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層審計機關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的問題及對策

2016-03-28 10:58徐麗娜
2016年5期
關鍵詞:項目

徐麗娜

摘要:本文通過對被審計單位落實政策情況跟蹤審計方面的問題進行分析,對于各地審計機關開展的落實政策情況進行跟蹤審計。跟蹤審計主要對于國家的資金、項目、政策方面的實施,屬于一種全新的審計方法,目前仍處于初級階段,本文提出一些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的對策,期望能更好的落實跟蹤審計政策措施。

關鍵詞:項目;政策落實;審計建議

一、導言

近年來,各地審計機關對政策的落實情況進行了跟蹤審計,起到一些效果。但同時也在審計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就需要認真對其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對策,以便于保證審計在服務國家治理中所起到的基石作用。從宏觀角度來說,審計工作能更好的推動經濟穩定增長,促進改革,結構的調整,民生優惠政策更好的落實到位,從而促進經濟的發展、運行以及轉型升級,更好的提升審計的職能,使得審計的內涵更加豐富。

二、開展政策落實跟蹤審計的意義和特點

(一)政策落實跟蹤審計的意義

政策落實跟蹤審計可以更好的保證國家經濟的發展以及企業經營,跟蹤審計是更好的監督責任人對職責的履行情況,通過跟蹤審計的實施,更好的保證落實建筑跟蹤審計政策,更好的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對于推動經濟結構調整、打造發展新引擎、增強發展新動力、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具有重要意義。在整個政策措施實施的過程中,跟蹤審計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有效的保證了政策的實施和運行。所以,政策落實的跟蹤審計推進政策的落實、促進經濟的發展,同時也更好的保證政府建設審計方法的實現。

(二)政策落實跟蹤審計的主要特點

政策落實跟蹤審計的主要特點有:首先具有時效性。跟蹤審計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對社會焦點以及熱點來進行關注,對政策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之處及時作出反應,準確的找到解決方法,防止問題持續發酵,出現滯后的情況。其次具有持續性。政策跟蹤審計落實監督事前、事中政策措施的實施情況,規范和完善管理及制度,發揮審計的作用。再次具有針對性。政策落實跟蹤審計對經濟形勢的變化、政策關注、政策實施的可能性等方面的風險問題提出建議。

三、政策措施落實跟蹤審計存在的問題

(一)政策措施落實審計制度不夠規范

政策措施的落實跟蹤審計屬于一個全新的審計形式,目前并沒有規范的標準來對規定有所明確。開展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審計缺乏相關的操作指南、指導意見等系統性的規范性文件,無法保證其有效性以及權威性。同時,國家政策措施落實審計開展的時候,審計制度和當下跟蹤審計實際工作情況不相吻合,所以,政策措施的完善落實是當務之急。

(二)跟蹤審計監督與管理缺乏實效性

因為政策措施落實跟蹤審計進行的比較晚,最近幾年才得以重視,所以,政府部門并沒有深刻的認識到審計工作的重要作用,而且在監督和管理的實效性以及準確性方面的約束是相當缺乏的。許多跟蹤審計工作不僅僅存在于表面,不能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同時,因為政策措施跟蹤審計會對一些部門的經濟利益產生所影響。

(三)審計力量不適應

政策落實跟蹤審計工作的開展對審計人員的要求有財務審計專業的技術,以及相關專業知識面的廣度,同時還應該掌握政策動向,有一定的政治敏銳性以及深刻的洞察能力。然而,當前基層審計機關的審計人員只是結構單一,缺乏復合型人才,不能夠熟練應用審計調查方法以及技術,又加上審計人員不足,任務繁重,沒有系統完整的培訓,政策落實跟蹤審計的開展具有一定的挑戰性。

(四)審計對象、范圍更加廣泛

常規審計的審計對象很明確,往往是某一個具體的單位、部門及其經濟業務;而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的審計對象比較抽象,不限于具體的某個單位,而是與某項經濟政策相關的所有單位或部門。

四、政策措施跟蹤審計措施

(一)統籌謀劃,確保跟蹤方式科學性

對跟蹤審計的內容、周期長、人員不足等問題要采用科學有效的方法進行解決。一是節能的方法。對組織領導、工作方案、標準口徑、審計報告以及對外公布幾項原則采用統一的手段,統籌兼顧審計和人力資源,業務科室分界線有效打破。對審計人員專業的特長以及時期不同的審計工作的偏重點、混合編組、合理搭配審計人員,這樣便于高效科學完成。二是復合式方法。將實施方案中政策措施跟蹤審計中的事項合理的編入正在進行的審計項目實施方案中,與保障性住房跟蹤審計,以及經濟責任審計、財務收支審計、政府投資項目審計等方式相結合。三是采取交叉式方法。將審計力量更好的整合,集中抽調基層審計機關人員,更好的實現省與省、市與市、縣與縣之間交叉審計,更好的保證審計結果的真實性和審計工作的嚴肅性。四是探索建立審計對象數據庫管理系統,采集整理審計對象的有關情況,實行動態管理,為科學制訂審計計劃奠定基礎。

(二)完善法規體系

對實踐經驗進行總結,制定明確的、操作性比較強的審計規范以及制度,更好的對跟蹤審計程序以及行為進行規范細化,評價標準體系的完善。二是要不斷學習,借鑒國外政策審計經驗,提出一些和我國國情政策落實跟蹤審計更符合的制度體系。三是積極的推動政策落實跟蹤審計,法規制度的建設,在法律體系審計過程中,要更加明確部門政策監督權限,保證政策落實跟蹤審計順利進行。

(三)抓準審計時機

政策落實跟蹤審計是一項績效審計模式,對被審計項目的執行時間、審計的資源以及審計的成本等方面的要素,選擇更合理,更恰當的審計方法介入恰當的時間點。對每個項目都應該加強審計,審計機關必須充分的了解政策背景以及實施的情況,要清楚明了最適宜以及最佳介入時間間隔為多少。對政策實施周期不夠長的政策項目,應該重點控制其環節,不定期跟蹤審計。根據自身項目特點以及自身力量,按季度劃分階段,應該分階段,分時期,分步驟展開審計工作。同時,應該把握政策執行階段特點的不同,以不同程度關注,根據審計內容對審計介入深度更合理的定位。

(四)采取多種審計方式,督促審計整改,確保跟蹤審計成效

在審計過程中,既要對數據、相關資料等進行審查,也要深入部門、單位、企業和項目,可以通過召開座談會、實地走訪等多種審計方式來更深入的了解情況,針對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提出具體可行的整改意見,并督促有關部門及時整改落實。具體整改情況,要在下一季度審計報告中予以反映。充分發揮政策落實“督查員”和經濟發展的“助推器”作用。

(五)強化政策執行結果的跟蹤問效

跟蹤審計監督問責對各部門的整改采取有效的監督問責,從而取得了審計成果。首先,整改時間的確定,按時積極的整改督促各部門。其次,對各部門進行監督的過程中,對整改情況報告予以提供,抓住問題突出部門的關鍵環節和責任主體,讓其明白自己的責任擔當。最后,應該加強對政策審計結果的執行公告力度的宣告,更好的提升社會公眾政策受益群體關注政策的積極性,適當通報執行不力的人員以及部門,追責問責,更好的維護審計權威性以及嚴肅性,更好的發揮審計作用。

五、結束語

在審計機關內部應該堅持“結合審計”的方法,加大對項目力度的整合,有效的利用資源。更好的因地制宜,與時俱進,發揮審計跟蹤作用,政策措施落實跟蹤審計方法的創新,促進社會穩定和國家經濟的發展,其意義是非常大的。

參考文獻:

[1]陳塵肇.關于加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相關政策執行情況審計監督的思考[J].審計研究,2011(4):14-18.

[2]李文新.認真履行審計監督職責,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J].審計研究,2012(5):3-5.

猜你喜歡
項目
“延吉三打一”項目推廣策略分析
項目教學法在“Flash動畫短片制作”課程中的應用研究
小學生學習與生活分離的社工干預行動項目設計
“項目化教學法”在服裝立體裁剪課程中的應用研究
工程項目投標策略研究
房地產開發項目精細化管理研究
加強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