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教師職業倦怠狀況及影響因素的研究

2016-05-30 07:06王礫
西江文藝 2016年6期
關鍵詞:中學教師職業倦怠工作

王礫

【摘要】:教師職業倦怠主要表現為情緒衰竭、人格解體和低的個人成就感。教師產生職業倦怠的影響因素主要來自于職業本身、學校、教師個人和學生四個方面。緩解高校教師職業倦怠的策略:弱化職業期待,改善教師待遇;優化學校管理,增強個人歸屬感;建立高校教師支持系統。提高個人成就感;增強職業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

【關鍵詞】:教師;職業倦怠

1.教師職業倦怠的界定和主要表現

1.1教師職業倦怠的界定

職業倦怠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國人費登伯格(Freudenburger)提出來的,他用“burnout”一詞來描述那些助人行業的工作者由于工作時問過長、工作量過大、工作強度過高所經歷的一種疲憊不堪的狀態。Maslach認為.職業倦怠是發生在某些職業員工中的情感枯竭、情感解體和個人成就感降低的一種綜合征(Maslach,1982)[1]。他認為,個體因長期面對工作對象過度的情感需求,其有效資源逐漸被耗盡而產生情感衰竭,而后個體以防御性應對方式盡力使自己遠離別人(即人格解體),以減少情感的投入,最后個體發現其實際工作狀態與期望水平之間存在很大差距,導致個人成就感明顯降低。從這個意義上講,所謂教師職業倦怠是指因教師不能順利應對工作壓力而產生的一種極端反應,是一種伴隨著長期高水平的壓力體驗而產生的情感、態度和行為的衰竭狀態。

雖然到現在為止,關于教師職業倦怠仍沒有明確的定義,但是一個共識已經在所有研究者中開始形成,他們認為教師職業倦怠可以初步定義為教師不能順利應對工作壓力的一種極端反應,這是由于教師在長期高水平的壓力體驗下產生的情感、態度和行為的衰竭狀態。工作滿意度低、工作熱情和興趣的喪失及情感的疏離和冷漠是他們的典型癥狀。

1.2國外對職業倦怠的研究狀況

1.2.1臨床學觀點

臨床觀點的代表人物是費登伯格。他認為職業倦怠是工作強度過高并且無視自己的個人需要所引起的疲憊不堪的狀態,是“過分努力去達到一些個人或社會的不切實際的期望”的結果[3]。

1.2.2社會心理學觀點

社會心理學觀點的代表人物是馬勒詩和佩斯。他們認為倦怠有3個主要特征:情緒耗竭,即情感感到耗盡、用完;性格解體即表示冷酷、麻木。非人格地對待來訪對象;缺乏個人成就感,即覺得無效能和缺乏適應性[3]。

1.2.3組織觀點

組織觀點的代表人物是奎內思??鼉人颊J為,許多人對工作的期望是不現實的,因此,容易產生幻想破滅和倦怠。他還認為導致倦怠的原因主要是工作者的付出與所得不一致。[3]這種不一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個體面對于過多刺激的情境(如教師教太多的學生);另一類是個體面對有限的刺激情境缺少挑戰(如教師多年教同一班或同一門學科)。

1.2.2社會歷史學觀點

社會歷史觀點的代表人物是耶魯大學的薩若森。他認為“倦怠不僅是個人的特征,也是社會面貌在個體心理特征上的一種反應[3]?!贝擞^點強調,當社會條件不能提供一個有助于與人聯系的情境時,要保持服務工作的投入是很困難的。

1.3教師職業倦怠的主要表現

Maslach和Jackson(1981)在長期研究的基礎上,明確了職業倦怠的三個具體表現,即情緒衰竭、人格解體和低的個人成就感[4]。以上三個方面的具體表現已經成為人們研究職業倦怠問題普遍采用的定義。

1.3.1情緒衰竭

情緒衰竭是一種疲憊和缺乏工作熱情的感覺。指個體情緒、情感處于一種極度疲勞的狀態,工作熱情基本或完全喪失。具體表現為:常常有疲勞感和沉重感,性急易怒,時常由于工作的原因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同時,因缺乏熱情與活力,常有一種無助感,這是情緒衰竭中最核心的表現。正是由于缺乏熱情與活力,使得教師在面對工作時表現出來的是冷漠和悲觀。

1.3.2人格解體

這一現象是指情感遠離了自身而表現出對他人的無情和漠不關心。具體表現為:不愿意接納學生,無視學生的情感。用冷漠甚至是厭煩的語言對待學生。教師也因此會對學生出現的問題感到束手無策。進而會產生不良情緒,這種不良情緒進而又演變為容易攻擊他人的行為,如諷刺同事、挖苦學生等。教師在這種情況下通常還會出現不良的健康狀況,而且很有可能產生認知上的偏差(例如在檢查作業時容易漏掉應當給予糾正的錯誤),這無疑會影響到教學的質量。

1.3.3低的個人成就感

這一現象是指個體感覺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毫無價值,即對自我的意義與價值的評價降低。由于對工作失去了興趣與熱情,他們逐漸感覺到自己的工作沒有意義,自己也不再具有重要價值,即使做了也無法給學生帶來更大的變化,從而變得心灰意冷。當這種低的個人成就感與前兩種職業倦怠交織在一起時,就會大大降低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二、中學教師職業倦怠的現狀

近年來,國內媒體關于教師虐待學生以及教師身心疲勞導致抑郁輕生或因病猝死的報道越來越多,相當數量的案例不同程度的反映出教師群體中存在著職業倦怠問題。教師職業倦怠會導致教師負面情緒及行為頻發,嚴重影響著教師的職業生活質量及專業成長,使教育教學質量下降,影響學生的利益,最終會影響到教育事業的發展。

本文在筆者看了大量的參考文獻后,發現我國各地的中學教師大部分都存在著職業倦怠的問題。

杭州市教育工會對全市30余所中小學校的2000多名教師進行心理健康調查,結果顯示,76%的教師明顯感到有職業壓力,13%的教師存在心理健康問題,這比其他從業人員高出3個百分點。教師最大的心理問題是工作量太大;杭州某區的中小學教師,每周平均要工作5l小時。其中孩子年齡較小的中青年教師最辛苦也最抱怨教師工作量太大。班主任的心理壓力比一般教師高,各階段的老師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比例也有所不同,其中初中教師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比例最高,為15%;高中教師其次,為13.4%[7]。

從重慶市和四川省選取4所中學的230名教師進行測量,測試結果顯示,其中59%的教師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職業倦怠感。而一級教師的情感衰竭程度高于高級教師;去個性化程度最高的也是一級教師,最低的是高級教師;成就感隨著職稱的升高而升高,高級教師的成就感最高,二級教師的成就感最低[8]。

在以上的調查結果中,都說明了我國的中學教師都普遍存在著職業倦怠感,而職業倦怠因為教師所在的地區和環境的不同,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職業倦怠感的強弱不僅和老師的性別、年齡有關系,而且和老師的職稱、工作時間等等因素也有著高度相關。教育事業在每個國家都是其關注的重點對象,它將影響著國家以后在各方面的進步與發展,所以說緩解我國中學教師的職業倦怠已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但也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

三、中學教師職業倦怠的原因分析

目前,導致我國高校教師產生職業倦怠的影響因素主要來自于職業本身、學校、教師個人和學生四個方面。

3.1社會因素

3.1.1過高的社會期望

近年來,教育受到了整個社會前所未有的關注。這種關注不僅涉及到教育體制、教育公平和教師素質等,還具體到課程的選擇和課堂教學的組織與開展等方面[10]。社會的高度關注必然帶來過高的期望,這些期望給予教師的并不僅僅是動力,更多的還是壓力。諸多研究表明,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存在高度的正相關。壓力不能得到緩解,職業倦怠就會不可避免地產生。

事實上,高校教師所承擔的角色是相當復雜的,他們不僅要做好學生的老師,還要成為學生的朋友,并要經常擔當起父母的角色;他們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是學生人格的塑造者、學生人際關系的協調者及心理問題的輔導者;他們還承擔著家庭以及相關的各種社會角色。這些極易使教師產生角色沖突感.而由過高的社會期望與多重的角色期待所形成的壓力,已嚴重影響了教師的心理健康。

3.1.2偏低的社會地位和待遇

經濟地位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個體或一個群體的社會地位。根據勞動價值論。教育對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巨大作用決定了教師職業應當擁有較高的社會地位。然而有數據顯示,我國教師工資收入不僅遠遠低于國際平均水平,同社會其他職業相比也明顯偏低。中華英才網公布的薪酬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教育行業的平均年薪僅為26661元,在其調查的30多個行業中屬于倒數第三,僅相當于電信行業平均工資的46%[11]。

近年來,政府雖然為改善教師待遇做出了一些努力.但教師勞動的復雜程度和緊張程度與其所處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并不相符合。長期以來,無論是社會輿論還是教育主管部門。仍習慣以傳統的教師道德規范要求教師,較多地強調無私奉獻,卻較少關注教師的社會地位及其面臨的實際困難。在一些地方中學,侵犯教師權益、拖欠教師工資的現象依然存在[12]。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的生活質量和工作滿意度,加重了教師的職業倦怠感。

3.1.3家長對子女期望值的提高

現在大多數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家長對他們嬌生慣養,把孩子的受教育問題看得很重要,有的把上代人甚至幾代人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普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因此,家長把孩子的安全問題看得也很重要,整天提心吊膽,生怕孩子有什么閃失[13]。這種消極的心理狀態映射到教師身上,往往使教師感到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這無形之中給教師增加了很大的心理壓力。

3.1.4教師的評價制度落后

先進的評價制度重視教師教學過程的評價。而我國傳統的教師評價只重視結果評價,主要以教師的工作對象即只以學生的學習成績為標準對教師進行評價,導致教師把逼學生出成績作為努力奮斗的目標,從而走入靠加班加點拼體力、增加作業量、延長學生學習時間的教學誤區。工作量大、考試壓力逐漸成為教師的主要壓力源,致使有的教師害怕考試,擔心學生考得成績不理想而影響到自己的教學業績。

3.2個人因素

許多研究表明,教師的婚姻狀況、自身能力水平以及個性特征等因素都會使他們產生職業倦怠。有研究顯示,已婚教師較未婚教師更容易產生職業倦怠。究其原因,更多是由于已婚教師所承受的角色期待更復雜,他們因處理不好家庭和工作之間的矛盾,而產生了挫敗感[14]。從而產生了職業倦怠。知識結構與能力素養也是教師產生職業倦怠的重要影響因素。一般來說,如果教師具備了完備的知識結構和良好的能力素養,就會較那些知識結構尚不完備和能力素養不足的教師更能夠自如地處理好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職業倦怠的發生。另外,一些人格的具體特征也會導致教師產生職業倦怠。人格的堅韌性越高,工作中的應激反應越低,職業倦怠程度也越低。

3.3學生因素

早在1979年美國教育協會(NEA)的民意測驗就發現,大約有3/4的教師認為紀律對教學效率有很大影響。Shaknarov&Farber在1983的研究中也發現,管教學生的困難已成為教師產生職業倦怠的主要影響因素[15]。學生是不斷變化和發展的,教師要花費很多心思去了解學生,而這種身心的投入會使教師感到疲憊不堪。

研究表明,中學學生班主任的職業倦怠感要比一般任課教師強烈。班主任在管理學生方面所承擔的責任和壓力要大于一般任課教師,處理學生問題需要付出較多的精力和情感,因而該群體更容易出現職業倦怠[16]。自我效能感是教師對自己是否具有成功影響學生積極發展的教育能力的自我判斷和感受。當教師認為自身的努力對學生的影響并不顯著時,便會降低自我技能感,表現出較低的工作滿意度,并容易產生職業倦怠。

四、緩解中學教師職業倦怠的建議

中學教師存在職業倦怠是客觀事實,如果不及時解決不僅會影響到教師本人的身心健康。阻礙教師的專業發展。而且會影響到教育教學質量,解決這一問題可以從社會、學校和教師個人三方面加以考慮。

4.1調控社會大環境中的不利因素

緩解職業倦怠環境成因論者認為,外部環境因素是職業倦怠發生的主要原因。因此職業倦怠的緩解策略應側重于調控外部環境的不利因素,建立社會支持網絡,增加教師職業的社會認同。實踐表明,獲得學生、家長、同事、領導及社會各方面對教師的支持和認同,是緩解教師職業倦息的有效措施。

4.1.1樹立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

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落實“教育先導”的發展策略,為教師建立一個寬松的人文環境。用發展的眼光評價教育,用“發展性的教師評價制度”來評價教師。既看要到教師的過去,又要立足于教師的現在,更要面向教師的未來,重視教師的未來發展,從而促進教師自身的不斷成長。

4.1.2給予教師充分的社會信任

社會信任對于個體的職業選擇和工作表現有著深刻的影響。在良好的社會信任氛圍中,教師會表現出信心與干勁,產生高度的自尊感和成就感。因此,教育管理部門和新聞媒體應積極引導公眾,使公眾建立對教育和教師的合理期望,以此形成良好的社會信任氛圍。作為教師個體,也要主動爭取廣泛的社會支持,如多參與社會活動、多與家長溝通等。

4.1.3解決教師的實際困難

社會支持具體地體現在解決教師的實際困難上。社會各個層面可以通過有效的途徑,解除教師工作和生活中的困擾,如教師的住房條件差、醫療條件不盡人意、教師夫妻長期分居兩地等,為教師提供一個更寬松的工作和生活舞臺。

4.2增強教師適應環境的能力,緩解職業倦怠

4.2.1平衡工作與家庭生活的關系,減輕生活困擾

有研究者認為,保持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平衡,對緩解職業倦怠來說非常重要。研究還提出了協調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具體辦法:夫妻雙方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關系,共同決策,充分交流,注重保持家庭生活與工作的合理界限,并充分享受家庭生活的價值與快樂。

4.2.2正確認識職業倦怠

積極進行自我調適,在緩解教師職業倦怠的過程中是尤為重要的,教師還應積極發揮教師自身的作用,引導自己正確認識職業倦怠,并通過心理療法緩解壓力。作為教師個體,當發現自己有職業倦怠的征兆時,應勇于面對現實,正確認識職業倦怠的癥狀,反思自己的壓力來源,主動尋求幫助,設法加以化解。

參考文獻:

[1]藍秀華.教師的職業壓力和職業倦怠[J]江西教育科研,2003,(5).

[2]宋志英.中學教師職業倦怠成因與對策分析[J]教育探索2005,(12).

[3]徐胡燕.中學心理學教師健全人格結構的研究[J].心理科學,2007(5).

[4]李江霞.國外教師職業倦怠理論對我國的啟示[J]教育科學,2003,19(1).

[5]宋大力,教師職業枯竭的表現與干預[J].心理世界,2005,12(5).

[6]王曉春,甘怡群.國外關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現狀評述[J].心理科學進展,2003,1l(5).

[7]龍佳韻.中學教師職業倦怠現象的思考[J]教學月刊2008,(20).

[8]宮賢平,王惠萍,張美峰,滕洪昌.中學教師職業倦怠的現狀調查江西教育科研2007,(6).

猜你喜歡
中學教師職業倦怠工作
教師作品
職業倦怠,別“倦怠”了家
從“封閉”走向“開放”——北京市遠郊區中學教師教育創新的瓶頸與突破
從“封閉”走向“開放”——北京市遠郊區中學教師教育創新的瓶頸與突破
不工作,爽飛了?
中學教師工作投入問卷的編制
擴展閱讀之職業倦怠
西藏中學教師職業認同現狀及其提升建議
精神科醫護人員職業倦怠相關分析
選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