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高中化學教學的認識和嘗試

2016-05-28 10:08趙仕君
考試周刊 2016年29期
關鍵詞:自主探索實踐創新合作交流

趙仕君

摘 要: 《新課標》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交往意味著人人參與,意味著平等對話,教師將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平等中的首席”。本文旨在闡述新課程改革過程中,學生的心理活動。以便在新課程化學教學實踐中,更好地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關鍵詞: 新課程改革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實踐創新

傳統的師生關系實際上是一種不平等的關系,教師不僅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學內容的制定者和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判者,而且是絕對的權威。多年來,教師已經習慣了根據自己的設計思路進行教學,他們總是千方百計地將學生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

《新課標》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交往意味著人人參與,意味著平等對話,教師將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課程中,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不斷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通過近年來的教學實踐,目前已能夠轉變角色和改進教學方式,并對提高高中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做幾點嘗試。

新課程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實現教學內容呈現方式的多樣化、科學化。注重師生共同開發課程、豐富課程的過程,使課程變成一種動態的、發展的過程,使教學真正成為師生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新課程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的學習方式,提出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為他們提供充分從事化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學知識技能、化學思想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化學活動經驗。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

培養學生化學探究的意識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善于應用課本中的聯想、質疑為載體,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教學,使學生感到學習與生活很貼近,以積極主動的“我要學”的心態投入學習中。情境創設要積極創設趣味化、生活化、開放的且富有探索性的情境。

根據教材內容在課堂上提出帶有懸念的問題,引導和啟發學生分析、思考、判斷,隨著學生對問題的關注、思考和投入,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被激發出來了。例如,教學必修課本“氮的循環”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先提出一個懸念性的問題:在新疆與青海兩省區交界處有一狹長山谷,有時牧民和牲畜進入后,風和日麗的晴天頃刻間電閃雷鳴,狂風大作,人畜皆遭雷擊而倒斃。奇怪的是這里的牧草茂盛,四季常青,被當地牧民稱為“魔鬼谷”。然后,讓學生思考、分析,解開這個謎。課堂教學內容中設置懸念,把化學知識跟人文知識結合起來進行課堂互動式教學,不僅大有令人耳目一新、情趣昂然之感,而且能產生引人入勝、記憶深刻之功效。

富有挑戰性和探索性的問題能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使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之后增強自信心,并大大提高學習化學的積極性。

二、建立互動型的師生關系,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

化學教學是以實驗探究為主題的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師生間要建立良好的互動型關系,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從學生知識狀況和生活實際出發,更多地考慮如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學會有關知識和技能;在課堂上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經驗與認知水平,讓學生大膽提問、主動探究,發動學生積極地投入對問題的探討與解決之中,學生回答或提出問題時,教師要用肯定、表揚、商討等文明用語,給予鼓勵,以展示教師特有的認知與情感協調的教學藝術,共同參與學生學習活動,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與學習伙伴。

例如: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烷烴、烯烴同系物結構和性質的教學過程,教師根據“結構決定性質”的基本觀點,可首先安排學生總結烷烴和甲烷結構的相似性,進而使學生通過甲烷的性質推出烷烴的基本性質和規律;其次,可聯系教材中烷烴的沸點、密度數據,讓學生討論得出烷烴同系列物理性質的遞變規律;再次,開展聯系實際的探究活動,讓學生通過網絡查找液化石油氣、汽油、煤油、柴油等石油產品的碳原子數和沸點范圍的數據,鞏固烷烴同系列物理性質的遞變規律。

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要體現主體性。注重直觀、注重操作,使課堂教學活動化,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應用學具,相互合作,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強調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體現主體性。讓學生說學了什么,學會了什么。不要用教師的活動代替學生的活動;不要用少部分學生的活動代替全體學生的活動;既要讓優生回答,更要讓一般學生和后進生回答。

三、全方位進行學習評價,激勵學生進一步學習

在評價學生的化學學習時,既要評價學生化學學習的結果,又要評價他們在化學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既要評價學生化學學習的水平,又要評價他們在化學實踐活動中所表現出的情感。這就要求教師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方法評價學生,不斷激發學生化學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發展。

例如: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中第一章教學后,可安排學生結合元素周期律所學內容,通過調查研究,寫出調查報告《元素周期律的科學價值》。第二章教學后,可安排學生用泡沫塑料制作電子云模型或用計算機軟件甲烷、水、氨氣、二氧化碳等分子立體模型。第三章教學后,可安排學生用橡皮泥和牙簽制作氯化鈉、氯化銫、金剛石、金屬原子堆積模型。通過借助不同方法,讓具有不同特長的學生都有用武之地,加上老師恰當的評價,一定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對學生化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要關注學生化學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應強調評價的診斷功能和促進功能,更注重學生發展進程,重點放在縱向評價,強調學生個體過去與現在的比較,著重學生成績和素質的增值,不是簡單地分等排序,而是使學生真正體驗到自己的進步。

總之,我們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可以列舉出大量事實說明,興趣對于學生取得學習和學業的成功是必不可少的、不容忽視的內驅力。因此,調整教師教學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科成績具有很好的效果。所以,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一定要堅持對教學方式的改進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猜你喜歡
自主探索實踐創新合作交流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情境創設
引機械創新設計項目入機械原理教學
讓數學課堂成為探索能力的訓練場
創新教育發現數學——以小學數學為例
面向實踐創新人才培養的嵌入式系統教學研究
實踐創新驅動的計算機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分析
如何讓學生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注重交流提升數學學習廣度和深度探討
自主探究 張揚個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