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學講計劃中如何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2016-05-26 19:17李延峰
考試周刊 2016年25期
關鍵詞:學講計劃主體地位高中語文

李延峰

摘 要: 在學講計劃實施中體現學生主體地位,需要高中語文教師深入研究教學流程,精準設計教學方案,聚合資源推動教學工作開展。

關鍵詞: 高中語文 學講計劃 主體地位

學講計劃是徐州地區開展的一項行之有效的成果豐碩的教學改革,廣大教師和各學科的教學都受益匪淺。在學講計劃執行的過程中,體現學生主體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課題,直接關系教學成效和學生能力培養的綜合效果。

一、指導要求學生自主深入先學一步

學講計劃中學是要求學生自主地學、深入地學,將知識消化吸收為內在資源,實現這一目標必須讓學生進行自主深入的學,要在學的過程中充分體現自主性思維的深入性。在這一環節,學生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首先自主掃清語文基礎知識方面的障礙,其次對課文的內容開展初步研究,把握文章的中心、人物的形象、表現的手法及相關的內容分析,等等,最后把學生認為有價值、思辨性的知識點放在課堂上合作探究。以《最后的常春藤葉》課堂教學為例,導學案設計一道題目:小說的主人公到底是誰?之所以選擇這個題目是因為能夠引起學生自主先學的興趣,又能引導學生關注情節是如何發展的?主題思想是如何表現的?學生通過自主深入先學一步對課文的內容開展初步研究,進一步把握文章人物形象的塑造與情節的發展、主題思想表達的關系,在探索過程中,學生能夠體會到學習的愉悅感,都樂于和老師同學分享自己學習的快樂及感受,對學講計劃的有效落實發揮促進作用。

二、放手讓小組自主進行討論和研究

學生主體地位要充分體現在學生獨立學習、相互交流等過程之中。完成了自主深入學習之后,教師要在接下來的小組內討論研究環節,讓學生更加自主、踴躍發言。筆者設置了學習小組,以語文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牽頭,兼顧好中差不同層次的學生均衡分布。將學習任務交給小組,每位學生都進行了自主深入思考,接下來就要在小組范圍內開展討論和交流。討論交流主要針對小組成員質疑的內容,也包括學生在預習環節篩選出來的學習重難點。教師不直接講授灌輸,而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自主交流,體現學生主體地位,是學講計劃的核心要素和顯著特征。以《管仲列傳》教學為例:品讀最后一個小節,從司馬遷的論贊中探究司馬遷對管仲是什么樣的態度?同學們有了自主深入先學的基礎,小組紛紛自主進行討論和研究。

小組1:管仲既用,任政于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

小組2:梁啟超譽之為“中國之最大的政治家”“學術思想界一巨子”。

小組3:引出課文批注孔子評價。

綜合小組討論觀點明確:對其治國才能肯定,同時未能幫助齊桓公走上“王道”取代周天子感到遺憾。有興致的同學繼續追問司馬遷僅僅基于上述態度為管仲作傳?自然而然地引出教學難點是有效的生成達到課堂共振。

三、民主開放氛圍中進行匯報和交流

學講計劃既包括學進去,又包括講出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研究高中生的特點,如高中生的語文學習基礎、能力發展狀況等,通過營造民主的氛圍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我在教學中的具體做法是采取“小老師制”,將課堂交給每組的“小老師”,教師作為學生中的一員,聽取他們的匯報,欣賞他們的精彩,質疑他們的問題,教師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深入學生中間,與學生平等相處,教師不再是權威,而是以學習者的身份出現,教學相長,互相幫助,這樣師生之間就會營造民主開放的學習氛圍。這樣學習成果代表著集體的智慧,每一個小組基本都能依靠大家的努力實現目標、完成任務,但是學習成果之間會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偏差。教師如何進一步引導,讓學生講出自己的觀點,對答案成果進行完善,這就需要營造更加民主開放的氛圍。當一個小組進行匯報時,其余小組可以對照思考題進行認真的分析思考,需要補充完善的地方踴躍發言補充,認為存在錯誤的地方也要鮮明指出來,大家對難點開展集體討論,共同梳理研究,讓大家的智慧在語文學習中熠熠閃光。有了民主開放的氛圍,學生不僅學得更加積極深入,而且講得十分全面細致。

四、鼓勵學生暢所欲言開展質疑解難

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應當保持雙向開放互動的狀態,雙向是既要接受教師提出的思考提綱,以此為引領和線索開展語文學習活動,更要注重提出一些疑惑。教師要善于做傾聽者,筆者在教學中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認為哪些地方不夠準確,哪些地方不夠完善,都可以直接指出來或提出自己的質疑,熟悉答案知道結果的同學可以隨時解難釋惑。再者觀點意見不統一鼓勵學生辯論交流,在辯論中讓學生的思維向深度、廣度發展,進而培養學生的思維敏度,學生的概括、分析歸納、綜合能力獲得較大提高。學生暢所欲言,可以從不同角度揭示出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遇到的難點,每一個問題都代表一個群體的學生或是一個層面的學生,將這些提出的問題迅速解決,可以實現語文教學成效的極大提升,學生理解的深度也有了拓展。

五、檢測之后自主開展學習成效反思

學講計劃高度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許多教學環節都要求學生高度參與。一節課轟轟烈烈的教學互動之后,是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還是取得了表面的繁榮,這就需要通過教學檢測驗證教學實際成效。筆者在學講計劃執行中,每節課都安排當堂檢測,檢測的方式根據教學重難點和學情巧妙安排,了解學生本節課的學習效果。進行當堂檢測之后,教師根據語文課特征要從兩個方面進行教學成效反思,從學生作業完成情況了解哪些地方知識欠缺,哪些地方需要提升,哪些地方對下一步的教學具有參考價值。對于學生而言則要求他們自主開展學習成效反思,本節課預設目標任務是否完成,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在課后進行進一步鞏固等。檢測之后開展的學習成效反思,可有效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讓他們學習更有方向,更有目標,更有重點。

綜上所述,學講計劃體現學生主體地位,是推動高中語文教學順利開展的一項重要舉措。廣大教師要結合學科特點、學生特點,深刻貫徹落實學講計劃要求,扎扎實實推動教學研究工作的開展,使這一教學模式更好地推動語文教學開展。

參考文獻:

[1]彭春霞.推進高中語文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J].云夢學刊,2008(S1).

[2]周志鋒.高中語文新課改中的困惑與思考[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07(04).

猜你喜歡
學講計劃主體地位高中語文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談高中語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談談“學講計劃”中的“講”的問題
講究糾錯藝術,提升英語學習效果
探究“學講計劃”背景下的語文教學
淺析參與式教學法的運用
關于高中語文修辭教學的一些看法
對高中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