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情境的設置

2016-05-30 18:06丹增拉姆
小說月刊·下半月 2016年7期
關鍵詞:建構主義政治課建構

丹增拉姆

眾所周知,思想政治課由于歷史和現實的種種原因,一方面相當一部分學生對其抱有偏見,認為它“假、大、空”而不可信、不實用,這種觀念使他們對該學科產生抵觸情緒,學習缺乏積極性,學習效果較差:另一方面,在傳統的教學中往往把枯燥的理論硬塞給學生,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和探究能力的培養,知識與技能作為教與學的對象被人為地從它們實際運用的情境中抽象了出來,造成了理論和實踐明顯的脫節。如何改變思想政治課傳統教學中的弊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質量和水平,這成了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

通過教師學習相關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轉變教學觀念,恰當地設置具體生動的教學情境改變教學模式,是解決此問題的一個行之有效的途徑。這也符合我國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一、教學情境設置的理論依據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幫助,包括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協作、交流、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在實際情境下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習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經驗去同化和索引當前學習到新的知識,達到對新知識的意義建構。學習環境中的情境必須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意義建構。這就對教學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說,在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下,“教學設計不僅要考慮教學目標分析,還要考慮有利于學生建構意義的情境的創設問題,并把情境創設看作是教學設計的最重要內容之一”。

二、如何在思想政治課中設置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的設置要求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創設特定的教學情境,有利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那么,如何設置教學情境?

1.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思維過程是從問題開始的。建構主義強調,“學習者并不是空著腦袋進入學習情境中的”。即使是有些問題他們從來沒有接觸過,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但是當問題呈現在他們面前時,他們還是會基于以往的經驗,依靠他們的認知能力,形成對問題的解釋,提出他們的假設。精心設問是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思維的關鍵,將問題貫穿于教學過程中,能使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是學生進入主體角色的入門。問題情境是知識發生的源泉,構建問題情境能引發學生專注于知識的探求與問題求索的欲望,從而使學生走向自主學習的境界。

2.設置形象情境,引導學生在體驗感悟中學習

根據對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理解,為了支持學習者的主動探索和完成意義建構,在學習過程中要為學習者提供各種信息資源。同時,思想政治課的理論性比較強,而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比較差,對于抽象的政治理論,既無興趣,又不易掌握。而多媒體技術集圖文、聲像于一體,為課堂提供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技術把書本上的抽象內容變成形聲結合的畫面,創設形象教學情境,能渲染課堂教學氣氛,從而引起學生情趣,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寓教于樂。

3.設置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在探究中學習

建構主義認為:“協作,應該貫穿于整個學習活動過程中”、“交流是協作過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環節”、“意義建構,是教學過程的最終目標”。創設活動情境,讓學生在協作與交流中親身體驗實踐,引導學生探究中實現新知的意義建構,而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這樣不僅能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學的知識,而且可以使教學內容從靜止的紙面上站起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設置教學情境的原則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認為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師只對學生的意義建構起幫助和促進作用,并不要求教師直接向學生傳授和灌輸知識。在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下,教師和學生的地位、作用和傳統教學相比已發生很大的變化。因此在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過程中設置教學情境要注意貫徹以下三個共性原則.

1.主動性原則

“要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要能體現出學生的首創精神”。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經作過一個比喻,他把課堂教學比作哄小孩吃飯,任憑父母把飯食夸耀的多么香、多么甜、多么有營養,如果孩子不把飯食吃下去,這孩子還是胖不起來的。課堂教學說到底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教學情境的設置也應把誘發主動性放在首位。

2.思想性原則

教學情境之“情境”是有情之境,在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不僅要求講授書本的知識,還要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因此,教學情境的設置要能將情境內化為學生相對穩定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融入他們的個性之中。

3.實踐性原則

“要讓學生有多種機會在不同的情境下去應用他們所學的知識(將知識‘外化)”,“要讓學生能根據自身行動的反饋信息來形成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實現自我反饋)”。

動手實踐能力差是當代中學生的特點之一,教學情境的設置要貫穿實踐性原則,學生學習書本知識的過程是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的過程,需要在實踐中體驗和感受,才能真正理解所學的知識。教學情境的設置要注重訓練,促使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參考文獻】

[1]朱慕菊《走進新課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2]朱慕菊主審,鐘啟泉、崔允、吳剛平主編《普遍高中新課程方案導讀》,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3]孟萬金《協作互動——資源整合的教育力量》,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4]周成平《新課程名師教學100條建議》,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年版.

[5]李吉林,情境教育的基本原理.

[6]陳旭遠主編《中小學教師視野中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

[7]《中學政治教學參考》陜西師范大學雜志社出版2006年第二期.

猜你喜歡
建構主義政治課建構
消解、建構以及新的可能——阿來文學創作論
殘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構和救贖
旁批:建構主義視域下的語文助讀抓手——以統編初中教材為例
借鑒建構主義思想培養財會專業人才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課的“四維一體”法初探
建構游戲玩不夠
淺談高考政治課改革的幾點思考
緊抓十進制 建構數的認知體系——以《億以內數的認識》例談
思想政治課與素質教育
如何上好政治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