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以人民為中心的群眾文化工作

2016-05-30 01:46宋慶
西江文藝 2016年6期
關鍵詞:文化工作人民群眾文化

宋慶

【摘要】:人民群眾是文化的創造主體。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變革的巨大力量,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者。他們通過物質生產實踐為文化創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反過來又在文化滿足中催生創造物質財富的內驅動力。

【關鍵詞】:人民;群眾文化;中心;文化工作

群眾文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在社會生活中,群眾文化活動遍布各個角落,她是人民群眾自我娛樂、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掌握文化和創造文化藝術的活動,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廣泛性。群眾文化建設,從本質上說,是群眾生活的現實反映。群眾文化活動的生命力,在于同人民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脫離人民生活,文化活動便失去了存在的意義,生命就不會久長。群眾文化來源于人民,服務于人民,要想更好的開展群眾文化工作,就得做到“以人民為中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在廣大文藝工作者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認為,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辟闡述了文藝“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方向,明確提出了文藝弘揚“中國精神”的歷史使命,立意高遠、思想深刻、振聾發聵,為文藝工作點亮了一座燈塔,是新時期文藝工作者的基本遵循和價值航標。

優秀的文化作品,不是臆想出來的,而是從生活的深處開掘出來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需要文化工作者到人民群眾中間去吸取養分,當前,在一些文化工作者中間,脫離實際、脫離生活、脫離群眾的現象普遍存在,這些無不削弱了文藝的感召力和競爭力,影響了文藝繁榮發展的成色和水平,文藝發展到今天,同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的藝術期待相比,我們現在的文藝創新能力、創造活力明顯不足。原創力、獨創性的匱乏在各類創作領域表現出來,一些傳統文藝樣式形式單一、陳舊、呆板,許多文學、影視劇作品在題材、體裁、主題上重復、跟風,甚至出現抄襲、拷貝的傾向。題材單一、創新力不足,現場感缺失,藝術敏銳力鈍化,作品的感染力、沖擊力和穿透力減弱,無法對群眾的精神世界發生有效影響,在市場經濟大潮中,一些文藝作品成為市場的奴隸,色情的、暴力的、恐怖的、猥瑣的等低俗產品大行其道,降低文藝審美品格,放棄文藝精神追求,成為頹廢的、萎靡的、消沉的、迷幻的精神鴉片、文化毒品,嚴重損害了人民群眾的精神利益,破解這些難題,就需要創作者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根脈深深地扎進生活中,及時地發現、捕捉可歌可頌、可吟可唱的鮮活素材,予以生動有力地表現。只有從思想上理解、在感情上貼近人民群眾,堅守民本,反映民愿,才能采天地之精氣,滋潤萬物,創作出反映時代精神、民族氣節、國家氣象、人民風采的精品力作,才能以精美的藝術形式和鮮活的藝術形象把握未來,優秀的文藝作品具有高遠的社會理想,以實現人民福祉、引領人民進步為目標,在揭露、鞭笞丑惡的同時,關懷人生,溫潤心靈,昭示光明,催人奮進,為維護和實現人民的長遠利益、根本利益作出貢獻,這才是真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當前,我國正處在民族復興關鍵期、社會變革轉型期,要使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鑄造全體國人共同的價值之魂是當務之急。因此,文藝創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文藝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每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文藝工作者的職責。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不能簡單理解為只鼓勵現實題材,忽視歷史題材。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實,也照亮未來,承載著歷史警示、歷史經驗、歷史教訓和歷史反思,積淀了深厚的人民的實踐和認知,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符合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原理,是唯物史觀在文藝領域的具體呈現。文藝工作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有助于正確地看待社會歷史,把握歷史的本質,感受生活的本色,領悟藝術的真諦,從而獲得無比開闊的創作視野。

文藝的生命力在人民,廣大基層文化工作者只有堅持重心向下,沉下去、扎下來,滿腔熱情地服務人民、服務基層,要創作貼近人民群眾需求的優秀作品,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多一點家常味,多一點泥土氣,做到符合基層實際、才能更受群眾歡迎。讓人民群眾成為創作的表現對象,成為文化篇章的主角,熱情謳歌人民群眾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的作用,生動展示人民群眾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和輝煌業績,敘百姓事,抒人民情, 這樣的創作才會有生命力,偏離這個中心,自我至上,即便制造了再多的噱頭,編造了再離奇古怪的情節,終究會因為距離人民群眾太遠而斷了地氣,遭到拋棄。

人民是最好的老師,群眾是真正的英雄。從人民群眾中來,到人民群眾中去,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是做好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

人類社會進步的車輪是人民群眾推動的,社會主義事業是人民群眾創造的。共產黨人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黨的領導任務,就是代表人民群眾,依靠群眾的力量和智慧,為實現群眾自身的利益而奮斗。要細心傾聽群眾呼聲。要尊重群眾首創精神。要走群眾路線解決問題。要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要提高人民物質財富和生活質量,要提高人民政治地位和民主權利,要提高人民教育科學水平和精神生活質量。

群眾文化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標準,就要把群眾參與同群眾評價結合起來。要讓人民群眾廣泛參與,增強影響力。全滲透,擴大社會認同、要把人民群眾的熱情調動起來,發揮人民群眾在文化建設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人民群眾的智慧激發出來,使之積極投身文化建設,真正成為文化繁榮發展的主角;把人民群眾的創造活力釋放出來,最大限度地激發人們的創造熱情,讓全社會的文化創造活力競相迸發、充分涌流。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離不開文化建設,文化建設的根本離不開人民群眾,脫離了這個根本,不僅僅是文化建設,其他任何事業都會寸步難行。

猜你喜歡
文化工作人民群眾文化
“依法治國”的哲學思考
淺論提高我國公務員素質的途徑
關于當前群眾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淺論基層群眾文化緊跟時代步伐
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相關思考
領導干部為民服務“四要四不要”
淺談鄉鎮綜合文化站在群眾文化工作中的重要意義
淺談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
西方在濫用“人民”概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