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琴曲《南海小哨兵》賞析

2016-05-14 07:38李虻姚婷
琴童 2016年4期
關鍵詞:三連音哨兵樂段

李虻 姚婷

儲望華(1941年~)是杰出的旅澳作曲家、鋼琴家。1975年,儲望華為積累創作素材,來到廣東海豐的漁村進行采風。在一片天高海闊的秀麗美景之中,他遇見了在海邊出操鍛煉、勤奮作業的漁童們,被他們的天真爛漫、調皮可愛的天性所觸動,于是取用當地漁歌《斗歌》為素材,創作出反映海邊兒童積極向上、聰明勇敢的鋼琴曲《南海小哨兵》。作品運用五聲民族調式、極具中國風味的和聲,充分挖掘鋼琴的表現力,成功模擬出南海的滔滔海浪聲,通過音樂段落的風格與結構變化講述著屬于南海兒童的成長故事:辛勤操練、御敵奮戰、勝利歸來、熱烈慶功。旋律悅耳動聽,時而活潑跳動、時而優美抒情,極具生活氣息,于音樂中展現南海的自然美與人文美,熱情謳歌了南海兒童的勤勞果敢,并入選中國音協編選的第3套鋼琴考級教程8級的規定曲目。

作品為再現性多段體結構,引子旋律源于廣東海豐地區的漁歌《斗歌》,并且別出心裁地利用琶音的流動感模擬海浪涌動,開門見山地道出了南海的地域特征;A樂段進行了4次變奏,生動活潑地演繹了小哨兵們熱鬧的晨練情景;B樂段采用展開性手法,旋律抒情連綿,充滿海浪起伏之感,展現一片迷人的海島風光;C樂段妙用三連音節奏型的緊張與不穩定感,暗示著“敵情”的襲來,展開性地描寫了小哨兵們機智勇敢、御敵奮戰的場景;再現段為A樂段的縮減再現,快速、明亮、充滿力量,如同小哨兵們帶著激昂的情緒勝利而歸;尾聲的鑼鼓節奏震撼人心,盛大的慶功會拉開了帷幕。

引子(1~9小節)采用中國民間藝術特有的散板節奏,彈奏時不必拘泥于譜面的小節線,應感受中國傳統文化中那種抑揚頓挫、充滿彈性的神韻。開始由右手在明亮的D大調上有力地獨奏出旋律,如同小哨兵吹響劃破晨曦的聲聲螺號,帶著喜悅迎接新一天的黎明。隨后,左右手交替弱奏出一串三連音與六連音組合的琶音,和右手旋律構成第一樂句(1~4小節),與后面第9小節三十二分音符組成的琶音相呼應,模仿了古箏的刮奏技法,由慢到快、由弱到強、由低音區到高音區,通過速度、力度、音色的對比,惟妙惟肖地模仿出浪花翻騰的音響效果,是刻畫南海獨特景色的點睛之處。在彈琶音時需注意動作幅度要小,雙手貼鍵的同時,讓手指接觸琴鍵的面積適度增加,依靠手腕從左至右的推動,使力量均勻分布到每個手指,以表現浪花翻騰,跌宕起伏的海面動態之美。

譜例:1~4小節

A樂段(10~55小節)利用變奏充分展現了小哨兵們在海岸上千姿百態的晨練身影,小快板節奏,二四拍。10~19小節是A段的主題旋律,它由引子展衍變化而成,其間穿插了重音、跳音、倚音,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兒童活潑好動的性格。彈奏時雙手緊繃,將力量沉淀于指尖,整齊地突出第一拍帶重音記號的和弦,保持第2拍和弦的時值,輕巧干凈地處理跳音與倚音,以模擬出小哨兵們整齊劃一的訓練動作、積極靈活的颯爽身姿。在20~26小節快速緊湊地奏出一串十六分音符組成的連接后,27~36小節的附點音符帶著跳動的期待迎來了A段的第一次變奏;37~40小節以重復的方式變奏主題,它以向上四度模進為特點,增加了五連音的裝飾音,左手伴奏織體由柱式和弦變為帶跳音的分解和弦,為音樂增添了一絲柔和的情緒;41~44小節的重復是A段的第3次變奏,旋律移到左手,音色低沉,好像鍛煉中的小哨兵累了、倦了;45~55小節第4次變奏A段,力度由弱至強地推出一波小高潮,仿佛小哨兵們休整后又激情飽滿地投入操練。

譜例2:A樂段10~14小節

B樂段(56~112)是展開性段落,降B大調,56~59小節的歌唱性旋律優美柔和,以不同技法、不同調式展衍變化,與A樂段熱火朝天的鍛煉場景形成對比,好像是將鏡頭從小哨兵們的身上拉至遠景,慢慢地展開了秀麗迷人的海島風景。左手伴奏織體采用分解和弦,富有推動感,好像在海風吹拂下,一波簇擁著一波蕩漾的浪花。主旋律呈波浪狀,采用單音、八度加厚、模進、音色對比等方式,使旋律此起彼伏、連綿不斷,仿佛置身于碧海藍天之中的小哨兵在縱情歡唱。那歌聲乘著海風、踏著海浪,逐漸飄向遠方。

譜例3:56~60小節

C樂段(113~180小節)以展開性方式推出全曲的高潮部分,C大調。音樂以三連音為基礎,中間快速穿插而過的十六分音符與之形成鮮明的節奏對比,加劇了緊張感,描繪了小哨兵們發現“敵情”、機智周旋的生動畫面。開始雙手一記強奏和弦,陡然打破了平靜溫情的氣氛,預示著“敵人”的出現。力量均勻、有顆粒性的三連音以雙手交替的方式奏出,似小哨兵集合嗒嗒的腳步聲,沉穩有序。第125小節力度突然變弱,左手在低音區舒展地變奏A樂段旋律,右手則用帶休止符的三連音襯托。在一系列模進中,音樂逐步上升,于第146小節處重回D大調,好似小哨兵們不畏艱難地挺近,與敵人勇敢搏斗。最后,音樂回歸抒情,右手堅定有力地奏出被和弦加厚的旋律,左手琶音行云流水般的上下跑動,把緊張、激烈的戰斗情緒調動到極致,在期盼中迎接小哨兵們的歸來。

譜例4:113~116小節

再現段(181~191小節)重回活潑、熱鬧的氣氛中,是A樂段的縮減再現。右手旋律以高八度奏出,左手八度雙音與單音交織的伴奏音型堅定有力,展現了小哨兵們踏著整齊劃一的步伐,懷揣激動的心情,雄赳赳氣昂昂的凱旋場面。

譜例5:192~195小節

尾聲(192~213小節)開始,左手單音與右手八度雙音組成的十六分音符快速交替,模擬了跳動的鑼鼓節奏,拉開了一場盛大慶功會的帷幕。在左手歡慶鼓點節奏的襯托下,右手十六分音符輕巧靈動的快速跑動,如同孩童上躥下跳的激動樣,充滿旗開得勝的喜悅。最后,雙手以激昂的斷奏向上模進主題動機,在歡騰的氛圍中,以一往直前、所向披靡的英雄氣概結束全曲,給人酣暢淋漓之感。

參考文獻

[1]楊永賢.鋼琴曲《南海小哨兵》的中國風格探析[J].中國音樂,2006(4):173~175.

猜你喜歡
三連音哨兵樂段
哨兵“后退一步,走”,樹立“守規矩”鮮活標桿
美學視角之樂段辨析
江南絲竹器樂合奏曲《三六》
鋼琴曲《臺灣同胞我的骨肉兄弟》演奏分析
哨兵神圣不可侵
論“三連音”節奏型在朱良鎮藝術歌曲創作中的運用特點*
如何在高中音樂課堂中進行識譜教學
論曲式學中復樂段的辨析問題
三拍子與三連音的聯系與區別
歐洲“哨兵”-2A上天放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