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學科化服務的高校云協同創新支持實踐——以上海交通大學科技創新支持為例

2016-03-20 12:44姜靜華
大學圖書情報學刊 2016年6期
關鍵詞:館員專利學科

姜靜華

(上海交通大學,200240)

?

面向學科化服務的高校云協同創新支持實踐
——以上海交通大學科技創新支持為例

姜靜華

(上海交通大學,200240)

云計算已成為高校圖書館學科化服務的重要支撐。文章結合上海交通大學(以下簡稱“上交大”)圖書館的具體實踐,討論了為學科創新活動提供完整的配套支持所需要考慮的四個環節,說明在“互聯網+”時代,圖書館學科化服務應該實現“華麗轉身”。

云計算;學科化服務;協同;創新支持

1 引言

1.1 研究現狀與問題提出

隨著分布式處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處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網格計算(Grid Computing)技術的發展,“云計算”(Cloud Computing)越來越受到世人矚目。由本地服務器向云平臺的數據遷移成為圖書館提升服務水平的重要手段。國外自2009年以來就已經有多所圖書館成功實施云遷移,比如美國加州大學圖書館在2011年末實現云端化。[1]而國內的圖書館在經費、服務和安全等方面問題的壓力下,尚未能有一所全面實現云遷移的“云端圖書館”。即便如此,云平臺仍然在國內圖書館得到大量運用,成為研究型高校助力學科發展的重要支撐。

高??萍紕撔聢F隊面臨科研攻關、培養人才、推進學科發展、促進經濟科技一體化發展的緊迫要求。如何為這種創新團隊提供完整的配套支持呢?筆者認為有四個方面需要考慮,一是創新支持涉及到的雙方如何實現主體合作,包括:支持者自己的專業技能如何得到不斷提升,資源配送過程中所牽涉到的各部門如何協調,所提供的服務是否契合對方需要,支持者與被支持者是如何達到默契的;二是創新支持活動開展時,雙方的互動情況怎樣(指雙方參與度);三是云服務的平臺和平臺上面的資源是如何建設的,以及二者是通過什么技術連接的;四是如何評價支持效果,以及如何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

2 上交大云計算協同下的學科化服務創新支持實踐

為了順應理工科師生學科創新的需要,上交大學作出了不懈努力,對理工學科的教學創新和科研創新進行全方位支持。

2.1 開展創新支持時的主體合作

學科化服務是圖書館學科服務團隊對專業學科團隊的服務,為了圓滿完成對學科創新活動的支持,主體之間的合作至關重要。

2.1.1 服務人才梯隊聯合培養

(1)學科服務團隊不斷接受各種新技能新理念培訓。為了幫助在崗的館員面對不斷變化的信息環境、用戶需求環境和技術應用環境,上交大圖書館針對不同的人群,如面向讀者的一線館員、咨詢館員與學科館員、服務支持館員、新進館員(再區分有無圖情專業背景)等類型,進行系列館員素養培訓。(2)圖書館與圖情專業強強聯手。上交大館與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本著“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雙贏”的原則,在圖書情報專業人才培養、圖書館館員培訓、實踐基地建設、圖書館行業社會影響力提升、進入國際舞臺等有關領域建立了長期的戰略合作關系。[2]

2.1.2 單位內部各部門協同合作

(1)上交大館采用的是多分館協同的服務模式?!叭恳凰?,即讀者服務總部、技術服務總部、行政管理總部以及情報科學技術研究所,各司其職,同時協同作業,共同完成對學科創新活動的支持。(2)圖書館與科研院等多家機構聯手,將諸如“專利學堂”這樣的知識產權專題培訓覆蓋到各院系部處機關工作人員,有效提升全校各部門對師生創新活動的支持能力。[3]

2.1.3 服務與被服務對象之間的合作

為了有針對性地提供學科創新所需的資源或服務,服務雙方需要在合作中達到默契。以LibGuide為例,LibGuide本是圖書館學科服務平臺,但是如果LibGuide不能及時跟蹤到學科熱點和需求,會很難引起師生的點擊興趣。針對這種情況,上交大圖書館SEIEE LibGuide面向電子電氣類學科,進行了全新嘗試。[4]

首先是界面風格。SEIEE LibGuide主界面采用Win8風格,一方面順應師生使用Windows操作系統的習慣,另一方面也與上交大圖書館主頁風格保持一致。主界面作為讀者一站式學科導航的入口,除加以美化外,還分別按新生、本科生、研究生、教師等不同讀者身份設立了四個不同入口。

內容更具針對性。每個page以不同讀者身份創建出具有較強群體區分度和針對性的學科導航內容。如新生導航BOX主要介紹圖書館方位布局,書目借還流程與規則,簡單檢索查找圖書等內容;本科生BOX涉及教學信息和論文寫作等內容;研究生導航內容主要是科研、課題查新、數據庫檢索等內容;教師導航內容主要涉及教學方法、PPT課件制作,基金和科研項目申請等內容。旨在讓不同身份的讀者找到適合自己的資源和信息。

推出信息專員輪流值班制度。信息專員作為創新團隊的代表,每位信息專員需要值班一周時間,更新過時信息,并可以單獨創建BOX,介紹其團隊科研情況和科研技巧,科研資源以及信息專員自身在學習與科研過程中的收獲等。通過信息專員參與圖書館LibGuides建設與維護工作,履行相應職責,使其融入到圖書館學科服務的日常服務工作中。同時,將SEIEE LibGuide真正建設成各創新團隊的學習與科研資源獲取平臺,滿足信息專員所在院系、所在學科團隊的需求,為全學院的師生搭建一個一站式獲取該學科專業的微型圖書館平臺。

2.2 云計算服務及協同創新實施時的活動互動

2.2.1 活動由圖書館主導

為促進師生科研創新,激發師生發明創造的積極性和專利意識,提高我校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管理和保護水平,在全校范圍內形成良好的創新氛圍,上交大圖書館建立了“專利學堂”。[5]

“專利學堂”聯合了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先進產業技術研究院、上海市知識產權局、上海市科學技術情報學會、上海漢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等相關部門開展活動。針對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創新團體,活動按基礎篇、提高篇和實務篇,從不同環節邀請專家教授,給大家講授專利信息概況、專利信息的檢索方法、專利數據源及檢索方法、專利分析方法、流程及聚類分析方法、國外專利保護、專利分析軟件的使用等系列課程,同時也會邀請在創新領域卓有成效的團隊來到現場與全校師生互動交流,在腦力激蕩中碰撞出更多智慧的火花。

2.2.2 學院配套獎勵及評選機制

為了發現電院在校生中的閱讀達人和創新小能手,并將這種閱讀和創新能力在全校輻射開,發揮圖書館“第二課堂”的功能,上交大圖書館針對工科本科生閱讀興趣的激勵與推廣,組織實施了“攬閱之星 耕讀之巔”系列活動[6];針對工科在校生的高水平論文寫作,組織實施了“折桂之星 寫作精英”系列活動[7];針對工科在校生的高質量創新發明,組織實施了“逐鹿之星 創新無限”系列活動[8]。系列活動包括:與學院深入合作,尋找和挖掘TOP10學生(閱讀達人、SCI論文寫作達人、發明專利申請達人),以群組學習、頭腦風暴、交流沙龍等形式,在學生中分享好書閱讀、論文寫作和發明創新的體會。這些活動受到電院方面的肯定和熱烈響應。不僅均形成了長效機制,而且有專門的配套獎勵,并被納入相應的學生評優體系中?;顒釉u選出的“攬月之星”成為電院進行本科生畢業評優的重要依據之一[9];活動評選出的“折桂之星”得到學院方面的配套獎金; “逐鹿之星 創新無限”系列活動也曾作為圖書館“專利學堂”的子項目?;顒又袌D書館及電院均有黨政領導出席,并對活動給予很高評價。

2.3 云計算服務運行時的資源與技術連接

學科服務平臺是學科服務團隊開展學科化服務的虛擬場所,在這里完成內外部知識整合、知識轉移、知識分享與交流、知識創造等知識加工活動。[10]

2.3.1 “專利學堂”及SEIEE LibGuide

LibGuides是SpringShare公司在2007年推出的一個開源軟件系統,該系統融合了SNS、Wiki、Tag、Ajax及Blog等眾多Web2.0工具,基本上包攬了所有的Web2.0元素,具有鮮明的Lib2.0特征,SpringShare公司稱其為“Lib2.0知識共享系統”。

上交大館定制的LibGuides平臺定位為學科服務平臺(簡稱:SSP),該平臺采用云計算的SaaS(軟件即服務)的服務模式,其服務器設在LibGuides公司(美國),平臺的所有功能均為模塊化,圖書館無權限進行修改,但平臺的所有內容均可以進行個性化添加。SSP分為多個層:SSP首頁——Guides界面——Page界面——Box模塊。

上交大“專利學堂”LibGuide[11]設置了主界面Home、專利文獻&書籍、專利檢索、專利申請、政策法規、專利培訓&學習園地共6個Page,將創新過程中跟專利相關的所有信息和資源有序陳列,供師生選用。SEIEE LibGuide則按讀者身份來安排各個Page甚至是Box。電子電氣類專業不同層次的讀者通過相應入口都能找到符合自己興趣的專業信息和資源。

2.3.2 與學院合作,專利云數據抓取

為了幫助專利權人警示競爭對手,保護知識產權;幫助科研人員借鑒競爭對手權利信息,防止可能的侵權糾紛;幫助研發團隊隨時重新調整技術創新方向和研究領域,為創新團隊提供技術參考,啟迪創新思路,在高校建立專利預警實踐機制,同時創新圖書館學科化服務?!陡咝V卮箜椖繉@A警布局體系實證研究》項目組在前人預警系統的理論研究基礎上,搭建了一個基于JAVA和MYSQL的可行性預警系統。數據源為德溫特(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專利數據庫的數據,設置了研究領域和競爭對手,時限了其自動監測和自動預警的字段。該系統平臺由JSP(Java Server Pages)網頁界面、Java應用程序和Mysql數據庫三大部分組成。關鍵技術是網頁爬蟲技術,爬取的數據源為德溫特專利數據庫。利用了該Jsoup工具來抓取德溫特專利庫網頁上的數據,通過setTimeout、setInterval來設定網頁跳轉及刷新,以保證網頁的時新性。

平臺的預期效果是:隨時關注德溫特專利數據庫,當關注專利信息發生變化時或者有變更時,平臺會自動反饋信息于使用者,使用戶能及時得到最新信息,并有所警惕。用戶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設定領域范圍來對相關信息進行預警。

3 面向學科化服務的高校云計算協同創新策略思考

在對創新活動實施支持的服務規劃環節。學科化服務除了要求館員融入師生的教學和研究領域,主動發現用戶需求并進行個性化訂制和推送外,還要進行主體合作——館員與用戶合作、館內各部門合作、圖書館與其他機構或部門合作、圖書館與圖情專業合作,才能隨時準確了解用戶需求,快速響應,并及時推送到用戶的面前,才能有效擴大創新支持的力度和影響,才能保證圖書館學科化服務的新鮮血液和創造力源源不斷。

在對創新活動實施支持的活動實施環節。為避免創新支持活動只是圖書館一廂情愿唱“獨角戲”,活動從策劃、宣傳、組織、直到獎勵環節都應該得到創新團隊的參與和支持。

云平臺要成為學科化服務支持創新活動的“一站式”服務平臺,需要在面向師生的前端服務、面向跨部門業務的中端服務以及面向共享庫的后端服務三個層面完成服務整合。借助數據分析工具和數據挖掘算法,大數據分析可以從海量數據中挖掘出有價值的信息,提升存儲和計算海量數據的云數據庫技術,數據管理和存儲的效率的內存數據庫,以及數據安全技術。這些技術跟物聯網技術相結合,將會對構建智慧圖書館乃至構建智慧校園產生巨大的智能影響。在這個過程中,傳統的IT部門會逐漸演變成“整合信息資源、整合管理部門功能的協調服務部門”[12],在對創新活動實施支持的技術運行環節,學科化服務的團隊和學科創新團隊一起共生互長。

為了保證每一次支持學科創新的活動都能圓滿完成,在活動開展之前,學科服務人員要跟院系領導/專業人員充分溝通,評估活動的意義,預估活動中間可能會突發的問題或困難,并想出解決困難的對策。

為保證能長期有效地支持學科創新,實現長效機制,學科服務團隊需要在每一次活動結束之后進行總結,從規劃環節、實施環節一直到技術運行環節,反思問題,并想好妥善的解決方法,這樣,在下一次活動開展之前思路才會清晰。類似活動以后才會得到持續的支持和開展。

在“互聯網+”時代,高校師生獲取資源和信息的途徑、方式非常多,各專業,尤其是理工學科的教學和科研,在云端存貯和在云端交互,內容和形式都在不斷創新。圖書館的核心是服務。學科服務團隊應該“華麗轉身”去“迎合”互聯網,利用好互聯網這個工具,并使圖書館服務不僅可以實現各種資源和信息的遠程傳輸和共享,更重要的是可以突破時空的局限,讓用戶與用戶之間、圖書館與用戶之間進行全方位的雙向互動交流。要使圖書館的服務借助“互聯網+”的“風口”飛得更高、更遠,圖書館人還有很多路要走。

[1] 嚴潮斌,于國輝,段漉希,等.加州大學圖書館多平臺云遷移策略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3(11):49-54.

[2] 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與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EB/OL].[2016-04-11].http://www.lib.sjtu.edu.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211&id=791.

[3] 上海交大圖書館與科研院聯合舉辦知識產權專題培訓[EB/OL].[2016-04-11].http://www.sal.edu.cn/information-info.asp?id=6702.

[4] SEIEE圖書館[EB/OL].[2016-04-11].http://ssp.lib.sjtu.edu.cn/content.php?pid=545467&sid=4487949.

[5] 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專利學堂”啟動的通知[EB/OL].[2016-04-11]. http://www.sjtu.edu.cn/info/1490/26889.htm.

[6] “攬月之星 閱讀之巔”活動圓滿舉行[EB/OL].[2016-04-11].http://www.lib.sjtu.edu.cn/index.php?m=content &c=index&a=show&catid=211&id=1023.

[7] “折桂之星 寫作精英”活動圓滿舉行[EB/OL].[2016-04-11].http://www.lib.sjtu.edu.cn/index.php?m=content &c=index&a=show&catid=211&id=1088.

[8] “逐鹿之星 創新無限”活動介紹[EB/OL].[2016-04-11].http://blog.lib.sjtu.edu.cn/seiee/article.asp?id=319.

[9]電院優秀青年代表五四齊展風采 激揚青春之志[圖][EB/OL].[2016-04-11].http://news.sjtu.edu.cn/info/1009/576761.htm3.

[10] 袁紅軍.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協同創新模型及實現機制[J].圖書館學研究, 2015 (17):62-65.

[11]專利學堂[EB/OL].[2016-04-11].http://ssp.lib.sjtu.edu.cn/psl.

[12]李逢慶.云計算技術環境下的大學教學支持服務體系——第五屆AEARU網絡教育研討會綜述[J].教育發展研究,2012(3):80-84.

[13]姜靜華,蔣莉玲,姜淳.基于德溫特數據庫的預警系統設計[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13,241:84-86.

(責任編輯:孟凡勝)

The Practice of Clou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Universities for the Discipline Oriented Service——Taking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JIANG Jing-hua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Cloud comput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 subject service in University Library. Based on the concrete practice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Librar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four aspects need to be considered to provide complete support for discipline innovation. The library subject service should achieve gorgeous turn in the Internet Plus era.

cloud computing; subject service; collaboration; innovation support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2&ZD220)

G252

A

1006-1525(2016)06-0060-04

姜靜華,女,副研究館員。

2016-04-11

猜你喜歡
館員專利學科
專利
【學科新書導覽】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發明與專利
青海省人民政府關于轉聘謝承華、斗尕館員為榮譽館員的決定
勘誤
青海省人民政府關于轉聘謝佐等3位館員為榮譽館員的決定 青政〔2017〕32號
“超學科”來啦
論新形勢下統一戰線學學科在統戰工作實踐中的創新
論圖書館館員領導及其角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