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閱讀習慣淺議

2016-05-30 09:56李佳玉
雜文月刊(學術版) 2016年2期
關鍵詞:閱讀現狀閱讀習慣閱讀能力

李佳玉

摘 要:本文簡要論述了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閱讀習慣,旨在讓學生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擁有自己獨特的個性思維方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個扎實的基礎。

關鍵詞:閱讀現狀;閱讀能力;閱讀習慣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會學習,首先要學會閱讀,一個閱讀能力不好的學生,就是一個潛在的“差生”。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和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閱讀習慣呢?

一、數學閱讀的現狀與分析

現狀:數學課上,當學生做完作業離下課還有一段時間,老師提出:先做完作業的同學自己看一會兒書,此時98%的學生都拿出的是《小哥白尼》、《我們愛科學》等一系列的讀物,只有極個別孩子會主動看一些數學方面的資料。老師又提出:能不能看一些數學方面的書。學生沒法,只好拿出數學類書閱讀,但有一部分孩子雖然把數學報放面前,但眼睛看著別的讀物,還有的學生也無心讀,只是快速地翻閱,至于看懂了什么,他自己也說不上來。

分析:數學讀物具有枯燥、抽象、復雜等數學屬性,確實沒有別的讀物來得那么吸引孩子,它缺乏動人的故事情節,鮮艷的色彩,也沒有人物的內心世界,學生自然不會積極地投入數學閱讀。

這些現狀說明小學生自主學習、探索學習的能力弱,許多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性過強,學法呆板,導致了數學基礎差,害怕學數學的惡性結果。調查、分析、追述根源就是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弱,可見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而良好的數學閱讀習慣是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的前提和保障。

二、激發學生的數學閱讀興趣

1.開展“數學閱讀沙龍”,營造閱讀氛圍

良好的閱讀氛圍是培養習慣的基礎。為了營造氛圍,教師可以開展“數學閱讀沙龍”,規定每周某段時間專門進行數學閱讀,讓學生帶一些好的數學讀本、數學雜志(如:學習指導報、小學數學報)到學校,和其他同學交換閱讀,并交流讀書心得。如介紹一道新穎題;介紹一種解題的好方法;講述一位數學家的感人故事……漸漸地,學生們的閱讀興趣提高了,上數學課的熱情高漲了,知識面也拓寬了。

2.充分利用課外數學閱讀材料

課外閱讀材料是指附于教材之后的數學小史料以及數學小知識等.這些材料主要是針對教材中的重要數學概念的背景介紹、知識延伸和實際應用。材料中往往包含豐富的數學思想、數學方法和解題技巧。如新教材中,學習完負數后,教材就有“你知道嗎?”的內容,介紹了《九章算術》中記載的,我國古代使用負數的情況。還有學習了時、分、秒后,教材介紹了“在古代,我們的祖先就用一種滴水的器具來計時,名叫沙漏”。一方面介紹一種古代計時工具,同時還滲透了思想品德教育,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3.激勵的評價語言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教師的教學言行將對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的學習產生很大的影響。一些引導性的或富有激勵的評價語言將顯著地提高學生數學閱讀的積極性。如:(1)你讀得真仔細?。?)你懂得的數學知識可真多?。?)通過閱讀,你發現了這么多的規律?。?)再仔細閱讀,從下往上看,你還能發現什么呢?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閱讀習慣

1、閱讀的自覺習慣。

要培養學生閱讀的自覺性,首先要讓學生從思想上意識到數學閱讀的重要性。設置思維陷阱在教學中起到了特定的作用,通過設置思維“陷阱”,激發學生去探究、思考、辨析、比較、發現錯誤、進而修正錯誤,最終獲得比正面的直接的學得更牢固的真知。

深刻體會到了數學閱讀的重要性,就應該讓數學閱讀逐漸成為學生的一種自覺行為,因為數學閱讀無處不在,時刻需要數學閱讀。數學學習遇到問題時,不應急于動筆開始解答問題,而是自覺地閱讀,靜下心來,仔細地閱讀問題,在大腦里理解、分析問題,理清思路后,才開始解答問題。于是剛開始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動筆解題前兩分鐘,仔細閱讀,然后說說你通過閱讀,你了解到了那些信息,你打算如何解答。逐步形成自覺的數學閱讀習慣。自覺地閱讀習慣一旦養成,將會大大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速度和正確率,同時必將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2.閱讀的動口習慣。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边@句話也同樣適用于數學學習,特別是一些概念定義的學習,動口閱讀可以大大提高閱讀的準確性。在閱讀時重點注意概念定義中的關鍵字,可提高聲音讀,以此來引起學生自己的注意,刺激的記憶系統,加深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

如:在教學揭示出小數的性質后,讓學生讀一讀小數的性質的內容,然后問學生,應該注意哪幾個重點詞語?并讓學生舉例說明為什么?學生自己會自覺注意到這一性質中的兩個重點關鍵詞:“小數”、“末尾”。學生加強理解是在小數的末尾(而不是整數的末尾,也不是小數的中間),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才不變。此后,學生在閱讀這一內容時,就會重點有意的讀出這個關鍵字,加深了對小數性質的理解,使知識內化。

3.閱讀的動腦習慣。

動腦習慣是數學閱讀時極其重要的習慣,積極動腦貫穿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思考是對輸入大腦的閱讀文字信息的識別與加工。閱讀中必有思考,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導學提綱或閱讀思考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這樣學生就會有目的地完成閱讀。

如:有位老師在教學《認識比》時,在揭示了比的意義后,教師讓學生自己閱讀教材的內容,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稱,以及比和分數、除法的關系。給了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閱讀完了以后,教師先讓學生自己說說通過閱讀,你知道了比的哪些知識?等學生說完后,教師又提出幾個問題來反問學生:通過閱讀,你認為比和除法、分數又什么關系呢?你是怎樣理解的?把你理解的內容和同座位交流。引導學生不斷地思考,從而讓學生自己在閱讀思考中掌握知識點,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

葉圣陶說過:“教是為了不教?!币箶祵W素質教育目標得到落實,使學生最終能獨立自主地學習,就必須重視數學閱讀。在小學階段教師從數學閱讀習慣的培養抓起,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最優的閱讀習慣,擁有自己獨特的個性思維方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個扎實的基礎。

猜你喜歡
閱讀現狀閱讀習慣閱讀能力
淺析農村中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
淺談語文閱讀的教學方法
電子書來襲大學生紙質閱讀現狀的研究
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培養一年級孩子愛上閱讀的方法與策略
初中學生讀書類課程開發思路
如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理工科研究生閱讀現狀的調查研究
試析提高二外日語閱讀能力之對策
分層導學有效提高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