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互聯網金融發展對中央銀行業務影響

2016-05-30 11:54許婉婷張越婷
西江文藝 2016年6期
關鍵詞:中央銀行互聯網金融挑戰

許婉婷 張越婷

【摘要】: 在這個大數據時代,互聯網金融業務規模不斷擴大,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人群的關注。而互聯網思維對央行業務具有啟發性作用,使央行業務得到進一步發展。然而,互聯網給中央銀行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對中央銀行的監察、貨幣政策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沖擊。本文針對互聯網金融發展對中央銀行利弊兩方面進行討論,最后為中央銀行發展提供一定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中央銀行;挑戰

一、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

互聯網金融是指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思維相結合的新興領域。在2014年互聯網金融進入發展高峰期,由此衍生了第三方支付、在線理財產品銷售、信用評價審核、金融中介等模式。手機用戶端支付寶、阿里小貸等APP都充分體現了互聯網金融的靈活多樣,滿足了多種社會需求。

互聯網金融相比于傳統金融成本低、效率高、范圍廣,如網上銀行能減少大量在傳統銀行排隊的時間,阿里小貸能很好地幫助當前小微型企業融資難問題。也就是說,在操作與運行上,互聯網金融相對于傳統金融具有絕對優勢,在業務范圍方面可以覆蓋傳統金融不能涉及的領域,有能很好地解決傳統金融不能涉足的地方。因此,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二、中央銀行業務變化

互聯網融資交易一直游離于金融統計之外,給社會融資總量調控帶來困難,中央銀行對此十分重視。2015年12月初,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在參加論壇發言時表示,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與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籌建工作組聯合開展工作,共同研究制定互聯網金融統計標準和統計制度,共同規劃和建設高起點的互聯網金融統計分析監測大數據系統。表明人民銀行已將互聯網金融統計納入金融業綜合統計體系,互聯網金融將不再游離于統計之外?;ヂ摼W金融的規范化也意味著中央銀行的監管業務發生一定的變化,同時其資產負債變化將進入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即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業務也將有所擴展。伴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中央銀行業務也不斷發展,是中央銀行的一個機遇。

三、互聯網金融給中央銀行帶來的挑戰

(一)存款準備金

為了保護存款人的利益和銀行業以至于整個金融業的穩定,中央銀行集中提取一定的法定存款準備金,在銀行面臨流動性困難時集中給予必要的貸款,充當最后的貸款人。由于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貨幣和資本市場都日益成熟和進步。越來越多的非存款金融機構開始出現,而這些機構的出現直接沖擊了銀行在金融市場中的地位。資金開始向這些非金融機構流動和集聚,并且其流動可以完全不受存款準備金的約束,因而商業銀行在作為貨幣政策導體的作用被嚴重削弱。面對不同的經濟形勢,中央銀行需要對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進行必要的調整,但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到銀行準備金作用的越來越小,貨幣的創造功能也越來越小,這對中央銀行調控經濟功能無疑是一大挑戰。

(二)再貼現

中央銀行通過再貼現業務對商業銀行以及其它商業機構的放款。而貼現率的高低影響影響商業銀行對中央銀行的借款額,在傳統的金融工具中,這些金融金融機構對中央銀行的依賴程度很大。而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金融市場的融資渠道不斷增多,當商當業銀行和其它金融機構出現資金不足的現象時,由于考慮到交易成本等問題,選擇通過向中央銀行再貼現方式的商業銀行和其它金融機構就有所減少。它們會更多地選擇交易成本低、操作方便迅捷的其它融資渠道,像阿里巴巴的余額寶就很受歡迎。因此,如果中央銀行想通過調節再貼現率來影響商業銀行和其它金融機構的貨幣量,從而影響流通中的貨幣供給量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這對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效果也帶來了一定沖擊。

(三)支付清算服務

我們隨意拿出手機幾乎都可以看到支付寶等軟件,在現代社會中,大家越來越傾向于與通過支付寶進行支付。也就是說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為資源配置提供了更高效率的支付手段,使得經濟、金融、消費活動變得更為快捷。相比于一般的商業銀行,人們更愿意將錢放在余額寶、阿里錢包等隨時用于網上支付。這對商業銀行的支付清算業務具有一定的擠出效應,同時互聯網金融等進步使商業銀行可以充分地預測支付流,從而它們在中央銀行的結算帳戶或是對中央銀行結算余額的需求都近似為零這對中央銀行集中處理支付清算業務也有一定的取代作用。

四、中央銀行業務性質穩定

在互聯網金融時代,在不具備完整監管制度下,互聯網金融開始野蠻生長,各種問題和各種觀點也紛至沓來。市場同質競爭、無序競爭、違規經營問題增多,P2P平臺倒閉頻發,部分第三方支付機構牌照被注銷,中央銀行政策效率受損等等,未來如何發展引人深思。

可能有人會認為互聯網金融的沖擊會嚴重影響甚至取代中央銀行業務,但其實這種擔心是多余的。在莫頓的金融功能論中提到:金融功能比金融機構更穩定。對于中央銀行業務也是類似的,可能中央銀行業務的形式會發生變化,但業務性質不會變化,更不能被輕易取代。

一方面,互聯網金融引發巨大變革但并沒有改變金融的本質。金融的根本要求是優化社會資金配置,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無論互聯網金融業態怎樣層出不窮,運用了多少先進科技,都不能脫離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另一方面,在經濟體系運轉中為經濟發展創造貨幣,為經濟穩定提供保障,在對外經濟關系上是代表國家對外聯系的重要樞紐,同時也是宏觀調控的重要職能。在這些部門,互聯網金融不是可以肆意取代的,中央銀行可以改變處理業務的形式,可以擴大業務職能,但業務性質是相對穩定的。

五、促進傳統金融與互聯網相融合

互聯網金融發展已成為不可扭轉之勢,中央銀行作為金融神經中樞面對如此多的挑戰,應不斷適應在互聯網生態系統下的生存,應采取審慎包容的態度,促進傳統金融與互聯網相融合。促使自身業務的創新,站在互聯網的高度來發揮發行的銀行、銀行的銀行、政府的銀行的質職能。

參考文獻:

[1]董榮, 蘇文舉. 淺議互聯網金融給中央銀行帶來的挑戰[J]. 財稅金融, 2013, (19): 93-94.

[2]鐘會根. 互聯網金融對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影響與應對[J]. 金融經濟, 2014, (9): 125-126.

[3]李紅坤. 互聯網金融對我國宏觀經濟的沖擊效應及應對策略研究[J]. 山東財經大學學報, 2015, 27(4): 15-23.

[4]李朝陽. 互聯網金融對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影響與應對[J]. 金融視線, 2015, (7): 190-191.

[5]韓留卿. 電子貨幣對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影響研究[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4, 22(5): 30-34.

猜你喜歡
中央銀行互聯網金融挑戰
從紙幣到虛擬貨幣的轉變將增強中央銀行的力量
對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的思考
理解現代中央銀行制度
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分析與管理
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分析
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的影響
第52Q 邁向新挑戰
外匯儲備變動對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