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關縣農村體育發展現狀調查研究

2016-05-30 09:45談泰里
西江文藝 2016年6期
關鍵詞:馬關縣農村體育現狀調查

談泰里

【摘要】:馬關縣位于云南省南部邊疆地區,與越南接壤,共有15個鄉鎮,由于各鄉鎮農村所處地域、經濟發展、經濟條件水平大致相同,因而在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和建設體育活動場地等方面都沒有太大的差異。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隨著和諧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由于至今學者們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農村體育研究相對滯后,所以我對馬關縣農村體育進行研究,調查分析馬關縣農村體育的開展現狀及影響因素,如:馬關縣農村體育存在著“地區經濟發展滯后,人民生活水平較低;資金投入不合理,體育基礎設施不足;宣傳力度不夠,健身意識落后;認識觀念落后,文化娛樂缺失健康觀念;時間分配不均勻”等問題,并進行綜合分析整合,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切實可行的發展對策:“強化政府職能,多方籌措資金;加強宣傳力度,培養健身意識;發展農村特色體育,改變單一化發展模式;培養農村體育骨干力量,帶動體育發展;強化學校體育,促進農村體育發展”等,來促進農村體育事業發展,提高農民的身體素質和生活質量。旨在促進農村體育科學、健康發展。

【關鍵詞】:馬關縣;農村體育;現狀調查;發展對策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本文以馬關縣的農村體育人口、體育經費的投入以及場地器材的建設情況為研究對象。(二)研究方法。1、文獻資料法:根據研究對象與任務,廣泛閱讀相關書籍,通過中國期刊網進行檢索、查閱各省有關農村體育發展和改革的資料,圖書館查閱大量相關資料,收集并進行整理。2、訪談法:訪問馬關縣體育局負責人關于農村體育在本縣的開展情況,了解場地設施和經費投入等方面的內容,并獲得資料,作為下一階段的研究依據。3、分析法:根據調查、訪談結果進行分析研究,提出馬關縣農村體育發展問題所在,提出相應的對策及建議。

二、討論與分析

(一)馬關縣農村體育發展現狀

1、體育場地設施

在馬關縣,由于資源配置的科學性以及公平性較差,使得最終呈現出的健身資源就是一些籃球場、乒乓球臺等簡單運動,甚至連運動場地都十分缺乏。據調查,該縣15鄉鎮687個行政村近30萬農業人口,場地設施甚少,人均占有量嚴重不足,而且90%的是籃球場乒乓球臺和所有的200米跑道田徑場都在鄉村中小學校,屬教育部門內部設施,平時并不對外開放。而目前這些體育場地設施中,不少因年久失修損毀嚴重,有的甚至已改變用途或廢棄。體育場地和設施數量少、質量差,無法滿足農村居民體育鍛煉和開展活動的需要。我國農村體育健身資源開發成為建設新農村的一項重要內容,加快了馬關縣農村體育的發展步伐,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進,有一部分地區農村為村民提供了至少一塊籃球場、一個乒乓球臺和一個集體活動室,具體數量和面積還視實際利用情況有所增加,很多舊的活動場地已經得到了改建、翻新等。

2、體育人口

據調查,部分鄉鎮每年組織在全鄉(鎮)范圍內有影響的體育活動平均不到一次,并且參加活動人數不到所在鄉鎮人口的3%,有的鄉鎮已沒有開展一定規模的體育活動。平時能夠聚在一起打打球,跑跑步的也就是鄉鎮政府所在地的企事業單位年輕職工。除中小學在校學生外,成年人中經常性參加體育鍛煉的人群比例僅占農村總人口的10%,并且開展的項目仍局限在傳統的“三球一河”即籃球、乒乓球、羽毛球和拔河以及部分少數民族項目。對于少數民族項目的開展僅僅局限于中老年人而且集中于民族傳統節日,很少有年輕一代參與(特別是吹彈民族樂器和民族舞蹈),只有少數年輕還能參與到打陀螺、苗族的倒爬竿等項目,由此可以看出,體育人口的數量呈萎縮趨勢,質量也在下降。

3、體育項目

中老年男性舉行民族傳統項目比賽,多以倒爬桿、打陀螺、吹彈民族樂器等;女性則跳起自己民族的傳統舞蹈。

盡管場地十分匱乏,但是在農耕季節,人們基本上都忙于耕作,場地都是空置,根本沒有人利用,一般情況下只有少數青少年在晚飯后能夠利用這些僅有的體育場地進行體育活動。據當地風俗,一部分農村到了傳統節日都祭神,為了表示對神的尊敬,都不動土(不做農活),在這樣的情況下,會有一部分中年人參與到籃球、乒乓球等一些需要一定場地才得以進行的體育運動項目當中,老年人由于不懂得這些項目的玩法和規則或由于身體狀況等原因基本都不參加,除了極少數人參與到不需要大量體力支撐的一些民族傳統項目,例如:吹彈樂器,對山歌,其他大部分老年人都閑著。過了傳統節日,大家都又回到繁重的農活當中,又無暇顧及到這些場地的利用,導致這些僅有的體育場地又無人問津。

4、體育組織

目前,在馬關縣境內,農村地區根本沒有體育組織或體育協會來對農村體育進行引導和指導,基本上都是自發性的自由活動。鄉鎮機構滯后,原有的文化站人員普遍不熟悉體育工作。加上鄉鎮文化站工作人員經常成為鄉鎮政府的“消防隊員”,崗位不穩定,抓體育的時間和精力無法保證,積極性更是大打折扣,群眾性體育組織基本上處于停滯狀態。

5、體育指導員

馬關縣農村雖然具有一定數量的社會體育指導員,但基本上都編制在教師隊伍,根本沒有時間來進行指導,相對于農村需參加體育活動和鍛煉身體的農民來說,這部分體育指導員如同杯水車薪,基本上起不到什么作用。上述情況表明農民體育組織程度底,指導能力不強,這些因素嚴重阻礙了農村體育工作的正常開展,勢必會制約農村體育的發展。

6、體育經費投入

加快農村體育工作的開展,對農村體育經費投入已經成為國家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當前,我國農村體育健身資源開發仍然以政府為主導,它主要由中央政府將經費直接以專項資金使用撥付給各省,各省再分配給下一級政府用于農村健身工程使用。農村體育工作發展仍然十分緩慢,城鄉區域之間發展極其不平衡,健身資源開發模式單一,健身資源結構不夠合理,尤其是農村體育健身資源的不足與農民健身多元化需求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

(二)存在問題與影響因素

1、地區經濟發展滯后,人民生活水平較低

由于馬關縣地處邊疆邊遠山區,氣候條件惡劣,交通欠發達,經濟作物種類單一,在農村大多沒有直接經濟來源,居民收入普遍偏低,人民生活水平較低。農村人口對于體育健身基本沒有概念,更不用說體育消費,對于農村體育場地設施的建設,雖然有一部分是群眾自發籌款,但并不是每家每戶都出,基本上都是以集體的形式籌款(每一個村民小組都有所謂的“公款”,屬于集體所有,收支對具體居民家庭沒有影響),更沒有體育消費之說,基本上都用于維持家庭生活或供養兒女上學。因此,經濟狀況是造成農村體育停止不前的重要因素之一。

2、資金投入不合理,體育基礎設施不足

當前,我國農村體育健身資源開發仍然以政府為主導,它主要由中央政府將經費直接以專項資金使用撥付給各省,各省再分配給下一級政府用于農村健身工程使用。這種資源開發模式過程較為煩瑣,資源配置的科學性以及公平性較差,加之下放到農村里,配置也不合理。以下是馬關縣農村體育場地建設和設備經費的主要來源:

3、宣傳力度不夠,健身意識落后

農村文化事業相對于城鎮比較落后,體育文化活動也隨之處于半癱瘓狀態,接收體育教育信息渠道單一,對于知名度較高的體育賽事都只是聽說過名稱,例如:NBA、CBA等大項賽事簡稱,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甚至還有一部分人群連奧運會的全稱都不知道,再如:2008年第29屆奧運會在北京召開,人們只知道是一件規模巨大的體育賽事,有很多體育項目比賽,籃球、足球等一些較常見的球類運動,至于田徑、體操、射擊等不常見的項目便一無所知,可見人們對體育的了解是少之又少,更不用說直接接觸到的體育競賽、體育娛樂等活動。

通過表2可以看出農村接收體育宣傳教育信息的渠道主要集中于最普遍的電視信息,接收渠道太單一,只有極少部分人可能通過除了電視其他的信息渠道了解和接收體育健身信息。這樣單一的信息接收渠道導致農民體育健身意識的難以形成和思想的落后。

4、認識觀念落后,文化娛樂缺失健康觀念

馬關縣農村由于長期受傳統文化思想的影響,加上教育、信息、交通等條件相對落后,農民的體育意識、健身觀念淡漠,對體育健身的愿望、需求較低,甚至農村中普遍存在“勞動等于身體鍛煉”、“無病即健康”的觀點,與當前倡導的“花錢買健康”的健康理念極不相稱。部分的農民都認為做農活就是鍛煉,有的農民甚至認為:勞動等同于體育活動,因而缺乏自覺投身和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即使有閑暇時間,也用“打牌、下棋”等傳統習慣休閑方式來打發;并且普遍視體育為“娃娃們”戲耍的蹦蹦跳跳。

5、時間分配不均勻

傳統農民生產生活導致勞動時間分布的極不均衡,也是導致農民“沒有時間,沒有精力”參與體育活動。有的農民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但是一天時間精力花費在農活上,更沒有精力進行鍛煉。對于經常進行生產勞動的人群,一定的余暇時間對他們來說是多么寶貴,他們覺得勞動已經使得他們身心疲憊,好不容易有時間,得好好利用來恢復體力,修養生息,等待接下來的其它農活,舍不得再用來進行體育鍛煉。健身意識較為落后的人群就更不用說了,經過長時間的生產勞動,有時間也花到一些無聊的事情之上。這也成為阻礙農村體育正常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馬關縣農村體育發展相應對策

(一)強化政府職能,多方籌措資金

1、提高政府指導職能

如上所述,體育資金投入的不合理已經成為阻礙馬關縣農村體育長足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政府應該提高對馬關縣農村體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應把農村體育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整體規劃,納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內容。利用當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有力時機,在每個村民委員會都成立一個農村體育協會,加強對農村體育的引導,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派駐專職人員進行專業管理或指導,在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要充分利用當地中小學校的體育教師,適時對當地農村體育進行指導,政府在制定馬關縣農村體育工作計劃時既要有長遠規劃,又要有階段性發展指標,要把農民體育活動的開展績效變為政府業績的考核內容之一。從政策上加強對農村體育活動的引導,從而促進農村體育不斷向前發展。

2、多渠道籌措資金

一是縣級財政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增加農村體育經費的投入,加強農村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村開展體育運動提供必要的條件;二是鄉(鎮)政府要將每年的農村體育事業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并逐年有所增加;三是要拓寬經費籌措渠道,各地可因地制宜出臺一些優惠政策,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私營企業主積極參與公共體育設施的投資和建設;四是建議將體育彩票公益基金按一定比例用于農村體育事業,把全民健身的重點放在農村,幫助農村改善體育場地和設施。

3、加強宣傳力度,創新體育發展模式

(1)加強宣傳力度,培養健身意識

觀念的落后,意識的淡薄是馬關縣農村體育得不到長足發展的又一原因之一,所以農村政府應利用節日、集市及新聞媒體,不失時機地廣泛宣傳體育強身健體、休閑、娛樂、促進人際交往等方面的作用,特別是健身意識,要使人們從根本上認識到體育健身對身體健康和生活方式的轉變以及體育健身與生產勞動不同之所在,促使農民逐漸樹立科學的健康觀,逐步形成科學、文明、健康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進而提高農村人民的健身意識和生活水平。

(2)發展農村特色體育,改變單一化發展模式

馬關縣農村體育要深入發展,必須做好“農”字文章,樹立特色觀念,不斷研究鄉情、分析鄉情,推廣更多富有濃郁本土文化氣息,集區域性、民族性、傳統性、健身性于一體,植根于百姓、易于開展、易于推廣的新型特色大眾健身項目。加強農村學校體育建設,培養農村體育的主體力量。

(3)培養農村體育骨干力量,帶動體育發展

因地制宜,對當地農村體育進行引導和指導,發展打工回家青年帶動力,結合中小學就讀生運動積極性,營造最廣泛的運動氛圍,帶動老人、婦女等少運動人群;另外,以鄉政府或村民委為主導力,組織節日運動、紀念日運動、相鄰比賽的多種形式,形成以政府為主導、結合個體組織為輔的運動氛圍,促進馬關縣農村體育又快又好的發展。

(4)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地方體育發展

對學校體育教學內容進行大膽改革,除開設常規的田徑、大球類課外,還要結合農村的特點開設一些對場地、器材要求不高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項目,如拔河、秧歌、跳繩、踢毽子、民族游戲等,以適應學生畢業進入社會后進行鍛煉。另一方面,提倡體育人才、場地器材等資源共享,實現村校聯合,使農村現有資源充分發揮作用。

現階段,在農村體育資源非常匱乏的情況下,利用好農村學校師資和場地對推動農村體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結 論

經對馬關縣農村體育研究分析及與國家農村體育發展滯后原有的對比發現:馬關縣農村體育發展滯后的原因主要是經濟投入不合理、體育發展模式單一、農民體育觀念落后。當前,馬關縣農村體育若想進一步發展,必須對癥下藥,著力解決相關問題,必須從強化政府指導職能、多方籌資資金、加強宣傳力度入手,實事求是,穩步進行,才能使馬關縣農村體育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科學、健康、長足的發展。農村體育是群眾體育的基礎部分,農村體育開展得好壞直接影響著群眾體育的發展、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農村體育的開展只依靠政府的投入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多方面的協助,大到地方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小到家庭、個人、都應該為農村體育的開展盡一份力量,建設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村體育。農村體育本質上是一種文化建設,農村體育是落實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載體。農村體育文化建設是由農民共同創造的,體現著該地區物質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建設,它對該地區農民身心健康,豐富農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有著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馬關縣體育局文獻資料;2010年.

[2]裴玉霞.新農村體育發展的影響因素和對策分析[J].2007年.

[3]張瑛.淺談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現狀及對策[C].2009:第08卷,82—84.

[4]陳仁偉. 我國欠發達地區農村體育活動調查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04).

猜你喜歡
馬關縣農村體育現狀調查
馬關縣香蕉枯萎病的發生與防治對策思考
淺談馬關縣獸藥監管存在問題與對策
農民體育場地需求特征與影響因素研究
淺談農村體育教學現狀及改進措施
農村體育公共產品有效供給問題研究
云南省民族地區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現狀調查研究
構建鞍山市社會主義新農村體育服務體系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