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挖掘小學語文教學中國學元素教育的新舉措

2016-03-02 22:48文翔
新課程 2016年11期
關鍵詞:國學中華民族筆者

文翔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鳴凰中心小學)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挖掘小學語文教學中國學元素教育的新舉措

文翔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鳴凰中心小學)

國學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有效體現。因此,高度重視小學語文課程中的國學元素,并充分認識國學的當代教育價值?,F今,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國學教育存在不系統、不得法甚至不重視等問題,對挖掘語文教學中“國學教育”的新舉措進行觀點闡述,分析國學教育“如何教”。

小學語文;國學元素;舉措

小學語文課程,對于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文化具有先天的學科優勢和無可推卸的歷史責任。而國學不僅是中華民族文明的重要載體,同時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有效體現。因此,高度重視小學語文課程中“國學元素”的教學,并充分認識國學的當代教育價值,無論對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弘揚,還是對小學生的身心影響、民族精神的培養,都具有重大的意義。

因此,筆者認為,讓國學親近語文,充分挖掘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國學知識、國學思想,是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有效嘗試。因此,筆者結合自身實踐,現粗淺地談一談挖掘語文教學中“國學教育”的具體舉措。

一、古今結合,課堂因國學而豐富

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一部分課文由國學轉化而來,如,三年級課文《寓言兩則》。在教學其一《鷸蚌相爭》一文時,教者找來《鷸蚌相爭》的原文,在教學中讓學生對比學習,有了今文的對比,學生對古文的懼怕感明顯減弱,甚至對其中的一些字如“鷸”“喙”“禽”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生提問:“鷸”字的字形和它的樣子有聯系嗎?“喙”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是“禽”,而不是“擒”(通假字)?同時,由古文引申出的“蘇代勸惠王”的歷史故事也成為課堂上很好的語言拓展材料。由此看來,合理利用國學原文,古今結合,能使學生在體會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獲得。在發掘國學內涵的同時,課堂也因此變得豐富多彩。

二、橫縱對比,思維因國學而開闊

對比學習、舉一反三是一項很重要的學習能力。通過橫向對比、縱向對比兩個維度的拓展,相信能使學生在學習古詩、了解詩人時視野更開闊。從橫向來看,一個詩人的多篇古詩可以放在一起對比學習。如,關于蘇軾的詩文《明月幾時有》《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兩文,分別分布在蘇教版語文課本的四、五年級,如果我們把這兩篇課文“合并同類項”,放在一起進行群文教學,那么學生對蘇軾的理解,除了他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對人生的豁達樂觀外更能增加對大自然美妙景色的細致觀察能力和那豪放不羈的創作豪情,這樣,詩人形象就馬上豐滿立體起來。從縱向來看,一個主題的多篇古詩文可以放在一起對比學習。如,四年級下冊《江南春》《春日偶成》,兩詩有同有異,同的是都描繪了美妙的春光,異的是杜牧在描寫春景中流露出對當朝統治者的不滿,而程顥則“沉溺于”午后春光不能自拔,融進了大自然。這樣的教學內容滲透著教師對詩歌的敏感及獨特感悟,這樣的教學過程能讓學生處于一種心智活躍的思維動態。

三、繪畫經典,創意因國學而飛揚

文字是充滿魅力和無盡想象力的,但對于一部分學生來說,文字有時又是枯燥乏味的。因此,將國學與繪畫相結合,將國學立體化、形象化,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孩子對語文教材中國學內容的興趣與認知。

如,在教學《楓橋夜泊》一詩延伸拓展的環節中,筆者這樣設計:詩人張繼在略顯寒冷的月夜獨自一人在船上,聽著鐘聲、烏鴉的啼叫,看著火紅的霜葉,心中只有一個字——“愁”,請大家拿起畫筆,展開想象,把這幅《秋夜圖》畫出來。

學生的作品精彩至極,超乎筆者的想象。有的學生為了突出秋夜的蕭瑟,將幾片秋葉“畫在”深邃的半空和幽靜的水面上;有的學生為了突出詩人的“愁悶”,特意畫出了他愁眉不展的面容;有的學生將“寒鴉”“霜滿天”“江楓”“漁火”栩栩如生地畫了下來……相信,是有了對詩歌內涵的深刻認識,才有了如此傳神的畫作。

四、系統誦讀,氣質因國學而高雅

經典誦讀必須形成系統和常規才有效果。筆者所在學校就將校園文化布置與國學經典誦讀很好地結合在一起。走進校門,寬大的電子屏幕上“每日一句”無聲地培養和熏陶著學生的人文精神;主教學樓文化長廊懸掛著國學名句;走廊前的名言警句和對應解釋也時刻滋潤著每一位孩子的心靈。

“硬件”配備了,“軟件”也要跟上。筆者所在學校形成了一套系統的國學誦讀校本課程,“每日一句”國學經典背誦比賽、國學故事會等活動,并評出“經典誦讀之星”“國學故事大王”和“國學背誦優秀班級”等獎項。

事實證明,長期堅持國學經典誦讀,不僅能開闊學生的視野,更能讓國學的儒雅堅韌之氣融入學生的心靈,內化為高雅的氣質,使其受益終身。讓我們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掘井及泉,用智慧將散落的國學“珍珠”串成一條精致的“項鏈”,讓學生在經典中浸潤,為生命奠基。

秦望.與孩子一起背國學經典[J].河南教育,2010.

·編輯 李琴芳

猜你喜歡
國學中華民族筆者
“垂”改成“掉”,好不好?
體育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華民族的獨立之路
聚焦中華民族之瑰寶“非遺”
老師,別走……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證
換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師,你為什么不表揚我
奮斗雞—我的國學日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