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體育教學

2016-03-11 08:55丁志強
學周刊 2016年30期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初中體育問題

丁志強

(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安子嶺總校,河北 青龍 066500)

?

淺析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體育教學

丁志強

(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安子嶺總校,河北 青龍 066500)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給我們的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體育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思想,努力踐行新課程改革對初中體育教學提出的新要求。但是,在我國體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由于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還是存在著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本文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在初中體育教學改革中,我們必須正視這些問題的存在,積極想辦法、找對策解決這些問題,努力實現新課程改革的成功。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初中體育;問題;對策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體育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生理發展特點,設計適合學生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以求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本文結合目前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的實際情況,對新課程改革進行透析,為我們的體育教學改革的成功提供一些參考。

一、新課程改革中初中體育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初中體育教育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

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初中學校教育階段體育教育一直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不只是工作的教學第一線的教師沒有意識到增強學生體質的重要性,甚至是處于決策地位的學校領導層也是始終保持著“重文輕體”的傳統教育思想,因此,整個學校的教學工作重心始終在語數外這些主要學科上,對于體育教師的工作沒有正確的評價,更不用說去認真地聽一堂體育課。另外,體育教師雖然工作量不小,但是由于所教學科的重要性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導致教師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歧視,評定職稱、評模評先往往都考慮不到體育教師,這樣的現狀極易造成體育教師的心理不平衡,導致體育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嚴重受挫。

(二)體育教師的教學觀念有待提高

雖然廣大體育教師也在新課程改革的進程中不斷學習著新理念,但是并沒有真正體會到其中的內涵,很多教學改革者只是在教學過程中追求了形式上的改革,看起來課堂教學熱熱鬧鬧,課堂改革轟轟烈烈,但是實際上學生的內在的學習欲望和積極的學習動機并沒有被真正地調動起來。究其原因就是很多的初中體育教師的教學觀念并沒有真正地轉變。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有多種可能,一是在長期的教學實踐工作中,體育教育始終受到忽視或者輕視,體育教師的思想一時很難轉變過來;二是初中教師的工作量太大,除了進行日常的體育課堂教學之外,還要承擔學校的課間操、課外活動、運動會等各項活動;三是體育教師缺少新課程改革的理論指導和具體的操作方法,缺乏改革的技能,最終導致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改革流于形式。

(三)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陳舊落后

很多教師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始終把自己置身于教學活動的主體,忽略了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還是依靠強制性的要求來向學生直接灌輸體育知識,命令學生進行機械訓練。在體育考核的過程中也沒有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對所有的學生都按照統一的標準要求,造成有些學生過于輕松,而有些學生壓力山大的情況,極易使學生走向兩個極端。

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很多體育教師還是習慣以講授運動技術為主,忽略學生掌握基礎的健身知識技能。這些運用技術往往都是一些固定單調的基礎動作,對于活潑好動、探究欲望強烈的初中學生而言,他們的積極性很容易被一遍又一遍的反復練習消磨殆盡。因而造成了教師在跟前,學生敷衍地練習幾次,教師一離開學生就隨心所欲了,久而久之,學生沒有了學習興趣,教師也不再逼著學生練習,體育課成了自由活動課。

二、解決初中體育課堂教學存在問題的相關對策

(一)重視初中體育教育工作

現代社會中科學技術的進步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飛速發展,同時也對人們的知識能力、身體素質、道德行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培養更多適應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成為初中體育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作為一名初中體育教師,我們的教學思想要跟得上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需求,不能拘泥于傳統落后的教學觀念,從學生全面發展的角度出發,通過系統有效的體育教學使我們的學生具有健康的體魄、充沛的精力、良好的道德素質和完善的人格精神。

(二)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

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對健康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不但要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適應能力。在現代教育思想中,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領導者,而應該是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師要把學習和訓練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為學生提供展現自我、鍛煉自我的機會,為學生創設民主、和諧的體育環境,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各項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調動起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樂于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實現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

(三)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教必有法,教無定法。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因材施教,善于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多鼓勵、少批評,不斷增強學生學好體育、提高能力的自信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學有所獲。要實現這一目標,教師要選擇恰當的教學內容,從學生的需求出發,始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全面參與,創造性地運用體育教材,實現教書育人的目標。

總之,新課程改革中強調的素質教育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尤其是初中學習階段,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都正處于逐漸成熟的階段,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體育教育不可缺少。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姜孟春,宋廷山,韓志剛.對我省中學體育教學現狀及對策的研究[J].聊城師院學報,1995,8(1):90-93.

[2] 李進國.對新形勢下中學體育教學中理念轉變的幾點思考[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7,17(4):68-69.

[責任編輯田彩霞]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0-003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0.021

猜你喜歡
新課程改革初中體育問題
初中體育學習方法指導
中學體育先學后教模式探討
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