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恩格斯的社會公平理論及其當代啟示

2016-05-30 07:53謝月
西江文藝 2016年6期
關鍵詞:社會公平恩格斯馬克思

謝月

【摘要】:中國在推進社會主義實踐過程中,需要堅持科學思想的指導,解決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上的諸多問題。社會公平,作為構架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保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主義建設水平的衡量標準。馬克思主義是指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科學理論,而馬克思、恩格斯的社會公平理論,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內容,對中國當代發展和社會主義建設都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馬克思;恩格斯;社會公平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社會的主體的人是“現實的人”,并且將物質生產實踐視為人類生存的“第一個歷史活動”。馬克思、恩格斯的社會公平理論是從物質生產實踐中抽象出的,對社會現實關系進行總結基礎上提出的,有利于社會和諧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科學指導理論。

一、社會公平概述

馬克思則指出“衡量什么算自然法權和什么不算法權,則是法本身最抽象的表現,即公平?!盵1]在馬克思的思想中將共評定為一種法權觀念,但是對社會公平的定義,恩格斯就明確指出了“對現存社會制度的不合理性和不公平,對‘理性化為無稽,幸福變成痛苦 的日益覺醒的認識,只是一種征兆,表示生產方法和交換形式已經不知不覺地發生了變化”[2]。

二、社會公平理論概述

馬克思恩格斯的社會公平理論是基于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以社會生產實踐為載體,是繼承前人關于社會公平理論的研究成果基礎上形成的,為社會實踐提供科學理論依據的理論思想內容。

1、思想基礎

馬克思、恩格斯的社會公平理論受到到了前人的公平正義思想的影響。德國古典哲學中指出的善良意志,即真正意義上的公平應該是自由意志,是無條件的絕對命令,直接影響了馬克思對于自由的重視。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將社會經濟活動進行了具體細致的分類,人類經濟活動分為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這種細致和深入地對社會經濟的了解和研究,為研究社會公平提供了理論基礎??障肷鐣髁x從實踐角度,對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公平做出了嚴厲的批判,指出私有制的存在是導致資本主義社會社會公平難以實現的重要原因。也指出了要按勞分配和按需分配的原則對社會勞動成果進行分配。這些理論成果和思想都是馬克思、恩格斯社會主義公平分配理論原則的重要來源和基礎。

2、理論內容

馬克思、恩格斯的社會公平理論明確地分成了五個部分。五個部分相互聯系,并且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社會公平理論。

(一)社會公平的屬性

馬克思、恩格斯用歷史的、發展的觀點看待社會公平,指出社會公平是歷史的、階級的,同時也是隨著社會物質實踐發展而發展的、相對的觀念。社會公平作為一種觀念,屬于社會意識范疇,是社會存在的真實反映,并且對社會存在具有一定的反作用。社會公平是在一定的社會形態里,帶有這個社會形態屬性色彩的相對的公平。是體現了統治階級意志的公平,與社會物質生產力水平相適應。

(二)社會公平的根源

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社會公平問題的根源不在于人的主觀觀念,而是根源于社會物質生產實踐。生產力水平發展的清涕下,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之間的矛盾運動,促成了社會不公平的產生。而且馬克思、恩格斯將公平作為人們的一種價值判斷,將公平歸屬于法權觀念和道德觀念中,是根源于物質生活實踐基礎上,對現實的經濟關系的反映。

(三)社會公平的標準

馬克思、恩格斯將社會公平歸屬于歷史范疇,所以社會公平是隨著社會發展而發展的,而衡量社會公平的標準也會因為在不同的歷史背景和社會形態環境中而體現出具體不同的內容。而能夠形成和作為社會公平的標準的內容不能是抽象的,而應當是具體的。社會公平的根本標準是是否適應生產方式發展方向。

(四)社會公平的目標

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真正實現社會公平需要生產力達到很高的水平,生產資料屬于社會全體成員的社會形態中,才會消除為了實現生產資料占有而產生的剝削與被剝削,才能消滅壓迫,實現人類社會真正意義上的公平與正義。馬克思、恩格斯通過《德意志意識形態》對理想社會做出了設想,他們指出,在共產主義社會里,所有人都不會有活動范圍受限,人的自由得到全面發展。

三、社會公平理論的當代啟示

馬克思、恩格斯的社會公平理論指出,無產階級通過消滅階級而實現社會公平。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實現了人民群眾當家作主,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由于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在實現社會公平的道路上還有很長一段探索的道路要求。而根據馬克思、恩格斯的社會公平理論中指出社會公平的實現道路,中國可以從教育上“對所有兒童實行公共的和免費的教育,取消現在這種形式的兒童的工廠勞動?!盵3]實現教育的普遍化;在城鄉發展中將把城市和農村生活的優點結合起來,避免二者的片面性和缺點?!盵4]實現城鄉的協調發展;在社會事業和社會保障方面通過法律和社會政策調節社會公平。通過通過對最為馬克思主義理論重要組成部分的社會公平理論的具體實踐,來實現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目標,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注釋: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1-212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1

[3]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86

[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86

參考文獻:

[1]陳輝,熊春文.社會公平:概念再辨析[J],探索,2011(4):164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1-212,741

[3]莫爾.烏托邦[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44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82

[5]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86

猜你喜歡
社會公平恩格斯馬克思
馬克思恩格斯青年時代詩歌創作再評價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色彩的堆積——邁克爾·托恩格斯作品欣賞
馬克思、恩格斯對中國的觀察與預見
基于訪談探討天津取消小升初擇??荚囍贫鹊暮侠硇耘c否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現
恩格斯服兵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