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層式教學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2016-05-28 09:09趙忠翠
考試周刊 2016年29期
關鍵詞:應用策略高中數學

趙忠翠

摘 要: 分層式教學是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制定專門的教學方案,采取類似歸類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才能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學生學習效率的最高化,達到教學質量的真正提高,能更好地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

關鍵詞: 分層式教學 高中數學 應用策略

談及分層式教學,很多家長或者老師,在突如其來的教學新模式的沖擊下,還不能對此理解。實施分層式教學,老師首先需要做的是將學生進行層次劃分,并不是將學生分為優良中差,而是對學生進行合理的教學安排,進而進行分層式教學,既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輕松,又能讓學生在認知程度上有較大提高。分層式教學,首先必須遵循一個重要原則,那就是教學規劃的整體性、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教育教學的發展性。

在運用這種教學模式的過程中,首先關注的就是學生的接受能力,由于不是所有學生都能按照授課教師的教學方案進行學習,因而要保持學生學習與教師授課的協調。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關注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接受能力的差異,并能很好地把握這種差異,在保證學生積極性的同時,逐步發展學生個性,這樣才能不斷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1.教學目標嚴謹,授課逐層深入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以教學目標為基礎,又要考慮教學的安排與目標是否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包括教學目標的可實現性與可操作性。對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方案是不同的,要保證每個學生參與教學過程,既要有實質性的收獲,又要在精神上得到熏陶。教學目標的嚴謹性突出體現在教學方式與學生學習方法的融合上,強調的是學生的學習效果,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

2.分組獨立式教學,突出學生主體性

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能更好地進行高效學習,能更好地突出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學生能夠通過分組時的討論與交流,跟上授課教師的教學進度,又不耽誤自己的學習,同時也能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分層能突出教學的普遍性,又能針對性地解決學生中存在的特殊性問題,能夠使學生針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在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增強學生的主體性。

3.課堂教學層次性,逐步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

學生畢竟是個體,需要融入學習的大家庭中,才能提高學習能力和水平。教學的層次性不僅能夠使得學生個體在學習中提高學習效率,還能夠提高整個班級的學習效率。從而學生之間的這種差異能夠得到縮小,形成授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互幫互助式的學習形式。

如高中必修1中的《圓錐曲線與方程》的難度之大可謂是人人皆知。授課老師可以進行簡單的圓錐性質入手,使得層次較低的學生能夠認識到本課所涉及的知識點,而層次較高的學生則直接根據提示能夠解答本題。學習較好的學生則可以幫助他們進行知識點的總結與歸納,當涉及圓錐及其方程的時候會想到的是這些性質。

4.課后鞏固分層次安排,增強學生的合作能力

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夠使學生的成績顯著提高。授課教師對于不同的知識點,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安排的作業可謂是煞費苦心,能讓較差的學生在輕松學到簡單知識的基礎上更多地學到較高層次的知識,實現學生之間的平等。這樣在體現分層式教學的同時,還能有效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

例如,學完《立體幾何初步》一章的內容之后,授課教師可以分層分布課后習題,有的布置空間幾何體——棱柱、棱錐和棱臺及其空間圖形的展開的相關題目,而有的則布置點、線、面之間的位置關系及其平面的基本性質的作業,通過這樣的引導,讓他們能夠互相交流,既學到知識,又能讓這些學生認識到取長補短的道理,不斷增強自己的綜合實力。

結語

這樣的教學模式,除了給授課教師帶來較大壓力之外,對學生的心理素質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學方式不僅要尊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還要切實做到因人而異以達到因材施教,不斷為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陳芳.分層式教學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學周刊,2015,12.

[2]于超玲.高中數學分組分層教學模式實踐探析.求知導刊,2015,24.

猜你喜歡
應用策略高中數學
淺析微課視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學研究
水平井鉆井技術及其在石油開發中的應用探析
技校制冷專業課程一體化教學探析
數學歸納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