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議論文寫作思維與開發對策

2016-04-16 23:56余慈榕寧德第一中學福建寧德352000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 2016年1期
關鍵詞:深刻性論點議論文

余慈榕(寧德第一中學,福建寧德352000)

?

議論文寫作思維與開發對策

余慈榕
(寧德第一中學,福建寧德352000)

高考議論文寫作的關鍵在于思維,思維品質決定了文章寫作的質量。一線語文教師應借鑒思維品質理論,通過訓練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克服單一思維,開發思維廣闊性,使文章內容豐富;克服膚淺思維,開發思維深刻性,從而引導學生寫出有深度的文章。

高考;議論文寫作;思維品質;開發對策

孫紹振教授指出,議論文教學的根本宗旨不在于作文,而在于“做人”。[1]這一觀點在當前語文教育界影響深遠。與陶行知的“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不同,孫教授強調的是,議論文教學要立足于學生思維培養,讓學生“活得像個人”,且“要以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從流行八股中解脫出來,對之進行反思、質疑,進行層層深入的具體分析”。這些觀點對一線語文教師有很大的指導意義。高考議論文寫作的關鍵正在于思維,思維品質決定了文章的質量。

一、文章寫作的三個出發點

1.學生寫作困境的突破。當前學生的議論文寫作存在著三種情況:看到材料或題目就不知所措,一節課下來也沒寫幾個字;不懂分析,無從論證;雖列出寫作提綱,但找不到具體事例來進行論證。這三種情況,究其本質是學生寫作思維方面存在著問題:要么是審題出現障礙,要么是思路不清晰,要么是缺少分析,要么是分析能力欠佳。其實,只要不斷培育引導學生的思維品質,促使其思維方式有所突破,就能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2.高考命題趨向。綜觀近年高考作文的命題情況,不難發現,作文考測的范圍越來越廣,時代感越來越強,對學生思維辯證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孫紹振認為,2014、2015年的福建省作文“有啟發理性思考,具有議論文的導向性”。[2]顯然,對思維品質的高要求已成為全國大多數省份的命題趨勢。

3.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重視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因而,當前高中作文教學,特別是議論文寫作教學,其重心應該是要不斷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分析,學會“做人”。

二、思維品質

思維品質的研究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在國外,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對思維的研究頗有建樹,特別是他對發散性思維的研究非常深入。他認為,發散性思維具有四性:流暢性、靈活性、獨創性、精致性。[3]其中,流暢性側重于從時間維度考察思維的品質,靈活性側重于從空間的維度考察思維品質,獨創性則是思維的品質的最高要求。吉爾福特的這一理論也適用于議論文寫作思維。國內學者朱行能在《寫作思維學》指出,寫作思維具有廣闊性、靈活性、敏捷性、縝密性、獨創性、批判性。

吉爾福特和朱行能的觀點有很多相似之處,特別是在對時間維度、空間維度以及思維品質的終極目標的理解上是一致的。朱行能提出的思維的批判性是對吉爾福特等學者的超越,他對思維材料和思維過程進行了科學考察,對思維本身進行思考,是一種本體論的研究,具有極其典型的意義。

三、作文思維開發對策

以上兩位學者關于思維品質的觀點,特別是他們關于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的觀點,對高中教師和學生更具啟發和借鑒的作用,而且實際操作性強,可在高中寫作實踐及指導中常被應用。

1.克服思維單一,使文章內容豐富

思維廣闊性是思維品質的基礎特性,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然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痹谶@里,作文成章的思維被劉勰稱之為“神思”,其最顯著特征是“思接千載”“視通萬里”,也就是要求思維涉及面廣:時間上從今到古,空間上由近及遠;換句話,就是古今中外無所不包。

廣闊性是議論文寫作思維開發的突破口。開發思維廣闊性有多種路徑,現選擇兩種做說明。

(1)多角度分析訓練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有人說,一個好球員,要把球控制在自己腳下,找準機會射門;有人說,一個好球員,要把球踢出去,傳遞讓足球更精彩。

以這道作文題為例,首先,要理解材料本意:好球員,踢好一場球,意味著賽場成功。兩種方法,一是個人控制把握局面,找機會射門,單干成功;第二種是通過團隊合作,舍棄個人英雄主義、個人的榮譽來成就團隊的榮譽與勝利。其次,要在此基礎上延伸材料立意。所有“非人”的材料,最終都可歸宗到人的思想道德、行為品質的層面上;所有文章不能只是就事論事,而要有所升華。比如,本材料顯然不能只談論踢球這回事。再者,選取不同角度的立意,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①兩句結合型立意。即自我價值與集體利益、個人英雄與團隊領袖、精英與團隊、個人拼搏與團隊合作、合作中彰顯自我、相信自己與相信他人、自信與信任、審時度勢顧全大局、效益最大化、自強自立與合作共贏、先鋒與后衛、獨善其身與兼濟天下、在個人與集體之間學會變通等。

②著眼分句型立意。前句:單干成功、個人主義、個人英雄主義、自我表現、把握命運、獨角戲等;后句:合作、集體主義、團隊精神、團體利益、助攻、精誠團結、舍棄小我成就大我等。

由此可見,為了避免學生在作文立意方面的人云亦云,要采取各種方法,打開學生的思路,從而調動學生的思維。以上所述的多角度分析訓練,要求學生能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進行分析,展開全方位的思考,培養其思維的廣闊性,不斷開發其理性思維,進而使學生的思維品質得到了提升。

(2)作文素材的積累

福建省高考作文評分標準中規定:發展等級20分,依據12個評分點,不求全面,以一點突出者按等評分,直至滿分?!安牧县S富”是12個評分點之一。

學生收集素材途徑可以是多樣的,可以從新聞里獲得素材;也可以閱讀《素材》《文摘》等雜志;還可以從近年高考作文優卷中收集好的實例。素材內容也是多樣的,課內課外、古今中外,無所局限。

2.克服思維膚淺,使文章富有深度

廣闊性是思維開發的突破口,深刻性是思維開發的提升目標。思維的深刻性,指的是思維的深度,也就是思維主體感受事物、對事物本性的挖掘和認識程度。

由于思維膚淺,主體對事物的認識程度、對道理的分析程度都不夠深入,寫出的文章很難有深度。福建省高考作文評分標準中規定發展等級分12個評分點至少有“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問題產生的原因”“觀點具有啟發作用”等三個得分點與“深刻”關聯,這就要求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進行思維深刻性訓練,以期在發展等級方面得到高分。

(1)切割論點,明晰論證思路

在中心論點確立之后,就要對論點成立的條件或原因進行全面分析,深入挖掘,從至少三個層面切割,列出分論點,逐層分析論證。通過切割論點搭建起說理的框架,能使文章層次清晰,更重要的是能夠使文章在深刻性方面有所拓展。[4]比如,在對前文所引材料進行構思過程中,對確立的論點進行分割,以寧德一中2015屆高三(10)班余弘泳的《球無虛發》為例,部分提綱所列如下:

分論點1:讓出機會不是出于無奈,而是出于明智和長遠的目光。

分論點2:在能夠適時借隊友之足進球之時,我們也應積極地展現自我。

分論點3:若要讓球進門,就不得不把握做出決斷的時機。

這樣的切分,思路清晰,而且逐層遞進,充分展現文章的深刻性。

(2)不斷開掘,增強說理深度

說理的深度主要體現在論證的環節當中。在這一環節中,學生常會出現“以例代證”現象,即羅列事實論據,缺乏或者根本沒有道理上的分析論證,這是高中生議論文寫作的通病。要避免出現這種現象,議論的過程中就必須對事例材料進行道理層面的分析,使事例與觀點高度融合,要在深度上開掘。

開掘的方式多種多樣,其精神實質是思維的豐富性,即對所用材料進行深入思考,具體分析。常見的方式有因果法、假設法、對比法、闡釋法等。魯迅的《拿來主義》便是通過分析因果關系,使文章更有深度的典范:正是因為“閉關主義”(自己不去,別人也不許來。閉關鎖國,落后挨打)和“送去主義”(一味送去,將一無所有),所以要實行“拿來主義”(我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

習近平同志深刻指出:“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比嗣癖な俏覀凕h領導和創建的一個軍事工業部門,“堅決聽黨的話,始終跟黨走”是兵工人世代傳承的紅色基因。從負責接待我們的人員中了解,他們基本上都是老軍工后代,繼承老一輩的光榮傳統,子承父業,在淮海集團不同崗位上,努力工作著。從他們的身上,可以清晰地看出老兵工的痕跡和自豪。在星火燎原的土地革命戰爭、艱苦卓絕的敵后抗日烽火和波瀾壯闊的人民解放戰爭中,人民兵工歷經無數血與火的考驗,形成了“把一切獻給黨”的人民兵工精神和“一切為了前線”的光榮傳統。

(3)分析矛盾,促使論辯深刻

現實生活紛繁復雜,充滿矛盾。要辯證地認知生活,就必須分析矛盾,分清矛盾的各個方面,抓住主要矛盾。議論文寫作更是如此,只有對所給題目或材料中包含的矛盾各方面進行深入分析,所寫文章才會切題,論辯才會深刻。

近年來,全國各地高考作文頻繁出現二元或多元對立的題型,考查學生對矛盾做辯證分析的能力。以2015年上海卷的作文題為例。

根據以下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

人的心中總有一些堅硬的東西,也有一些柔軟的東西,如何對待它們,將關系到能否造就和諧的自我。

關于這道題,考生基本上能夠把握住“堅硬的東西”和“柔軟的東西”所指代的內涵。而該題的審題關鍵還在于,要對這一對矛盾進行辯證分析,即和諧的自我需要這看似對立因素的統一。

根據以下三句話,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有時,走錯路也是有意思的。如果沒有走錯路,就不會發現新的路。

世上沒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題目里包含了幾對矛盾:有路與無路,錯路與對路,守舊與創新,敢走與不敢走??忌仨毻高^字面發現本質,抓住主要矛盾,分析主要矛盾。只有這樣,論辯才會深刻。

[1]孫紹振.用具體分析統率“三要素”[M].語文建設,2012(9).

[2]孫紹振.堅持理性思維導向,注意抒情邏輯的局限[EB/OL].[2014-6-13].http://blog.sina.com.cn/sunshaozhenblog.

[3][美]吉爾福特.創造性才能:它們的性質、用途與培養[M].施良方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俞發亮,石修銀.高中議論文課時寫作教程[M].上海:文匯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石修銀)

猜你喜歡
深刻性論點議論文
議論文閱讀專練
Get兩種論證法,一舉拿下議論文
簡談“議論文”寫作
滲透分類思想,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深刻性
利用問題導學,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深刻性
讓經典不再遙遠
抓語言訓練,促學生數學思維發展
議論文分論點的提取
中共黨史論文論點摘編
怎樣確定議論文的中心論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