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森林資源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管理措施分析

2016-05-14 22:09向曉橋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6期
關鍵詞:林業管理管理措施問題

向曉橋

摘 要:良性發展的林業可以為農林產業締造穩固的物質基礎,也能為一國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我國林業分布不均勻,且管理中存在較大問題,從目前我國森林管理情況來看,不論在林業制度還是林業技術,都與國外存在較大差距,本文首先論述了目前我國森林資源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接著對此提出了一些解決措施和建議, 最后呼吁廣大森林資源管理工作者不斷完善管理手段, 促進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林業管理;問題;管理措施

我國經濟的良性有序發展,離不開優質的林業供應體系,當前,在許多領域,林產品得到廣泛應用,包括竹藤制品、森林食品以及鋸材等,國內森林管理。出現一些問題,對森林質量以及林產品加工造成影響。新的發展形勢要求轉變森林資源管理方式方法,真正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森林資源管理中的主要問題

林業管理中容易出現的問題較為紛繁復雜,就近分析就以我國的林業管理現狀為例,比如森林自然保護區廣泛存在一些問題,其中一些是非人力的客觀因素,但保護區本身管理不善等主管因素也不容忽視。根據部分實地考察的資料,主要問題包括以下幾點:

1.缺乏科學的管理規劃。沒有有效的管理機制和長遠的發展戰略目標,是部分林業部門在指導全區林業經營管理方面暴露的主要問題,以實際情況為例,在四川、云南等地的林區,由于森林規劃不合理,導致在選擇樹種以及林業布局等環節出現問題。與此同時,一些地區認為森林規劃不合理,又大范圍調整林業布局,導致林業建設受阻。除此之外,一些地區在林業種植中較為盲目,大量種植不適合當地條件的樹木,嚴重降低了林業種植的存活率。

2.政府林業管理體系不夠完善。合理利用森林資源需要當地政府投入大量資源,但在政府管理體系方面,有一些無可回避的缺點,首先,投資渠道的多元化并未做好,且并不固定,沒有足夠資金和技術的支持,林業的快速發展難以為繼。第二,國內扶持政策不能公平的面向各類經營企業,有些企業可得到較多政策優惠,而另一些企業難以獲得實質性的政策優惠,造成林業產業發展不一。第三,部分地區的融資渠道不夠豐富,無法帶來高效的集聚,難以擴大林業企業的規模。第四,部分地區不能有效貫徹林業政策,在執行方面也有諸多紕漏,并且不能將林業政策與當地森林情況相結合,導致林業建設受阻。

3.因以市場為導向產生的不合理林業資源消耗。從國內木材市場來看,我國木材量較為短缺,木材量供不應求,進而引起木材價格大幅度增長。當林業部門對于林業管理適宜時,木材的價格相對平穩,為了追求短期的經濟利益時,林業部門會集中生產中小型木材來縮短生產周期和運輸費用。因此不愿對優良木材進行加工。導致當地木材的后續儲備能力降低。再者,對林木缺乏有規劃的伐取,不少公益林的林權所有者為了一己私欲打著護林的幌子,開展濫砍濫伐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公益林的管護工作。

4.林地的生產力達不到標準。我國的森林資源相當豐富,從熱帶到亞熱帶的植物品種一應俱全,但是森林覆蓋率在國際上相對較低,人均森林面積更是狹小無比。在許多偏遠地區的開采方式還延續了過去的粗暴以及缺乏遠慮的模式,由于許多地方復雜的地貌、經濟、文化、政治等因素,人們幾乎無法使用有效的方法利用森林資源,這種廣闊的問題,有其交織的原因和結果,要在一定基礎上面好好的加以分析。

5.科技力量不足。從國內林業技術團隊的建設情況來看,我國專業的林業管理者以及林業技術者嚴重匱乏。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對林業人才以及林業技術不夠重視,導致技術研究以及人才培養等建設項目難以開展。由于林業管理者較少,而廣泛存在于我國各地的林區無法充分分配到技術人員,林業建設得不到科學規劃,影響林業質量;而林業技術者較少,林產品加工以及木材生產等領域停滯不前,影響林業經營部門的效益。如此一來,經營主體效益下降,就會減小對林業技術的研究投入,以此形成惡性循環。

二、針對這些問題的對策

1.發揮當地政府的職能。第一,改進現有的林業產權體系,摒除權責不清的模糊狀態,保證林地使用權,可在自愿、公平以及有償的基礎上進行流轉。此外,通過承包、拍賣以及劃撥等活動,鼓勵企業以及個體參與林地生產。第二,重新調整目前林業分配機制,切實維護國內農戶利益,充分調動當地農戶的生產積極性。例如,林業部門可將收費標準降至合理范圍,財政部門可將稅收標準降至合理范圍,當地政府可除去部分收費項目,以此鼓勵當地農戶參與林業生產。第三,出臺林業保護政策,尤其是一些優質木材的維護與生產。例如,對參與林業保護的機構或個體給予財政補貼、低息貸款以及稅收優惠等獎勵。

2.引進優秀人才。林業發展在科技上的劣勢,根源在于相關人才的匱乏,要想有效保護森林,還需由高素質人才進行管理。首先,加強各地區林業人才的培養,。例如,依靠有利政策吸引林業人才,為林業人才的衣食住行提供優惠。其次,提拔德才兼備的林業人才,并將林業人才安排在領導崗位,使林業人才可在更大平臺上實現自身價值。再次,加強技術人才的培養。例如,引進國外林業技術骨干,或培養當地基層技術人員,以此擴充林業技術團隊。最后,建立人才激勵制度,使林業人員在競爭中不斷擴充林業知識。

3.控制森林采伐量。如果森林采伐量過大,并且采伐速度快于森林的生產速度,會導致森林的蓄積數量大幅度減少。因此,制定規范的采伐標準至關重要。在林業分類經營的情況下,可適當提高商品林的開發量,以此滿足林業市場的需求。首先,對于經營狀況良好的企業以及個體,可向其提供一定數量的工業用材林。在財政良好的情況下,可建立大規模的工業基地林,以滿足企業對材料的需求。

4.加強林業產業教育。首先,建立創新機制,鼓勵各地企業對林業技術進行創新。其次,重點開展基礎研究以及技術研究。從國內的森林管理現狀來看,可將良種選育、能源開發以及栽培技術等內容作為林業建設的重點。再次,將各地林業技術以及研究成果向全國進行推廣。同時,將研究的林業技術申請專利,保證研究成果的合法性,以此激發各地區對林業科技的創新熱情,為林業建設提供技術支持。最后,創新防治蟲害以及防范火災等技術,以此保證森林安全。

三、結語

本文對森林資源管理中出現的弊端進行了詳細闡述,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隨著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深入執行,對林業資源的研究和合理使用將會成為一門重要的課題,本文在這方面或許可以給予一種合理的思路。

參考文獻;

[1]劉羿.縣域森林可持續經營規劃研究[D].南京林業大學,2012.

[2]張江.森林健康經營空間途徑與評價系統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4.

[3]宋學瑩.中國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森林資源開發與保護過程中的政府責任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3.

猜你喜歡
林業管理管理措施問題
生態文明視角下的林業管理及可持續發展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