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克里亞賓早期鋼琴練習曲創作特征淺析お

2016-05-30 10:48張淼
當代音樂(下旬刊) 2016年5期
關鍵詞:創作特點

張淼

[摘要]斯克里亞賓是著名的作曲家、鋼琴家。在他一生的創作中,早期的鋼琴作品占有著重要的地位。本文從斯克里亞賓的作品時期分界、鋼琴練習曲的創作特點及作曲技法等方面著手,深度剖析了斯克里亞賓早期鋼琴練習曲的曲式結構、和聲、織體、調性布局等創作特征,為深入探討斯克里亞賓鋼琴作品提供了具有創新性的思考。

[關鍵詞]斯克里亞賓;早期鋼琴練習曲;創作特點

中圖分類號:J60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6)05-0005-04[HK]

亞歷山大·斯克里亞賓是近代俄羅斯著名的作曲家、鋼琴家。他一生創作了大量鋼琴作品,其中包括前奏曲、協奏曲、幻想曲、奏鳴曲、練習曲、史詩、瑪祖卡舞曲等體裁。早期的鋼琴作品表現出其抒情而優雅、沉穩而戲劇的風格特點。[1]同一時期的部分俄羅斯音樂家受到斯拉夫民間因素的影響,而斯克里亞賓鋼琴作品大多受到肖邦、李斯特和瓦格納音樂語匯的影響,并充滿著其獨具一格的創作特點。

一、斯克里亞賓作品時期分界

亞歷山大·斯克里亞賓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俄羅斯杰出的作曲家和鋼琴演奏家,是俄羅斯浪漫主義后期的代表人物。他音樂創作體裁廣泛,風格獨特,一生創作出二十六首鋼琴練習曲。在斯克里亞賓的創作生涯中,他持續不斷地發展了他的音樂個性,其音樂風格也在不同時期表現出巨大的差異,因此,很難對他的創作進行嚴格的分界。

音樂學家們對他的創作分界也眾說紛紜,但大多數學者認同1897年以前的作品為他的早期作品。主要是因為1897年斯克里亞賓步入婚姻殿堂,生活中的變化促使他的音樂創作呈現不同風格。在1897年完成的第二奏鳴曲也加強了以1897年為界限的這一說法。這一時期的斯克里亞賓無比的偏愛肖邦作品,并在創作上對肖邦進行模仿,作品大都篇幅短小,風格屬于浪漫派,音樂具有抒情性、律動及力量三大特點。這一時期他創作的鋼琴練習曲有Op2 No1和Op8(十二首)。

1897年至1908年是斯克里亞賓創作風格形成時期,也是他一生的創作成熟期,他逐漸走出肖邦的影響,開始追求哲學思想。這時期創作的鋼琴練習曲有Op42(3首)和Op49 No2。

斯克里亞賓創作的巔峰時期則是1905年至1915年。這一時期的斯克里亞賓已經超出了常人的創作思維,他的音樂充滿神秘。創作手法更是自由,節奏、和聲變化多樣,主題短小,并創立“神秘和弦”,通過音樂表現哲學、宗教。最終形成獨具特色的創作體系。這時期創作的鋼琴練習曲有Op56 No4和Op65(三首)。

二、斯克里亞賓作品創作特點

斯克里亞賓的早期作品顯現出三大特點:抒情性、律動及力量。抒情性是重要的特征,通常用憂郁、無病呻吟等詞匯來描述他的早期作品,例如Op2 No1。律動常常表現為一種沖動的、急迫的沖向動機末尾的趨勢,比如Op8 No2,這種風格有些類似舒曼。而力量是斯克里亞賓將若干個短小動機相結合而完成的,早期的力量通常用來表現斗爭和反抗,例如Op8 No12。

Op2 No1完成于1887年4月4日,并出版于1893年,這首作品是斯克里亞賓少年時的獨白,霍洛維茲非常擅長演奏這首作品。Op2 No1是一首充滿熱情的行板,屬肖邦式的浪漫派風格,醇厚的和聲織體加上極富情感的旋律,沉重而憂傷的緩緩進行,無一不體現抒情性這一特點,這首作品已經成為作曲家個性化十足的抒情風格樣板。

Op8作于1894—1895年。1894年斯克里亞賓認識一位富有的商人,這位商人非常欣賞斯克里亞賓,并委托他寫一部作品,就是這套練習曲。這部由十二首練習曲構成的作品集是當是俄羅斯同類音樂體裁中規模最大的。這部作品集對于斯克里亞賓來說是里程碑式的。并且證明了作曲家那獨立的思想觀。每一首練習曲都是一個具有獨立個性的小品。

Op8 No1,由歡快諧謔的雙音構成,如歌唱的小溪般向前流淌。Op8 No2,帶有力量的由古怪的復節奏構筑起強大沖擊力的悲歌。Op8 No3,這是上半集規模最大的一首,用極富感情的旋律線以及突發的熱情狂風暴雨般的進行。Op8 No4用不對稱的復節奏組成,具有寧靜甜美的氣質,隨著越來越柔弱的情緒,以及消失的戲劇張力,是一首富有抒情性的作品。Op8 No5,一開始就出現持續性的調性和弦,旋律悠長寬廣,描繪出優美的田園風景。Op8 No6,是第五首的延續與發展,輕松的旋律曲調,就像一首優美的華爾茲,是一首以圓舞曲風格的作品。Op.8 No.7,透露著不安和躁動。Op.8 No.8是為初戀女友娜塔莉雅·謝蓋麗娜而作,是Op.8里最抒情、最富有詩意的一首。其抒情性不亞于肖邦、舒伯特的前輩。此曲正如一支如歌的旋律緩緩道來,表達埋藏在心中的愛意。Op8 No9是一首具有肖邦英雄主義風格的作品,是一首龐大而技術艱難的作品。Op8 No10,用持續的斷音,還有極具技巧性的高潮,讓旋律線具有了不同于肖邦的氣質。Op8 No11,由不同的動機組成勾勒出延綿不斷的行板旋律,具有憂郁、傷感的氣質。Op8 No12,是斯克里亞賓最喜歡并經常演奏的一首作品,而且是唯一一首具有兩個不同版本的作品,極富有律動感與力量感。

三、斯克里亞賓作曲技法特征

(一)曲式結構

在斯克里亞賓早期的鋼琴練習曲中,所用曲式結構都是十分短小的。創作中嚴格遵從古典傳統作曲的對稱和平衡原則。涅高茲曾評論說:“斯克里亞賓的旋律總是很短,具有片段性,音樂思想的橫向發展,或水平發展,對他似乎并不重要,由此而產生了斯克里亞賓作品曲式小而精和精細的風格?!盵2] 下面對Op2 No1,Op8 No12進行分析。

Op2 No1:此作品為單三部曲式,開頭兩個小節所用的材料就是斯克里亞賓構建整曲的動機,如譜例1所示。

呈示部(A部分)由兩個平行樂句構成,每句八個小節,每個樂句都可以分為兩個短句加一個長句,即為(2+2+4)的結構。如譜例2所示。

在展開部(B部分),還是由兩個兩小節短句(第17~18小節以及第19~20小節)加上一個四小節長句(第21~25小節)。接下來是由八個小節(第26~33小節)構成一個樂句的再現部。隨后進入尾聲,由兩個小句構成,第一句(第34~41小節)是展開部的變化;第二句(第42~46小節)是呈示部的變化。

Op8 No12:此作品為單三部曲式,呈示部(A部分,第1~17小節)是由同一種樂思上行摸進六次構成的2個樂句(第1-9小節,第10~17小節),在每一個樂句中,樂思的第三次摸進要比前兩次長,這就是斯克里亞賓運用“擴張”的手法。展開部(B部分,第18~33小節)整體呈下滑趨勢,其樂思(譜例3)與呈示部的樂思(譜例4)是親屬關系,然后用漸強,漸慢,踏板,加厚的織體等變化過渡到再現部。

再現部(第34~49小節)由一個單獨的樂句(第34到41小節)代替呈示部的兩句,尾聲(50-56小節)的原材料為樂曲旋律部分的開頭四個音。

(二)和聲[BW(D(S,,)][BW)]

和聲是兩個以上不同的音按照一定得法則同時發聲構成的音響組合,它包括和弦以及和聲進行。[7]斯克里亞賓在早期練習曲的創作上所使用的和聲手法基本是屬于19世紀和聲應用的范疇,注重色彩和功能的統一,有著濃厚浪漫主義風格,是對肖邦、李斯特等人的繼承與發展。在斯克里亞賓的早期練習曲中,以傳統的三度疊置和弦作為主體,但斯克里亞賓為了追求音響上的復雜化,使用大量的高疊和弦以及變和弦。他還對主和弦、屬和弦以及和弦排序進行做出大膽的變化,并探索四度疊置和弦,這正是晚期“神秘主義”的萌芽。

斯克里亞賓對于和聲手法的運用具體包括:對三度疊置和弦的變化發展,斯克里亞賓在早期練習曲的創作上仍然遵循傳統的三度疊置構造原則,但他為了賦予音樂更豐盛的動力,對和弦進行了創新,即通過附加音、變化音的方式;非三度疊置和弦的探索,斯克里亞賓認為和弦可以按照三度、四度、五度、或其他音程構成,也可以按照混合音程構成;四度疊置和弦,在Op8 No9中的第73小節就出現了四度疊置和弦。

(三)調性布局

Op8這部作品集能夠很好地反映出斯克里亞賓的創作觀念和那獨立的思想觀。斯克里亞賓在創作這部作品集前研究了肖邦和李斯特的作品,他們都寫過十二首鋼琴練習曲集。肖邦的Op10的十二首由六對調性都為大調—關系小調組成(第7、第8首除外)。

在Op8的調性布局上,斯克里亞賓對作品調性的安排依次為:升C大調、升f小調、b小調、B大調、E大調、A大調、降b小調、降A大調、升g小調、降D大調、降b小調、升d小調。由此可以看出斯克里亞賓借鑒了肖邦的大調及關系小調的模式與李斯特所用的下屬走向。但斯克里亞賓的安排又與肖邦、李斯特有些不同,比他們創作手法要略顯復雜。斯克里亞賓使用了半音關系的調式布局,如第七首的降b小調比第六首的A大調高半音,而第八首的降A大調比第六首A大調低半音。第三首b小調與第四首B大調是同名大小調。

(四)織體

斯克里亞賓對于織體的創作主要是以主調伴奏織體為主,包括柱式和弦還有分解和弦的琶音進行。在早期練習曲中,以柱式和弦織體的作曲有Op2 No1、Op8 No5、Op8 No11、Op8 No12。在Op8 No12中,其再現部以相同柱式和弦織體的重復出現,并且是以三連音的形式出現,使音響效果更加宏厚,音樂聽起來也是無比的激動、熱烈。如譜例5所示。

而在Op8 No5,這種情況也是出現于再現部,但從伴奏轉向了旋律,創作技法如出一轍,如譜例6所示。

斯克里亞賓對于分解和弦琶音的創作中,偏愛于運用寬廣的音域來表達作品的情感,音與音的間隔很寬,并且是以三連音為主體。如Op8 No2、Op8 No4、Op8 No6、Op8 No7、Op8 No9、Op8 No10、Op8 No11。其中以Op8 No4和Op8 No12最具代表性。在Op8 No4,左手是以六個八分音符為一組,在四個八度范圍內做大跨度分解和弦運動。如譜例7所示。

在Op8 No12中,呈示部左手是加厚的分解和弦三連音織體,到再現部才發展成為三連音柱式和弦的織體。

斯克里亞賓對于Op8練習曲集的整體織體安排也是獨具匠心,例如Op8 No1和Op8 No7兩手之間的織體互換;Op8 No1與Op8 No12在轉向尾聲的時候,織體明顯相像;在Op8 No2與Op8 No9中,斯克里亞賓沒有用和弦,雙手各自的單音旋律構成對位;Op8 No8與Op8 No11,斯克里亞賓用極富情感的旋律與完美的“伴奏”完成全曲。

斯克里亞賓早期鋼琴練習曲的創作延續了19世紀的創作手法,受肖邦、李斯特、勃拉姆斯等人的影響,作品中充滿了浪漫主義的抒情和強烈涌動的激情。他的練習曲短小、精致,樂曲結構簡單、清晰,樂句也通常是短小、對稱,唯有調性、節奏和織體是較為復雜。筆者從早期作品著手,試圖了解和熟悉斯克里亞賓的音樂語言,以此發揚斯克里亞賓對音樂創作的執著追求及持之以恒的創作精神。

[參 考 文 獻]

[1][俄]米哈伊爾·雅諾維斯基著,張奕明,蔡泉譯.斯克里亞賓鋼琴作品解讀1883-1895[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9:97.

[2][俄]?!つ咂澲?,焦東建,董莉譯.涅高茲談藝錄——思考·回憶·日記·文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273-278.

[3]李 虻.和聲學[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3.

猜你喜歡
創作特點
朱踐耳鋼琴作品《敘事詩<思凡>》的創作特點及演奏技巧的研究
朱踐耳鋼琴作品《敘事詩<思凡>》的創作特點及演奏技巧的研究
論東野圭吾小說創作特點研究
歌劇《塞爾維亞的理發師》的演唱風格研究
《紅樓夢》音樂的創作特點及風格分析
朱良鎮藝術歌曲的創作風格概述
論南宋詩人孫應時山水紀游詩的特點
王建民二胡狂想曲的創作特點
淺析馮子存竹笛作品的藝術風格
從《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亞悲劇創作的特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