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文明視角下的林業管理及可持續發展

2016-09-02 10:24謝秀琴
現代園藝 2016年13期
關鍵詞:林業管理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

謝秀琴

摘要:國民經濟的巨大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更不能以濫砍濫伐為杠桿,隨著人們環境觀念的改變,經濟文明與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已經成為廣大人們的共識。在生態文明視角下,作為自然環境載體的林業資源,必須加強管理創新,并推動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生態文明;林業管理;可持續發展

在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已經充分享受到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帶來的福利和回報,在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今天,人們開始關注生活品質和自然環境的關系。林業資源作為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推動林業管理的進步,不斷發揮生態文明的力量,促進林業資源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對于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對于保護我們所依托的環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作用。

1 當前我國林業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林業管理是科學合理利用林業資源,是推動林業資源健康可持續的重要基礎,在生態文明的視角下,探究如何保護林業資源。首先應該明確生態文明的定義,人們在發展經濟,推動社會進步的過程中,必須注重保護生態環境,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從而實現人、自然、社會等和諧共處。當前我國在林業管理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不利于推動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首先,我國林業管理技術薄弱,在生態文明視角下,林業管理并非簡單式的管理,生態文明如同一面環境放大鏡。傳統的林業管理作用頗多,但如果在生態文明的視角下,就會凸顯出很多問題。當前我國林業管理缺乏科學的管理制度,缺乏科學的管理技術,這些都會限制林業資源的健康發展。在林業管理中,沒有明確的完善的管理制度,這使得林業管理常常師出無名,無的放矢。林業管理還缺乏相應的科學的管理技術,這制約了林業管理的水平,一些落后的陳舊的管理技術,不僅難以收獲相應的管理效應,同時還會造成巨大的資金、資源的浪費。其次,在林業管理中,針對林業資源管理的技術投入不足,創新力度不夠,一旦出現新的問題或新的情況,林業管理的水平和質量就容易受到限制。再次,在林業資源管理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但當前林業資源的管理開支僅僅依靠政府投入,政府一旦收緊銀庫,林業資源的管理資金就很容易出現斷裂。目前我國尚缺乏統一完善的社會支撐體系,社會力量投入不足,開發缺欠,都制約著我國林業資源的科學管理。最后,在林業管理中,我國林業管理人員特別是基層林業管理人員,缺乏完善的林業管理技術和專業技術,一些基層林業管理人員基本為退休人員,老齡化現象嚴重,不少林業基層管理人員對于樹木的選種、栽植、培育、防蟲防害等并不精通,自然難以提升林業資源的質量。數據表明,在林業資源的管理中,普遍較低的專業素養,使得我國的林業面積大幅度較少,除一些山火等不可規避的自然因素外,絕大部分是人工養護能力不足。

2 生態文明下林業管理及可持續發展

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在充分享受經濟發展的成果的同時,更需要注重人與自然的協調,只有人與自然和諧才能真正推動生態文明,也才能最終造福人類。在生態文明的視角下,傳統的林業管理凸顯了諸多的問題,為推動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強林業管理,實現管理創新,不斷調整經濟增長方式,實現人與林業的和諧發展。

2.1 將林業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構建完善的林業管理制度

在林業資源的管理中,完善的領導團隊是林業管理的重要根基。當前我國林業管理中,并沒有一個統籌管理機構,這使得林業管理存在混亂的局面。因此,作為林業資源的地方性管理機構的上級部門,要科學統籌,重點安排,構建完善的林業資源管理領導小組,明確各個負責人的管理區域,實現扁平化管理,積極推動管理創新,積極構建完善的管理方案。同時還應該加強不同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有效提升林業管理的水平和質量。此外,在林業管理中,充分的全局性的管理制度是林業管理的基礎,林業管理部門應該針對當地林業資源的特點,全面分析當地林業資源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根據林業資源管理中出現的新問題,及時更新管理制度,不斷完善管理機制,確保林業資源的管理有制度可依。此外,還應該完善社會監督機制和獎懲機制,鼓勵社會大眾積極參與林業資源的管理,積極監督舉報管理人員的失職行為,及時為林業管理出謀劃策。通過完善的獎懲機制來調動林業資源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和責任心。

2.2 加強林業資源的功能定位,實現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在當前林業資源的管理中,存在著相對混亂,整體管理不良的問題。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對于林業資源的特點和功能定位不準確,使得林業資源浪費情況突出。因此,為推動林業資源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地方各級管理部門應該對林業資源進行準確地判斷和定位,明確林業資源的功能,明確林業資源的特色和作用,從而實現更加針對性的管理。此外,在林業資源的管理中,還應該加強林業資源的管理創新,緊緊根據形勢,結合林業資源的自身特色,不斷挖掘更加節約更加高效的林業資源管理模式,積極吸引林業資源管理他方的先進性管理方法,積極進行自我創新,綜合性提升林業資源的管理質量,不斷推動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2.3 加強林業資源的立法保護,推進社會支持及技術支持

在林業資源的管理中,構建生態文明,離不開法律的支持。當前林業資源的立法保護不足,這使得在林業管理中存在著明顯的法律空白和漏洞,難以真正提升林業資源的管理水平。因此,為有效地保護林業資源,必須構建完善的林業資源法律保護體系,及時修改不符合當前實際的法律法規,將林業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法制化、法規化。同時,在林業資源的管理中,還應該構建完善的社會支持體系,加強林業資源管理的透明度,允許公眾參與林業資源的管理,允許社會資金融入林業資源的管理資金池,推動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著力提升林業資源的經濟價值,在尊重其生態價值的基礎上,為社會大眾謀取福利。此外,在林業資源的管理中,還應該加大科學投入,創新林業資源管理、養護、種植技術,不斷提升林業資源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綜合性促進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3 生態文明下森林資源病蟲害的防治

加強林業資源的管理,實現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著重加強森林資源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只有抓好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不僅可以大大地降低損失,保護森林資源,而且還可以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

3.1 不斷提升病蟲害的預防預測的精準性

加強林業資源的保護,不斷促進生態文明和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強森林資源的病蟲害防治工作。預測預報是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礎,在開展森林資源的保護時,首先應該加強對森林資源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根據森林資源所處的生長環境,針對該環境下森林資源的主要病蟲害,不斷加強森林資源的病蟲害預防預測工作。病蟲害的預防預測工作必須落到實處,各個區域的森林資源的管理部門,要加強森林資源的巡視,要強化對森林資源病蟲害的監測。生態文明視角下,森林資源病蟲害的預防預測工作,不是短期的工作,不是一勞永逸的工作,而是需要結合森林資源的生長環境及氣象狀況,加強森林資源病蟲害的長期預防預報工作。

3.2 加大森防的科技含量,不斷改進防治手段

在生態文明視角下,森林資源病蟲害的防治保護工作,需要依托于科學的防治手段、先進的防治技術,同時還必須注重防治手段及技術的生態環保性。首先,在森林資源的防治環節中,必須立足于生態林業。在森林樹木的栽植、培育過程中,要尊重生物的多樣性,要結合生物生長環境來挑選適宜的樹種,實行工程造林和集約經營等林業措施,把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貫穿于林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其次,在森林資源病蟲害的防治上,要采用生物防治手段,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避免化學農藥的使用對其他生物的危害。最后,在森林資源病蟲害的防治上,要不斷加強科技投入和技術創新,不斷提升病蟲害防治技術水平和科技含量。

3.3 加強林木檢疫的宣傳力度,嚴防危險性病蟲傳入

生態文明視角下,不斷加強森林資源的保護,不斷加強森林資源病蟲害的防治效果,還必須加強林業資源林木檢疫的宣傳力度,使得林業管理人員能夠提高認知,加強林木檢疫的規范性和日常性。首先,林業管理人員要加強林木的規范性檢疫,定期定點對林木資源進行檢疫。其次,加強林木檢疫還必須著重對某些特殊區域的林木資源進行嚴格的檢疫,比如公路干道兩側的林木,長期受汽車尾氣的影響,其病蟲害比較復雜,且具備一定的變異性,因此必須加強對該路段林木資源的有效防治。此外,在林木檢疫的過程中,要對林木的生長源地、途徑源地等進行科學的路檢。最后,對于進口或者從外地引進的樹種,引人地的森林部門要加強這部分林木資源的嚴格檢驗,嚴禁攜帶病毒的林木進入引入地,同時對于與引入地不相適應的林木,要減少引入,盡量采用其他物種來替代。

4 總結

在當前林業資源的管理中,構建生態文明,促進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共同發展,必須加強林業資源的管理,有效提升林業管理的水平和質量。將林業管理擺在重要位置,構建完善的管理機構,不斷健全管理制度,同時還應該加強技術投入、立法保護、資金扶持,只有這樣才能綜合性促進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收稿:2016-03-06)

猜你喜歡
林業管理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
生態文明建設融入高職校園文化發展的思考
生態文明城市建設中花卉旅游發展策略研究
生態文明視閾下河北省循環經濟產業體系發展研究
中小家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研究
適應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研究
全球資源治理中的中國角色與愿景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