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建筑環境與能源工程專業發展與人才培養模式探究

2016-04-26 20:56李獻燦安巧霞張繼東
科技視界 2016年10期
關鍵詞:專業發展人才培養

李獻燦 安巧霞 張繼東

【摘 要】本文介紹了農業建筑環境與能源工程專業的發展現狀,針對塔里木大學該專業人才培養和課程體系設置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探討了新形勢下農業建筑環境與能源工程專業發展的趨勢,為農業建筑環境與能源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及課程體系建設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農業建筑環境與能源工程;專業發展;人才培養;課程體系設置

塔里木大學農業建筑環境與能源工程專業創建于2001年,發展至今已經近16個年頭。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師資引進,教學水平和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人才培養方案也分別與2008年、2011年、2013年進行了微調修訂。為深化本科教育改革,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及新形勢下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勢在必行。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必須充分考慮學生就業方向、知識結構以及專業評估等方面。如何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模式,是農業建筑環境與能源專業本科教學領域的一項緊迫任務[1]。

1 專業發展現狀

中國農業大學1979年創建了國內第一個農業建筑與環境工程本科專業,河南農業大學1981年設立了全國第一個農村能源工程本科專業,1998年專業名稱調整為“農業建筑環境與能源工程”,目前全國只有不足20所高校開設農業建筑環境與能源工程專業。在2015年農業建筑環境與能源工程教學改革研討會上,來自全國24所院校的領導和專家80余人就專業發展進行了充分的討論, 我校農業建筑環境與能源工程專業與全國其他院校情況大致相當,每個學校的師資力量、教學平臺各不相同,培養模式也有較大差距。中國農業大學主要側重于農業設施工程及工藝的改進和優化設計;河南農業大學、沈陽農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吉林農業大學等主要側重于生物質能源的開發利用;我校及其他高校多側重于民用建筑工程的培養;很多農業為主高校的該專業對風能和太陽能的研究相對較少。

2 存在問題分析

雖然經過了30多年的發展,但在全國范圍內招生數量一直沒有明顯增加,究其原因在于專業交叉性強、知識覆蓋面廣、專業特色不突出、沒有上級主管單位、缺乏社會影響力。

2.1 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

專業培養目標決定專業發展方向,是專業建設的首要問題!專業培養目標是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和教學改革的前提和基礎[2],農業建筑環境與能源工程這個專業名字涵蓋的面廣,涉及到的領域多,在培養目標制定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各地、各校、學生個體、社會要求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培養目標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適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形成各具特色的發展模式[3]。

目前乃至今后一個時期,建筑業不在是國家的支柱產業,行業對建筑施工人員的需求量也大幅降低,我校農業建筑環境與能源工程專業近三年學生一次性就業率從85%降到40%,說明原有以培養從事建筑工程相關研究、設計、施工、管理、咨詢的人才目標已經不能適應學科發展,改革勢在必行。我校地處南疆,干旱少雨、光熱資源豐富,農業生產效率低,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應定義為:具備從事鄉鎮建設、設施農業與農村能源建設方面的基本知識,得到建筑工程師、農業生物環境與農村能源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本專業工程項目建設可行性論證、工程規劃設計、施工與運行管理等基本能力復合應用型人才。

2.2 課程體系設置不合理

高校課程體系是指各課程間的相互分工與配合,主要包括課程的組成“結構”目標和任務,它是學生所學課程的總體框架[4]。塔里木大學原有農業建筑環境與能源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當中課程體系的課程平臺主要分為四大部分:通識教育平臺課程、學科基礎教育平臺課程、專業方向教育平臺課程、專業特色教育平臺課程。我校專業方向的課程體系設置大多偏向于民用建筑類,詳見表1。

表1 專業方向課程體系

從現有人才培養方案來看,民用建筑類課程門數及所占學分都是最高的,達到85.4%,設施農業及能源環境類課程所占比例共計14.6%,幾乎與我校土木工程專業培養目標一致,學生就業渠道也一樣,通過對畢業生的跟蹤調查,90%以上畢業生都從事民用建筑的施工和設計工作,農業建筑環境與能源工程專業與土木工程專業有著本質的區別,前者主要是通過工程技術手段,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后者主要是培養工業與民用建筑的設計、施工、管理人才,在課程設置上面應該有很大差別,學生就業與考研都與土木工程專業相比較根本沒有優勢可言。顯然課程體系設置與培養目標不相符合,課程體系設置不合理。

3 人才培養模式定位的調整

近三年我國建筑行業畢業生就業率在逐年下降,加上十八大國家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14年12月黨中央又提出精準扶貧,到時候要讓七千萬貧困人口一同買入全面小康社會,農業增效才是最根本的解決辦法,我校農業建筑環境與能源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應該適應社會需求,在課程設置上應偏重于農業建筑與環境、工廠化設施、農村新能源開發與科學利用。

3.1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設置課程

我校地處南疆,人才培養要以足南疆、服務新疆、面向中亞、政治可靠、專業過硬,具有一定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具備較強創新創業和實踐能力的復合型、應用性人才為目標。課程設置要以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為契機,多聽取行業專家意見,通過對每年畢業生的回訪,社會發展對崗位人才的需求為指導。以全國大學生農業建筑環境與能源工程相關專業創新設計競賽為引導,深化專業改革,課程體系內容上,強化學生綜合素質及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3.2 優化專業必修課和選修課的比例關系

原有課程體系當中所開設的課程無論是必修還是選修,最后的結果學生必須選才能夠達到畢業時所修學分,在新修訂的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設置中,應該把設施農業類、能源與環境類課程門數增加,大幅壓縮土木工程類課程,專業核心課程設置保持在5門左右,并都要與專業相對應,大幅增加專業選修課的學時和所占比例,按照1:2的關系設置專業選修課。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將來從事專業自主選擇所修課程,進一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學校要加強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和實驗室的建設,達到學生所選課程都能正常開設,讓學生選擇老師,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選修課,而不是表面選修學生必選。適當增設專業特色課程,專業特色課程包括體現南疆地域、專業傳統優勢、學科前沿的特色專業課程以及跨學科綜合性課程,應按照專業按方向或學生發展方向分模塊、分方向設置。

3.3 增加實踐教學環節,強化學生動手能力培養

對于一般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普通高校而言,實踐教學對人才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改進實踐教學方法,優化實踐教學內容,促進教學與生產實踐、科研訓練相結合,強化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重視第二課堂的作用。農業建筑環境與能源工程專業屬于交叉學科,是一個綜合性、應用性和實踐性都非常強的專業,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要求很高[5]。要推進實驗、實習獨立設課,構建分層次、分階段的梯度實踐教學體系。增加實驗課學時,更多設置綜合性、設計性的實驗,鼓勵學生進行發散思維,更多的去發現問題合計決問題,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改善以現有實驗室條件,依托教師課題、全國大學生農建專業創新設計競賽等載體,加強學生實際動手操、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

【參考文獻】

[1]楊迎春,雷超.學分制下農業建筑環境與能源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 安徽農學通報(上半月刊),2010,01:201-202.

[2]劉武林.農業建筑環境與能源工程的進展與展望[J].科技創新導報,2010,01:123+125.

[3]王艷錦,劉圣勇,張全國,徐廣印.農業建筑環境與能源工程專業建設的思考[J]. 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版),2009,05:21-22.

[4]王濟軍.談高校教育技術學專業的培養目標[J].民辦高等教育研究,2005,01:49-52.

[5]崔德芹,楊中青.應用型本科院校農業建筑環境與能源工程專業課程設置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2,12:166+168.

[責任編輯:楊玉潔]

猜你喜歡
專業發展人才培養
速錄專業 “三個一” 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教育生態學視野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隊伍專業發展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