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新課程中“解決問題”的教學實踐與思考

2016-03-03 16:00張霞影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6年11期
關鍵詞:學習策略解決問題新課程

張霞影

(駐馬店市第二十四小學 河南駐馬店 463000)

小學數學新課程中“解決問題”的教學實踐與思考

張霞影

(駐馬店市第二十四小學 河南駐馬店 463000)

本文從實踐和理性思考兩個方面,就新課程中的解決問題與傳統應用題教學的不同點,提出了新課程解決問題教學的具有“過程性”、“廣泛性”、“策略性”和“情景性”四個特點。同時介紹了如何在教學中利用過程性、廣泛性和策略性特點進行教學,以達到使學生“學會學習”的目的。

新課程 解決問題 學習策略

新課程小學數學課標在“課程目標”中對“解決問題”提出:“(1)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能綜合 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2)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 展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3)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4)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盵1]

在教學實踐中,“提出問題”、“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等要求的具體化是一個讓廣大教師感到棘手的問題。我們常常感到,我們教學了應該教的問題,又歸納了問題的類型,同時還反復的練習了這些類型,可是兒童在變式的問題面前仍然不會解決問題,就是那些我們老師認為好的優秀學生,在沒有類型參考時就束手無策?實踐中,我們將“解決問題”庸俗化了,將現在的“解決問題”等同于傳統的“應用題學習”了。[2]

一、“解決問題”的理論思考

從理論的角度看,以下幾個問題須弄清楚,那就是什么是“問題”?什么是“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要素有那些?“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有那些?等等。

首先什么是“問題”呢?多數學者認為“問題”應該包含這樣三個內容:第一要有“一組已知的關于問題條件的描述”;第二要有“關于構成問題結論的描述”;第三從條件到問題的解決不是直接的、顯而易見的,必須經過一定的思維活動才能達到的。任何一個真正的問題都應該由上述三種成分有機地組成。[3]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什么是“問題解決”?任何受目標指引的認知性操作過程就是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包含三個要素。第一解決問題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第二解決問題必須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步驟;第三解決問題活動必須進行認知操作。[4]

再次,我們還得弄清什么是“解決問題策略”?現代認知心理學認為,人們解決問題一般有兩種搜索策略,即算法式和啟發式。算法式即指按照解決問題的各種可能性逐個去嘗試,最終找到答案的方式。這種不依賴已有知識,通過嘗試錯誤找到答案的方式是解決問題的弱方法。啟發式,即指人們根據規律或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竅門解決問題的方式。該種方式只是進行選擇性的搜索。雖然冒著不能解決問題的風險,但可把嘗試的次數減到最小,而迅速、經濟地解決問題。

二、“解決問題”的教學特點

1.讓兒童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得到發展.長期來我們在教育中提倡一個“不管黑貓白貓,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貓”的思想。評價一個人,只要他是什么“人物”就認為他就好;評價一件事,只要這件事結果好就一切都好;評價一節課,只要這節課學生解決了問題就行。我們很少去反思:解決問題的效率,解決問題所花的成本,這個問題解決對今后將產生的影響。其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進人的發展,這一個終極目標是應該,也是可以落實在我們的每一節課的教學之中的,但是每當我們在進行具體的教學中的時候,我們就忘記了。

2.讓兒童時刻處于積極的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狀態中 學校的學科教學目的是發展學生,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小學數學教學的目的本質就是發展兒童的思維能力,提高兒童的認知素質。然而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有兩個有背于這一主旨的地方。第一就是將小學數學嚴格的劃分為“概念教學”、“計算教學”和“應用教學”,同時將這些分類泛化,弄出一些教學模式來,什么“概念教學”的歸納和演繹,“計算教學”的算理和算法,“應用教學”的類型和步驟等等。第二就是教學實踐中,將活生生數學進行“類型化”分割和“技能化”訓練,比如將應用問題劃分出什么“平均問題”、“相遇問題”和“歸一問題”等等等等,將計算問題弄成“操作技能訓練”,大量的人為分類題目進行練習。這些問題嚴重違背了教學是為了發展人這一個宗旨。我們在教學中,將所有的教學內容都與“問題解決”這一層面上靠,不僅是“應用教學”,還有“計算教學”,還有“概念教學”等等。

三、“解決問題”的策略內容

我們為了在我們的小學教學中實現我們的,通過培養兒童學習策略能力促進兒童學會學習的目的,我們以“問題解決”為契機,從“解決問題學習策略”入手,提出了“解決問題學習步驟”和“解決問題常見學習策略”。

1.“解決問題學習”策略

①預習四步學習策略 這個學習策略主要用在學生的預習學習時,內容是“一看(書)、

二勾(書)、三做(書)、四提(問題);

②符號表達學習策略 這個學習策略主要是用在弄清問題便于進行問題分析時,就是將問題中的數量和關系,用符號或圖形表示出來。比如,“小英歲數的3倍比她媽媽的歲數少2歲”,兒童僅看文字不易理清其關系,那么我們就鼓勵學生用他自己喜歡的符號來表達這句話。兒童有表達成“小英×3-媽媽=2”的,也有表達成“3個小英+2相當于1個媽媽”、也有用圖形表達的。這一表達,就很好地幫助了兒童進一步的分析。

③條件聯系分析策略 這個學習策略主要是用在分析問題時,就是讓學生先進行條件編號,然后任意找出條件之間的數量關系,在將得到的間接條件看著條件進行新的數量關系分析,直至的到問題的解決。

④類型聯想分析策略 這個學習策略也主要用在分析問題時,就是當問題呈現在學生在學生面前后,讓學生回憶這個問題與以前解決過的哪個問題類似,在根據其兩者的相同和不同進行方法的改變,從而解決問題。

當然還有什么“反思學習策略”、“圖形化學習策略”和“小數目分析學習策略”等等。

其實,以上只不過是一些常見的使用較多的策略,這些策略比較“剛性”,而在這些的另一個方面,還有一些學生自己總結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這些策略比較“隱性”,具有個性化特點。

[1]吳增強,學習心理輔導,上海教育出版社

[2]林崇德,主編,學習策略,湖北教育出版社

[3]鐘啟全,主編,新課程師資培訓精要,北京大學出版社

[4]杜曉新,元認知與學習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歡
學習策略解決問題新課程
聯系實際 解決問題
2021聚焦新課程 專注新高考 歡迎訂閱全新《新高考》
助農解決問題增收致富
在解決問題中理解整式
應用型本科層次大學生網絡在線學習策略及實踐
化難為易 解決問題
發揮自制教具在初中數學新課程實施中的作用
我區初中化學新課程實施中典型問題的思考
初中化學學習策略的運用現狀及因果研究
多媒體教學條件下學習策略剖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