊。伴奏一是來自于舞隊中的民間打擊樂隊,節奏整齊有力,聲音低沉渾厚,粗曠豪邁,為帷舞烘托了氣氛。二是來自于帷子手道具-帷子上裝飾的銅鈴。帷子手每跑動一步,帷子就發出嘩嘩的響聲,配合著表演者整齊規律的跑動步伐,別有一番情趣。

三、存活現狀調查

帷舞目前成了僅流存于湯陰縣古賢鄉支村、白營鄉西隆化村兩地的稀有藝術。當今帷子社中有影響的“社頭”、“帷子頭”、“鼓頭”、“旗頭”、“鑾駕頭”及鑾駕制作等主要傳人僅有十幾位,年齡最大的九十多歲,大多也已七八十歲。村里長期以來一直采用口頭直接傳承的方式進行傳承,故一些老藝人的離世,導致“陣圖譜”散失,原來一百多種陣型僅存近三十種,損失慘重,令人嘆息。

由于村里男人到城市謀生,原來全部男性參加的帷舞,變動為以女性參加為主的局面;而留守女人除種地外,平時還要贍養老人,照顧兒女,家務事繁多,業余時間受限,傳承受到影響。

此外,帷舞的演出次數較少。僅本村“奶奶廟大會”就需積蓄力量、醞釀四年才能組織一次。舞蹈長期以來一直無專項活動經費,演出及平時排練支出主要以各村村委會撥付為主,發展中的經費短缺問題凸顯。

四、結語

“跑帷子”是安陽民間舞蹈的杰出代表,它別具一格的藝術特點,充分展現了安陽民間舞蹈的獨特魅力。研究“跑帷子”對于安陽及中國民間舞蹈建設,對于探究安陽乃至中原的民俗文化,對于喚起有關方面對當今安陽民間舞存活現狀的關注和重視,對于探討繼承和保護民間舞蹈文化遺產有效途徑等無非具有重要意義?!?/p>

[1] 湯陰縣志編撰委員會.湯陰縣志(第一卷).1956.

[2] 中國舞蹈研究所和中國舞蹈詞典編輯部.中國舞蹈辭典(下冊)[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4.

謝佳(1975-)女,河南鄭州市人,河南工程學院音樂副教授,碩士,主要研究音樂和舞蹈教育。

猜你喜歡
安陽民間舞蹈
探析民間舞蹈傳承的現狀及發展
安陽之旅
鄂倫春族民間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學中的活態傳承
達斡爾民間舞蹈在高校藝術教育中的應用
安陽:以最嚴密的法治向大氣污染宣戰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傳承民間舞蹈藝術
安陽博物館館藏A05192號卜骨
水患變水利 保護安陽“母親河”
安陽中嘉業投資有限公司
民間舞蹈教育中雙重視角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