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學視角之樂段辨析

2019-12-16 01:11周新葉
黃河之聲 2019年24期
關鍵詞:引子曲式樂段

周新葉

(揚州大學,江蘇 揚州 225009)

音樂是審美現象,它包含形式與內容兩方面,而樂段則屬于形式范疇,它是曲式學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概念,然學界因對美學原理的陌生而將形式內容摻和在一起,而造成對樂段定義內涵的模糊。楊儒懷先生曾談道:“在音樂技術理論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加到樂段原始概念之中的許多多余的或不屬于它的東西,掩蓋了它的本質,使它承擔了許多不應該由它承擔的‘任務’,以至最后可能導致它本身存在的否定或變成難以捉摸的代名詞?!雹俟瘸芍炯懊┰壬苍诟髯缘南嚓P文章中提到過“樂段”的內涵膨脹問題。

音樂是審美活動或現象,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樂段屬于音樂的形式,樂思屬于音樂的內容,兩者密切相關,但它們又是各自獨立的概念,有明確的界域,并非彼此不可分割渾然一體的。樂段概念必須基于美學原理的基礎上加以分析也才可能說得清楚明白?,F象學原理告訴我們世界是由主體與對象兩方面組成,同樣,音樂也是主客統一的事物與現象,音樂按照主客的質的不同分為形式與內容兩大部分,樂段屬于形式,是客觀物質性的。進一步講樂段是音樂形式的構成元素,而音樂的形式則是指結構形式,由包括旋律、拍子、速度、調性、和聲、音色與曲式等在內的諸多元素有序排列組合成的有機整體。而音樂內容即意識內容,是客體的主體化活動或現象,是指審美主體對音樂形式的主觀意識反映,包括感知、想象、理解判斷和情感等。音樂中樂思、主題與題材等皆屬于內容范疇。

對樂段的定義之所以含糊不清,問題主要有二:首先,樂段與樂思的概念相互糾纏,如曲式學書籍多這樣描述:“樂段是表現完整或相對完整樂思的最小獨立曲式單位”,其對樂思概念亦不加解釋(這是對美學原理的陌生使然),使人茫然,這造成了形式與內容的界限不清。樂段與樂思雖密切相關,但它們分屬形式與內容兩個范疇,彼此具有質的不同,都各自具有獨立性和各自確定的內涵,兩者是載體與承載物的關系,應該且必須在邏輯上分別加以清晰界定。樂段的定義不可將屬于內容范疇的樂思這個概念介入,否則必造成形式與內容的糾纏,導致與之相關聯話題的討論失去實際意義;其次,是樂段和段落的關系亦無明確界限,常相混用,似是而非。按照既往曲式學對樂段的定義來看,似乎只有呈示性樂段可稱之為樂段,其余一概不叫樂段。這就帶來了問題,如展開性的最小獨立段落算不算樂段?錢仁康先生的曲式學教材里就明確提出展開型樂段的說法,茅原先生亦認同展開型樂段的說法。有意思的是學界對展開型樂段這個概念持有異議,雖不見明確反對者,但也并沒得到一致認同。再從邏輯上講,既然有呈示性樂段那就一定有非呈示性樂段,否則呈示性樂段的概念也就不能成立。如此看來,與呈示性樂段相對應的展開型樂段的存在便是理所當然。除此而外,當然還有相應的其它樂段。筆者認為,非呈示性樂段并非只有展開型這一種,按照功能的不同還可以有引子樂段、連接樂段、結束樂段,前提是只要它們達到了樂段的長度便可稱之為樂段。茅原先生在其《樂段分類》一文里認為引子與連接段落不算樂段,但認為結束性段落是樂段,但他并未給出這種劃分的理由。

從邏輯上講,段落與樂段應是屬種關系,樂段是段落的下屬或次級范疇,段落大于等于樂段,具體的說就是段落包括樂段與樂部,但不包括樂章,因為一個樂章就已經是一首完整的樂曲了。比如復三部曲式有三個段落或樂部組成,這里的段落就等同于樂部,其第一部分即第一樂部這個段落就包含二段體或再現三段體。

按照學界對樂段的定義,必須是表達完整或相對完整樂思的段落才算是樂段,其實這說話頗含糊,它多半是指呈示性樂段,按照這個定義引子段落似乎符合這樣的界定,如小提琴協奏曲《梁?!返囊泳秃艿湫?,那自然應算作樂段。然引子在曲式學里卻是不算樂段的,這便又暴露出了樂段定義的問題。再看展開性的段落是否表達了相對完整的樂思?它究竟算不算樂段?再有過渡性段落也遭遇同樣的問題。然此問題幾未見被提出過,被學界回避了。

其實樂段僅是長度與停頓呼吸的形式單位,音樂的曲式結構和語言的結構相類似,樂匯、樂節、樂句與樂段都是音樂的停頓或呼吸,分別約略相當于語言的字、詞、逗號與句號。因樂段以下的長度單位呼吸過于短促而不具有獨立性,因此必須在長度上大于或至少等于樂句的規模方可能稱之為樂段。樂段是由樂匯、樂節與樂句組成,可以規整,也可以零碎,展開型樂段就很典型,具有零碎的特征,它常常只有第一句是樂句,頂多再有個第二句,而之后的延續便不再是完整的樂句,而只是樂匯樂節這種小的停頓呼吸的延續。

音樂分基本部分與從屬部分這兩大部分,傳統認為基本部分的呈示型最小獨立段落與緊接著的展開型最小獨立段落或可算是樂段,而引子、連接與過渡這樣的從屬部分無論其長度有多大都一概不算樂段,盡管樂段定義里并沒有如此明確表達,但似是一種默認,而這些部分當屬于樂段的從屬部分。筆者以為這種劃分并不妥當。就形式而論,引子、過渡、結束段落只要達到樂句的規模便都是樂段,最小的便是一句段,它們各承擔著不同的功能。這樣界定與劃分便可使各段落的邏輯關系清晰明了,使樂段問題得以順利解決?!?/p>

注釋:

① 楊儒懷.樂段的概念及其結構原則的體現[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2,10.

猜你喜歡
引子曲式樂段
貝多芬降e大調第十八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曲式分析
解析鋼琴改編曲《彩云追月》的美學特征*
變體曲式的“再變”及結構范疇的結合
挖掘文本特色 構建引子課文閱讀教學模式
“引子”教材觀:聚焦語文要素與課文范本的閱讀教學模式——以部編版教材為例
該丘斯曲式學之樂句式研究
江南絲竹器樂合奏曲《三六》
淺談《月兒高》的演奏技法
一類導函數流行題的診斷
“共性寫作”時期的非典型曲式中的典型現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