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時代地方臺黨建欄目創作探析

2016-05-18 08:40林瑜
新聞世界 2016年2期
關鍵詞:互聯網+互聯網

林瑜

【摘要】近幾年,電視黨建欄目猶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在“互聯網+”時代,如何使黨建節目在形式和內容上滿足受眾需求,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采編人員。本文結合《六安黨建》電視專欄的實踐,對這一問題展開探討。

【關鍵詞】“互聯網+”,黨建欄目,創作探析

《六安黨建》電視專欄是由六安市委組織部和六安市直機關工委共同主辦的,前身為2009年8月開辦的《六安機關黨建》欄目。六年多來,欄目始終以“聚焦黨的建設、宣傳先進典型、展示黨建風采、促進科學發展”為宗旨,力求辦成我市宣傳黨建工作的陣地,辦成干部群眾了解黨建工作的重要窗口。欄目現設置“黨建經緯、農組園地、城市先鋒、機關黨建和重點關注”五個子版塊,每期根據節目編排選取相應的子版塊。欄目自開辦以來,先后攝制了一大批長期扎根在基層、戰斗在一線的優秀黨員干部,他們牢記黨的使命、真心服務人民、無私奉獻社會,以堅定的信念、崇高的品格、過硬的本領、無私的情懷踐行黨的群眾路線。

一、找準立足點,突出鮮明主題

《科學》周刊前主編、《新聞周刊》高級科學記者、“伊朗門”事件的最先報道者魯賓斯坦在接受李希光采訪時說:“世界上最優秀的科學記者,有的是學純科學的,有的是學新聞的。重要的不是他們在大學學了什么,而是他們的新聞敏感,他們洞察故事背后的新聞的能力?!盵1]為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創先爭優活動成果,欄目以獨特的視角、紀實的風格和酣暢淋漓的筆觸,生動記錄一大批基層共產黨員先進典型事跡,再現了全市基層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積極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干事創業,勇于創新,建設小康社會的真實故事。

《幸福村的領頭雁》生動地講述了舒城縣城關鎮幸福村黨委書記楊龍和幾十年如一日,敢闖敢試,使原先一個欠帳30多萬的貧困村,變成現有集體經濟實體11家、固定資產640萬元的富強村。楊龍和書記告訴記者:“不怕解決不了,就怕群眾不找,將心比心,以情感人”。節目中突出由亂到治、從落后到先進的化蛹成蝶式的美麗嬗變,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度采訪。

同樣,一提到裕安區蘇埠鎮蘇南村的黨總支書記徐師龍,每一個熟悉他的人無不為他情系群眾、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感動,蘇南村的群眾更是因為有這樣一位好支書而感到由衷自豪,23年如一日,徐師龍始終奉獻在村級工作第一線,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在蘇埠鎮蘇南村,攝制組采訪了鎮、村負責同志和部分黨員、群眾,并深入田間地頭、企業等拍攝了大量鮮活的鏡頭,深刻挖掘人物精神內涵,人物接地氣,不是靠說教,而是靠質樸、真誠打動受眾,張揚一個“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優秀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

在深化拓展新聞戰線“走轉改”活動中,我們還策劃攝制了《我的舞臺在深山》、《堅守山區播種希望》、《用愛心為腦癱兒撐起一片藍天》、《一個共產黨員的承諾》等節目,真正起到了用老百姓身邊鮮活的實例教育人、感染人的目的,讓黨員和群眾學有榜樣。

二、找準結合點,增強實效性

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黨建電視專欄就是要宣傳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使黨和政府的聲音直達人民群眾。這就要求我們記者必須能夠從受眾的心態和角度出發,“把觸角伸到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直接相關的問題上來,放到群眾真正關心的問題上來”。[2]記者在采訪熱點問題時,要用老百姓的眼光看問題,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想問題。只有這樣,報道出來才是實在化的、獨特的,才會具有社會價值。[3]為大力宣傳大學生村官先進典型,展現當代大學生奉獻基層、服務農村、鍛煉成才的精神風貌,欄目以人物專題片的形式推出大學生村官系列報道,力圖從不同角度,全景式地展示我市當代大學生村官風采,講述他們立足農村、發揮特長、干事創業、服務群眾的先進事跡。不可否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農村的工作環境、生活條件比不上城里,再加上社會上各種各樣的名利誘惑,在農村工作要能沉下身子、靜下心也確實不易,因為難能,所以才可貴。

炎炎夏日,在舒城縣南港鎮鹿起村的“大學生村官創業示范園”,拍攝大學生村官倪權,他告訴記者:“創業維艱,百折不撓。辛苦我一個,幸福一個村。我爭取創業成功,自己富,帶動群眾富,待我離開后,可以給鹿起村留下一座金山銀山,那么,此行可謂不虛,此生方才無愧?!惫澞恐?,記者運用大量采訪,真實記錄大學生村官立足本職工作,自主創業,帶領農民致富的事跡。倪權任職以來,積極創業,開拓進取,以身作則,先后創辦了馬觀花蔬果苗圃農民專業合作社及舒城縣鰲山觀海生態林業有限公司,用實實在在的業績引導、帶動農民走上創業發展、科技興農之路。他的事跡給記者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與大多數村官相比,金寨縣南溪鎮街道村第一書記林麗君到村進入角色快,以村“兩委”、村民為師,嚴格要求,謙虛謹慎;到村任職第一天,就主動下去走訪群眾,掌握村情,了解百姓所需所盼,由村官變成了村民,村里事事她都關心,村民大事小事都喜歡找她。記者采訪了當地村干部和百姓,報道他們對林麗君與當地百姓同吃同住同勞動的吃苦耐勞精神給予高度評價。村官的三年聘期即將結束,當記者問到下一步作何打算的時候,林麗君只簡單地向我們說了一句:“不管未來的道路如何,我的事業與夢想都在這片希望土地上?!?/p>

大學生村官這個群體越來越受人矚目,他們在農村的學習、工作、生活以及出路大家都非常關心,在宣傳報道中,見證了他們的青澀、成長和成才,這個群體充滿熱情、激情,信念堅定、執著,干工作、創事業堅忍不拔、勇往直前,他們扎根農村三年,甚至用更短的時間,卻講述了一串串動人的勵志故事、書寫了一個個精彩的青春傳奇。

三、找準切入點,貼近時代要求

所謂切入點,是指新聞角度的選擇,著名記者艾豐把選擇新聞角度比喻為“挖礦”。他說:“新聞價值在事實內的蘊藏是不均勻的,有各種不同的礦床,選擇好的角度,就是為了便于記者更迅速、更順利地開采這些價值,更準確、更鮮明地表現這些價值?!盵4]“如果說美術攝影的角度是為了追求美的價值,那么新聞角度的選擇在于追求新聞價值?!盵5]黨建節目報送選題要遵循時代性、先進性、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原則,要貼近基層、貼近實際、貼近工作、貼近生產、貼近生活,富有感染力?!妒刈o在大山深處的小余警官》節目播出后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極大反響,報道是從余浩入戶走訪、上門服務入手,講述金寨縣燕子河鎮長嶺警務室民警余浩,僅僅三年時間走遍轄區7個行政村68個村民組,走訪百姓約8000人,每年穿壞十來雙鞋,被同事譽為“鐵腳板”。群眾有事不打110,直接打他手機,是轄區群眾的忠實依靠。采訪中,我們了解到基層群眾遇到的困難都是現實而具體的:醫療、教育、拆遷、交通、水電等等,要解決這些困難就要站在群眾的立場上而非站在干部的立場上盡心盡力為民分憂,只有站在群眾的立場上才能親民、愛民、為民。

黨建電視欄目是辦給基層黨員和群眾看的,要走好群眾路線,堅持“三貼近”,做到上接天線、下接地氣。為此,欄目子版塊《黨建經緯》及時播報我市最新的黨建資訊,發布全市黨建要情。同時,將黨在新時期的方針、政策與基層黨建工作實際結合起來,宣傳報道企業車間、田間地頭、村委社區如何發揮基層一線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先后推出《黨建指導員引領非公企業發展》、《結對顯真情共建促發展》、《社區黨建網格化創先爭優聚民心》等相關報道。

為突出題材典型性,我們還把采訪拍攝重點放在全市各行各業的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模范人物上,宣傳他們積極進取、無私奉獻的精神,通過鮮活的人物和故事吸引觀眾、感染觀眾?!稅蹫ⅰ跋﹃枴鼻闈M懷》講述霍邱縣科技局離休干部戴清,離休十多年來,把關心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作為自己的一項神圣責任,先后資助中小學生近百名,用老有所為、無私奉獻的精神繼續書寫著自己的人生價值與追求。此外,黨建電視欄目根據各個階段宣傳重點,開展有針對性宣傳報道。如:四走遍四推動、結對共建、三嚴三實、學習型黨組織等。

欄目自開播以來,共計播出節目200多期,在全省第十、第十一屆黨員教育電視片觀摩評比大會上,連續二屆被中共安徽省委組織部評為優秀黨建電視欄目。在“互聯網+”時代下,《六安黨建》欄目創作要多從受眾角度考慮,越平凡的故事越真實,離群眾越近,越感人,越讓人信服,欄目將把黨員的需求、老百姓的喜好和節目內容結合起來,真實地展示基層黨員的精神風貌、如實地傳遞基層的訴求,努力打造我市黨建宣傳的新品牌。

注釋:

[1]李希光、孫靜惟、王晶.新聞采訪寫作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2]徐占焜.熱點報道規律的探討[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1998(1).

[3]杜駿飛、胡翼青.深度報道原理[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1.

[4]劉明華、徐泓、張征.新聞寫作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5]艾豐.新聞采訪方法論[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96.

猜你喜歡
互聯網+互聯網
“互聯網+”環境之下的著作權保護
“互聯網+”對傳統圖書出版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