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歷時性視角淺析景頗族基督教音樂
——以德宏州隴川縣邦灣村為例

2016-02-05 10:39龔文娟
北方音樂 2016年23期
關鍵詞:景頗族基督教云南

龔文娟

(云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云南 昆明 650000)

從歷時性視角淺析景頗族基督教音樂
——以德宏州隴川縣邦灣村為例

龔文娟

(云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云南 昆明 650000)

本文以德宏隴川景頗族基督教音樂為研究中心,以邦灣村為具體研究地點,采用歷史學的文獻法,人類學的參與觀察法、歷時性研究方法,和音樂學的音樂分析法,通過對邦灣村的實地考察,一方面梳理從基督教傳入之初到如今的一個大致情況,另一方面以音樂為切入點,把基督教音樂如何在景頗地區本土化的情況分為三個階段,力求對景頗族基督教音樂文化有一個相對深入的認知。

隴川縣;邦灣村;基督教音樂

引言

中國景頗族分布在我國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是我國的少數民族之一。其主要分布在德宏的隴川﹑盈江﹑瑞麗等五個縣(市),與緬甸山水相接,也是一個跨境民族。邦灣村隸屬于隴川縣,是景頗族﹑漢族雜居的地方。也是基督教發展較早的地區,據史料記載,邦灣村不僅是一個中國景頗族聚居地,而且還是隴川基督教發展較早的村莊。

基督教是一個西方宗教,可以說基督教對于中國來說,確實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外來宗教。19世紀,在殖民主義浪潮的翻涌下,基督教才大規模的打開中國大門,進入中國人民的信仰體系里。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多民族國家,各種民間信仰﹑風俗民情都已經深入到人們的骨髓里。所以,基督教在中國發展,特別是在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是值得我們深究的。

筆者在研究宗教音樂文化資本流通過程中,將從文化沖突—文化對話/文化適融—文化平衡這三個方面描述這一過程是如何進行的,以音樂本土化為線索。筆者于2016年8月份,進入邦灣村進行實地田野調查,本文結合歷史學的文獻法﹑人類學的參與觀察法和音樂學的音樂分析法三種學科的方法,對邦灣村景頗族基督教儀式音樂進行一個較為全面立體式的分析。

一、兩種音樂文化碰撞之三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沖突

在音樂層面上,大部分傳教士都是有著深厚的西方音樂文化的背景,而他們也都注意到了,音樂作為一個傳播宗教的媒介,比起那些書面形式的《圣經》及教義有它自身的獨特優勢——口頭傳播。在他們進入隴川傳教之初,一般都采用在街頭演唱西洋歌曲﹑演奏西洋樂器的手段,模仿當時江湖人士賣藝的手段來吸引當地人民,由于其本身的長相和所帶來的文化都與當地有較大的差異,所以不論他們多么賣力的表演,在當地人眼中,他們依舊是“局外人”,并不愿意對他們進行過多的了解。再者由于當時傳教士的心中并沒有意識要注意“他者的文化”,認為上帝才是人類唯一的主,這就造成了當地人對他們排斥的態度。

(二)第二階段——適融

筆者于2016年8月21日見到了隴川縣基督教協會秘書長李牧師,在和他進行談話之后,他送給我一本《景頗文贊美詩》。據筆者訪談得知,隴川縣景頗族地區的教堂都在使用這本五線譜的《贊美詩》。

《MADU ASAK PYENDIN》譜例取自《景頗文贊美詩》第334頁,第403首的其中一部分,是景頗族新編贊美詩。這首贊美詩是基督教音樂與景頗音樂二者進行“對話”的產物。

首先,這首樂曲使用的是西方五線譜的一系列記譜方式,不是中國傳統的工尺譜,也不是傳教士創制的字母譜。其次,在調式上,這首樂曲是A商五聲調式,它采用中國傳統的五聲調式,沒有西方七聲音階中的fa和si。節奏上,樂曲開始,明確給出四四拍的節奏,并貫穿始終,這就顯現出西方音樂的特征。聲部方面,由單聲部開始,后面加入了第二個聲部與之呼應。旋律上,起伏較大,音域較寬,時常出現跳進,在第二小節出現了五度跳進,在第三到四小節之間,出現了復音程跳進,充滿了景頗音樂的特點。結構上,呈現出多樂段結構模式.

通過對這首樂曲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它糅合了兩種音樂文化在里面,呈現出了“音樂本土化”的狀態,達到了文化上的適融。在此基礎上,在筆者對邦灣村基督教堂的進行實地考察以后,發現如今基督教文化和景頗族文化之間是一種相對平衡的關系。

(三)第三階段——平衡

在寒暑假,邦灣村教堂是景頗族少年學習基督教的一個學校。根據筆者的訪談,得知這里每年寒暑假,都會有一批年齡不等的景頗族少年或者想要學習景頗文化的學生來此學習,他們上午學習景頗語和圣經,下午學習西洋樂器,所以筆者認為,與其說是在學習西方基督教教義,不如說教堂提供一個場所幫助景頗人民弘揚自己傳統文化,在這里,二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下午的時候,我看到學生們都在練習自己喜歡的樂器,都是一些西洋樂器,有電子琴﹑吉他﹑小提琴,還有一個景頗族傳統樂器巴扎,但其實也是由國外傳入,是古老的蘇格蘭風笛,他們用這些樂器演奏贊美詩和景頗族歌曲。從筆者觀察,至少在音樂文化方面,基督教和景頗族傳統文化達到了相對平衡的狀態。

二、結語

綜上所述,在之前的三個篇章里,筆者從村莊概況﹑基督教在隴川發展概況以及傳入之后與當地文化碰撞時文化沖突到文化平衡這幾個方面來了解景頗族基督教音樂發展概況。筆者用了參與觀察法與音樂分析法,以“音樂本土化”為切入點,分析了基督教與景頗傳統文化之間的沖突﹑融合與平衡。從沖突到平衡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音樂不僅一種傳教媒介,更是兩種文化從沖突到平衡的催化劑,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楊民康.本土性與現代性:云南少數民族基督教儀式音樂研究[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

[2]韓軍學.基督教與云南少數民族[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

[3]何成洲.跨學科視野下的文化身份認同:批評與探索[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4]云南省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云南省志·卷六十六宗教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5]陳建明,劉家峰.中國基督教區域史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8.

[6]鮑宏光.試論基督教在景頗地區的本土化問題[D].北京:清華大學,2005.

[7]湯先萍,夏天成.主體性反思下的異質文化沖突與適應——兼論文化融合與文化共建[J].新疆社會科學,2014.

[8]錢寧.近代基督教的傳播與云南少數民族社會的短缺[J].思想戰線,1997.

龔文娟,云南民族大學2014級藝術學院。

猜你喜歡
景頗族基督教云南
云南茶,1200年的發現
德宏傣族和景頗族高血壓現狀及影響因素
基督教與葡萄文化——以《圣經》為中心的考察
云南邀您來“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選擇
德宏州景頗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與發展研究
基督教中國化的神學思考與實踐
明確路向,踐行基督教中國化——以福建基督教為例
一圖讀懂云南兩新黨建
對“景頗族舞蹈”的保護與傳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