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分與才華

2016-05-30 02:43趙彤
西江文藝 2016年6期
關鍵詞:趙翼性靈

趙彤

【摘要】:趙翼所堅持的“性靈說”十分客觀理性,這在前人已有備述今不贅敘。這種詩歌理論在《甌北詩話》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很有趣的是,能入趙翼“法眼”的詩人即便是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弊病,但都是近乎“天才”的類型。

【關鍵詞】:趙翼;甌北詩話;性靈

“……情非文也。性情可以為詩,而非詩也?!盵1]趙翼所欣賞的所謂“性靈”與公安派所謂的“性靈”說有很大的差別,后者過于強調“性情”,認為只要是真性情的表露,人人都可以是詩人,無所謂才與不才[2]。而趙翼的“性靈”觀點則不同,他所欣賞的“性靈”之詩人,可以是天生麗質,也可以是后天積累之后的靈感迸發,即所謂“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對于這些“天才”,趙翼并沒有盲目崇拜,而是從客觀角度冷靜欣賞其過人之處,對缺陷弊病也毫不留情地批評,行文流水,字字珠璣,看得人心大快。他將好詩句的創作分為兩種情況,實際上都與才學密不可分。

一、天生麗質

有些人生來便對于某一方面技能比他人更擅長更有悟性,這是“性靈”所致,而通過運用才智發揚自己優長才能夠將其發揮極致。在趙翼看來,李白則是這一類型的典范。李白詩集中收錄的古詩比律詩數量較多,而經典之處更出于樂府。對此,趙翼論其“才氣豪邁,全以神運,自不屑束縛于格律對偶,與雕繪者爭長?!盵3]由此可見,李白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而為之,能夠遵循自己創作規律而發揚優長,并不刻意追求不在意之工事,這既是一種有關自我才華認知的“性靈”,亦是對人生價值取向的“性靈”之體現。

……若論其沉刻,則不如杜;雄鷙,亦不如韓。然以杜、韓與之比較,一則用力而不免痕跡,一則不用力而觸手生春:此仙與人之別也。(《甌北詩話》卷一李青蓮詩)

李白性情當中便有求仙修道之風,這使得其詩歌也仙風道骨具有靈氣起來,這種自然性情融入到文風中是極難以模仿的,因而造就了李白的不同,這就造成了有心與無心兩種境界。韓愈作詩總有“求勝”之心態[4],因而煉字煉句、詩句拗求,是為有心,但功力過于苦;而詩人如蘇軾,“其絕人處,在乎議論英爽,筆鋒精銳,舉重若輕,讀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5],此為無心之“天才”也,屬于“才分之高,不在功力之苦也”[6]。這也體現出“性靈”對于一個人詩作的影響,并不強求其字句而實為靈動,正如書中所說,

然坡詩實不以鍛煉為工;其妙處在乎心底空明,自然流出,一似全不著力,而自然沁入心脾。此其獨絕也。(《甌北詩話》卷五蘇東坡詩)

此為“性靈”之體現一也。

二、學富筆靈

在趙翼的評斷中,幾位詩人的詩歌都體現出他們各自某方面的“性靈”。當他談到杜甫的詩歌時,以杜甫之造詣舉例,既沒有偏執地否認才學深厚對詩歌創作的巨大影響,又通過點評后人對于杜甫的評論,提出杜甫的詩歌貴為詩史,并非“全乎學力”所造就,而是既要有深厚的學識底蘊,又要有足夠的“思力”,性靈所至,才能夠做到“深人無淺語”,亦為“天才”之一種。另外,在評點中趙翼還提及杜甫之不可及的“天才”之處:“借微之序杜集云,詞氣豪邁而風調清深,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窺其藩籬,況堂奧乎!”[7]這客觀說明了,與李白的天生麗質而不求工進相比,杜甫既可以語出驚人,又能夠保證詩的對工律切,才思二者皆不可無。以上趙翼關于“天才”的評論,平衡了“學力”與“性靈”的關系。

《甌北詩話》中提到,雖然詩是用來寫性情抒己懷的,本來不用拘束于名著經典,但是古來之事已經形成眾所周知的典故,而當詩人想寫詩抒懷時,可以引經據典借古詠今以盡表其意,使得讀者更加心領神會,因而這種文化傳承要求后人用心于典籍。同是“性靈”得道之人,在才學上的底蘊不同,則詩歌亦有不同。

吳梅村好用書卷,而引用不當,往往意為詞累。初白好議論,而專用白描,則宜短節促調……乃古詩動千百言,而無典故驅駕,便似單薄。(《甌北詩話》卷九吳梅村詩)

雖然詩人可以天生借助“性靈”之力作輕巧之詩,但亦不可缺少文學底蘊,以達到“學富筆靈”之效果,這種現象也體現了所謂“有書無書之異,了然可見矣”[8]。

被趙翼直接大贊其“學富筆靈”的詩人是蘇軾。在論及蘇詩《答葉致遠》等,他給予如此褒獎:此等詩雖非坡公著意之作,然自然湊泊,觸手生春,亦見其學之富而筆之靈也。[9]當讀及對蘇軾的評論時,多次感嘆于其天人異象。

坡公熟于莊、列諸子及漢、魏、晉、唐諸史,故隨所遇,輒有典故以供其援引,此非臨時檢書者所能辦也。(《甌北詩話》卷五蘇東坡詩)

不僅是作詩文為是,趙翼更舉出多個蘇東坡日常生活中與別人對話博弈時,自然而然道出哲理之言的例子。如果不是博覽群書、記憶超凡,并且能夠將典故信手拈來、為己所用,怎么可能做到如此恰如其分、左右逢源。趙翼一邊敘述其軼事一邊感嘆道:想見坡公讀書,真有過目不忘之資,安得不嘆為天人也。[10]

此為“性靈”之體現二也。

三、全才偏才

《甌北詩話》中趙翼對于每位入選詩人的評價都十分中肯客觀,優長與短缺之處各個洞明擊破,這在前人研究中多被認為這是趙翼表達反對當時厚古薄今之風,而更推崇“愛古仍須不薄今”的思想[11]。而這種思想也直接影響到他對各位詩人個人才能的評斷,他的筆下,幾乎沒有全才的出現,都或多或少有些不盡如人意處,客觀來講都是偏才。比如對于蘇東坡,他高度贊揚其天生的瀟灑聰慧、學識淵博,但對于其煉句以及口無遮攔等缺點卻一語道破不留情面。他評論蘇軾煉句,“坡詩放筆快意,一瀉千里,不甚鍛煉?!盵12]舉寫塔寺的詩歌的例子時,以杜少陵之《登慈恩寺塔》與蘇東坡的《真興寺閣》對比,前者可以用十個字盡達其意并且宏偉大氣,而蘇軾用了二十字也只是進行了一番普通描繪,放之其他塔寺都可的水平,這就是煉與不煉之異一也。又舉韓愈與蘇軾對比:

昌黎好用險韻,以盡其鍛煉;東坡則不擇韻,而但抒其意之所欲言。放翁古詩好用儷句,以炫其絢爛;東坡則行墨間多單行,而不屑于對屬?!斯滩欧指饔胁煌?,不能兼長也。(《甌北詩話》卷五蘇東坡詩)

此乃煉與不煉之異二也。除此之外,趙翼又將黃山谷詩和蘇東坡詩對比,舉例說明黃山谷多引經據典,“黃山谷則書卷比坡更多數倍,幾于無一字無來歷”,但蘇東坡則過于瀟灑不羈并不在乎這些。因此蘇詩較黃詩少寫經典之深意,而黃詩禁錮于典故無法自拔舒展。這都體現出了每個人一方面的偏才之處。

注釋:

[1]錢鐘書.《談藝錄》[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107.

[2]梁結玲.《趙翼的才性論》[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10第五期.

[3]趙翼.《甌北詩話》[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4.

[4]趙翼.《甌北詩話》[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29.

[5]趙翼.《甌北詩話》[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56.

[6]趙翼.《甌北詩話》[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57.

[7]趙翼.《甌北詩話》[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20.

[8]趙翼.《甌北詩話》[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160.

[9]趙翼.《甌北詩話》[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58.

[10]趙翼.《甌北詩話》[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58.

[11]李鵬.《讓當代成為經典——從<甌北詩話>成書過程看趙翼的詩歌史觀》[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2003年第四期.

[12]趙翼.《甌北詩話》[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62.

參考文獻:

[1]趙翼.甌北詩話[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

[2]錢鐘書.談藝錄[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

[4]梁結玲.《趙翼的才性論》[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10第五期.

[5]李鵬.《讓當代成為經典——從<甌北詩話>成書過程看趙翼的詩歌史觀》[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2003年第四期.

猜你喜歡
趙翼性靈
博雅文學社:抒性靈之真情,寫人生之華章
近四十年趙翼史學研究述評
雜說書家之性靈
新性靈主義及其對中西詩學的會通
趙翼論吳梅村
趙翼“頌清”與“刺清”再認識
趙翼“頌清”與“刺清”再認識
乾嘉學者《元史》研究所體現的史學思想
關注性情 求新求變——淺論袁枚的“性靈說”
趙翼詩論的唯新傾向及與性靈派的離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