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作業設計的有效模式

2016-05-13 23:46薛有紅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 2016年7期
關鍵詞:有效模式作業設計高中

薛有紅

【內容摘要】課后作業的靈活有效的設計,這既能夠實現對于課堂所學知識的鞏固,也能夠有效鍛煉學生對于知識的應用實踐能力。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高中 英語 作業設計 有效模式

對于高中英語課程的教學而言,教師在作業設計時要把握一些基本原則,作業設計的內容與方向都應當有合理的拓寬。不要僅僅將關注點投射在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上,更要設計一些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培養學生語感的作業類型。這樣的作業設計才更符合新課程背景下對于高中英語教學的要求,并且會有助于學生語言素養的提升。

一、有聲作業的靈活設計

很少有教師會設計那些有聲作業,通常課后作業都是以習練的形式為主,這也是學生普遍對于作業提不起興趣,甚至對于課后作業存在嚴重的厭煩心理的原因。教師要讓作業的內容與訓練形式更加多樣,要讓學生在完成作業時積極性更高,要消除學生對于作業的厭煩心理。想要達到這些目標,教師要進行作業設計的有效革新。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點設計一些開放式的有聲作業類型,可以讓學生多聽一些原聲的視頻或者影音作品,讓學生的聽力水平、詞匯積累乃至語言表達能力都能夠有所鍛煉。英語教學的重點并不僅僅在于讓學生掌握詞匯,能夠讀懂文章,讓學生能夠利用所學語言清晰的表達自己,發揮語言的交際作用,這一點的教學意義更為深遠。然而,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時候教師在作業設計時還是傾向于鍛煉學生的書面能力。教師要在這一點上慢慢嘗試轉變,要加強對于學生語感的培養,有聲作業的設計便能夠為這一教學目標服務。

在教學中教師除了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朗讀習慣,還要把目光投向課外,有聲朗讀作業不僅能夠自我糾正讀音、語調,讓學生眼、耳并用,這類作業往往還能夠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現代社會,有聲作業在技術上是可行的。隨著電子產品的滲透,錄音已不再有技術上的問題,學生都有了MP3,MP4以及各類學習機等,錄下朗讀的聲音,可以通過校園網絡隨時傳送給老師。這種師生間的互動既能夠讓教師了解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也能夠幫助教師認識學生的語言水平,進而為后續的有聲作業設計提供參照。有聲作業是一種非常新穎的作業設計類型,不僅有助于學生發音能力的充分鍛煉,這個過程對于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語感都會很有幫助。

二、跨學科作業的教學補充

教師在作業設計時要不斷進行新穎多樣的嘗試,要讓學生感受到英語作業的趣味性,要透過有效的作業設計來加強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喜愛。教師可以嘗試一些跨學科作業的有效整合,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來做一些教學的發散與延伸,從多方面展開對于學生語言能力的深入訓練。這種作業設計方式通常具備較強的開放性,能夠對于學生的知識背景展開綜合利用。教師可以在作業設計前和其他學科的教師進行必要的商討,透過學科教師的充分合作來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以及想象能力,這種作業形式通常學生都十分喜愛。

跨學科作業的設計,并不是幾門學科的簡單相加,而是學生間的有效“整合”。這就要求各學科之間的教師進行相互協作,這樣才能夠讓跨學科作業的訓練效果更為理想。例如,在學習必修五第二單元United Kingdom時,就可以和地理老師合作,讓學生置身于自然真實的語言環境中,進行大膽的、合理的想象,利用自己掌握的地理知識,并試著用英語表述??梢宰寣W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作業,并派小組代表用英語表述,學生對此類作業尤為感興趣,不僅鞏固了所學內容,而且還訓練了語言組織能力??鐚W科作業在完成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背景知識,這個過程也能夠充分鍛煉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這樣的作業設計才能夠促進學生綜合語言素養的提升,也更符合新課程背景下對于高中英語的教學要求。

三、閱讀型作業的合理穿插

作為一門語言的學習,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毫無疑問的一個教學重點,這也是英語課堂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范疇。閱讀型作業在設計時教師要避免單一枯燥的閱讀學習任務,要盡可能的讓閱讀的形式更加多樣,閱讀的素材更加豐富,且閱讀后的問題考查內容更加開放有趣。符合這些特征的閱讀作業會極大的降低學生對于閱讀過程的消極心理,會讓學生對于作業的完成過程有更多的好奇心與求知欲,這樣的作業設計能夠達到的訓練效果才會更理想。教師可以進行多種形式閱讀過程的穿插,可以將不同的閱讀要求融入到一些特定的訓練過程中。這種穿插和融合的過程會引導學生在閱讀時做到詳略得當,會引導學生更有效的把握閱讀時哪些內容是重點,進而促進學生閱讀方法與技巧的有效習得。

在閱讀作業的設計時,布置精讀和泛讀很重要,精讀材料應是課內閱讀文章內容和難度相當的文章,教師根據文章的內容涉及一些練習題,例如針對常用句型、短語搭配進行漢譯英、英譯漢,針對文章細節設置同義選項等。泛讀材料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讀完,并寫出規定字數的英語讀后感,教師可以選出優秀代表進行全班交流。精讀和范讀的穿插是不同閱讀形式融合的一個有效范例,教師還可以結合具體的訓練內容進行一些其他形式的嘗試。只有讓閱讀作業的形式更加多樣,內容更為新穎有趣,學生在完成閱讀作業時積極性才會更高,閱讀作業能夠實現的考查與訓練的作用也會更為顯著。

【參考文獻】

[1] 夏玉欽. 實現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五大要領[J]. 課程·教材·教法,2009 (12).

[2] 王光明、刁穎. 高效數學學習的心理特征研究[J]. 數學教育學報,2009(05).

[3] 鄧友祥. 數學活動的特質與有效教學策略[J]. 課程·教材·教法,2009(08).

(作者單位:江蘇省阜寧中學)

猜你喜歡
有效模式作業設計高中
事業單位強化預算管理的有效模式研究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探討
關于優化小學語文作業的教學探討
初中數學教學中作業設計策略探討
新課標下高中化學作業設計探究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高中政治課中的分層導學探討
理順高中政治課堂問題教學流程研究
高中學?!叭乃仞B特色德育”實施策略研究
試論高中歷史課程集體備課的有效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