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初中生高效學習行為意義的探析

2016-03-11 08:55周建棟
學周刊 2016年30期
關鍵詞:學業初中生改革

周建棟

(甘肅省張掖市青西中學,甘肅 張掖 734000)

?

培養初中生高效學習行為意義的探析

周建棟

(甘肅省張掖市青西中學,甘肅 張掖734000)

摘要:高效學習行為是指在良好的社會環境與自然狀態下,學習者在投入盡可能少的時間與精力而獲得最佳學習效果學習過程中,所持有的積極學習心態、良好學習情緒與情感體驗,以及所采用的學習方式與學習方法等行為狀態的總和。初中生階段正處于學生身體、心理、思想成長的重要時期,從當前初中生學習狀態與學習情況來看,培養與訓練學生高效學習行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中筆者將從幾個方面加以探析。

關鍵詞:高效學習;意義

一、培養初中生高效學習行為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需求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化與推進,打造高效課堂正成為義務教育階段教學課堂改革的主攻方向。但是,從現有的教學改革看來,許多學校在進行課堂教學改革過程中都只注重了對教師教學行為的改革與優化,卻忽視了對學生學習行為的改革與優化,沒有將培養與訓練學生高效學習行為真正納入打造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的范疇之中。在前南斯拉夫學者弗.鮑良克所著《教學論》中認為:“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是教學的三個基本要素?!痹谛抡n程教學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在教學中如果沒有學生高效的學習行為,作為教學主體的學生就不可能實現高效的學習,任何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如果離開了學生學習高效行為的培養與訓練,都不可能達到最佳的效果與目的。因此,在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打造高效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對教師的教學行為進行改革與優化,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也應該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改革與優化,從學生學習層面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效益。

由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教學資源的支配、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過程的設計等課堂教學要素掌控方面居于主導地位,導致在打造高效課堂時,自然就會從改革和優化教師教學行為入手,試圖以此來被動地改革和優化學生的學習行為。其實,作為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在教學中學生本身也期望自己能以高效的學習行為來完成學習任務,但往往缺少高效學習行為的理論指導與方法訓練,這就需要教師幫助完成?,F代課堂教學中,許多教師已經采用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能體現學生主體性,充分發揮學生個性特點的學習方式,但這并不代表學生一定就能在這些學習方式中進行高效的學習。在多元化的教學中,學生什么樣的學習行為是高效是,學生高效學習行為有什么樣的共同特點,這些特點有什么樣的內在規律,這些問題都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加以觀察、提煉、歸納總結。

二、培養初中生高效學習行為是切實減輕學生學業負擔的需要

從新課程改革以來,有關減輕學生學業負擔的問題就被提出。盡管學生學業負擔過重的問題有其復雜的社會根源。但學生學業負擔過重與學校教學密不可分,在學校教學層面一談到解決學生學業負擔過重的問題,人們總是將矛頭直指教師。其實從教學要素來看,從學校層面解決學生學業負擔過重的問題應該從教師與學生兩個方面都要入手。但現實情況人們卻總是只從教師角度來尋找解決的方法,而沒有從學生的角度來尋找解決的方法。

其實,如果在教學中能夠注重學生高效學習行為的培養與訓練,還能從學生層面解決學生學業負擔過重的問題。在教學實踐中,總會發現這樣的現象,對于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有一部分學生能夠很輕松地就加以完成,這樣的學習任務并沒有成為他們過重的學業負擔。而面對同樣的學習任務,另一部分學生完成時,卻費時費力,成為了過重的學業負擔。我們不能否認學生智力差異,是這種現象出現的重要原因,但這絕不是唯一的原因。通過用個案研究的方法,我們發現由于學生學習行為差異,導致學生在完成相同的教學任務時出現不同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那些能輕松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生身上往往有著高效的學習行為,而那些將同樣的學習任務當作負擔的學生身上往往存在著低效的學習行為。因此,從學生學習層面來看,培養和訓練學生高效學習行為是有效解決學生學業負擔過重問題重要的途徑之一。

三、培養初中生高效學習行為是培養學生終身學習意識和能力的需要

隨著人類社會步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更新周期明顯縮短,人們在學校學習的知識已經遠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掌握科學高效的教學方法已經成為未來社會成員的基本生存方式。在未來社會中,一方面需要人們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另一方面需要人們提高學習效率,用高效的學習行為進行學習,才能適應社會對人們學習的需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了“學會學習”的口號,并提出了“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根據現代學習論的觀點,只有讓學生采用高效的學習行為,以積極的學習心態和學習情緒,用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才能使學生在未來學習型社會中,通過自主學習實現自我構建、自我發展,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成員。因此,在初中階段,教師一定要重視對學生高效學習行為的培養與訓練,使學生在日常教學中逐步形成高效學習行為與意識,從而形成適應社會發展的基本素養與能力。

四、培養初中生高效學習行為是培養學生積極健康心理的需要

初中階段正是學生學習狀況與心理狀態出現分化與轉變的重要時期,通過培養與訓練學生的高效學習行為,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與學習成績,還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學習過程中的快樂與幸福,讓學生有著積極愉快的情感體驗,從而促進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同時,當學生在學習中有了積極健康的心理,又可以提高學習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高效學習行為的培養與訓練。

總之,培養初中生高效學習行為既是打造高效課堂教學的要求,又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與長遠的教育意義。

[責任編輯田彩霞]

注:本文為2015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規劃“十二五”立項課題《初中生高效學習行為培養與訓練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為GS[2015]GHB1488)。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0-019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0.124

猜你喜歡
學業初中生改革
《發明與創新》(初中生)征稿啦
艱苦的學業
《發明與創新·初中生》征稿啦!
音樂提升學生學業表現
樹起學業擔當之心
改革之路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改革備忘
男才女貌:大學老師娶個初中生
改革創新(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