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如何提升中學美術課堂教學有效性

2016-06-21 09:52胡麗芳
大觀 2016年5期
關鍵詞:中學美術有效性課堂教學

胡麗芳

摘要:作為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之一,美術教學擔負著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提升學生美術素養以及不斷改變美術教學現狀,增強學生藝術水平的重要任務。以下,本文就針對中學美術課堂教學的一些現狀,對如何提升中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分析探討,希望為進一步實現中學美術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提供參考作用。

關鍵詞:中學美術;課堂教學;有效性

知識經濟快速發展,在這種形勢之下,中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逐漸落后于學生學習能力以及學習目標要求。因此,創新中學美術課堂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模式,對于提升中學美術課堂教學有效性有著重要的意義。中學階段作為學生思維創新能力開發與培養的關鍵時期,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都應重點關注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為學生學習與生活提供良好環境。在中學美術課堂教學中,需要從教學資源以及師資力量、教學方式等方面對學生學習與能力進行加強。

一、中學美術課堂教學現狀

(一)師資力量不足

當前,在中學美術教師配置中,許多美術教師并不是從師范學校畢業,這一類教師大多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以及較強的繪畫能力,但是由于沒有受到系統的教育理論知識學習,在教學經驗、教學技巧上存在一些不足,具體表現在無法將自己所具備的能力向學生進行傳授,或者在授課中難以抓住教學重點,久而久之 ,學生在美術課堂中感覺無法跟進課程內容,無法深入理解,課堂效率自然難以得到提升。

(二)教學方式落后

現階段初中美術課堂教學方式主要分為以下兩種:第一種 ,灌輸式教學法。即在美術課堂教學中,依照語文、數學等基礎學科的傳統教學方式,片面的關注將理論知識向學生傳授,忽略了學生的參與者地位。第二種,不間斷的繪畫練習法。即在美術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課堂時間里不斷的進行繪畫,以實現其繪畫能力的提升,而忽略了對繪畫技巧與知識的指導。這兩種方式的實踐極易導致學生反感情緒,教學質量與學生繪畫水平也難以得到提升。

(三)落后的評價方式

許多學校仍然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在考核評價方式上,片面關注于學生考試的成績,而忽略了學生課堂表現以及學習能力等綜合因素的分析。一些學校在各學科的評價上也存在標準不統一現象,對于語文、數學等基礎學科教學評價系統更完善,而美術學科相對較差。此外,少數教師與學生不能嚴格遵守課堂教學評價,在認識上存在一定偏差等,這些因素的存在,都影響了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如何提升中學美術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提升教師素質,進行角色轉變

作為中學美術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與參與者,中學美術教師自身美術專業素養以及教學能力等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好壞。因此,要提升初中美術教學有效性,首先,要對教師自身素質與能力進行不斷提升。作為美術教師,要意識到自身職業素養、教學水平對于學生美術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重要作用,通過不斷提升自身教學能力、創新教學方式等,以創新的思維開展美術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美術學習興趣,并以嶄新的思維與視角參與進美術課堂教學中來。教師創新思維在潛移默化之下,也能影響到學生創新能力,因此,教師要正確認識自身的引導者身份,通過平等、欣賞的角度,幫助學生開展美術學習與創作,激發學生自主精神。例如在《藝術表現的深層意蘊和審美價值》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在美術課堂提供如《晚鐘》等與教學相關的優秀美術作品,帶領學生共同欣賞,交流對作品的藝術特點,啟發學生欣賞與感悟,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興趣得到增加,學習效果也更顯著。同時對于構建教學相長的教學氛圍,師生之間的良好溝通也同樣有著積極的作用。

(二)創新教學方式,充分借助多媒體開展美術教學

中學美術教學中,欣賞教學如何開展一直是美術教師面臨的教學問題。欣賞教學相對于其它美術課程教學來說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同時也需要教師進行大量的資料收集以及信息儲備。在多媒體技術沒有得到廣泛應用前,美術欣賞教學通常會耗費美術教師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且搜集資料的過程較長,效果不理想。多媒體技術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則極大的改善了這一現狀。首先,多媒體技術可以幫助教師更快速齊全的搜集如圖片、影視作品等美術資料,為美術教學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基礎。與此同時,在欣賞課程開展中,通過多媒體技術對圖片、影像的表現,使課堂教學更生動、直觀,在增加學生求知欲與學習興趣同時,也改善了教學氛圍,活躍了課堂氣氛。其次,多媒體教學手段使美術欣賞課程教學效率得到提升。例如在對建筑作品的欣賞中,將靜態的建筑以動態的效果展現出來,通過動畫技術表現可以使學生直觀感受到視覺的沖擊。除此之外,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打破了學生的思維定式,有利于學生自主、自由創作精神的培養,促進其全面發展。例如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學中,借助多媒體技術對生活中的事物進行展現,學生的欣賞與創作將更富有生活氣息與人文精神。

(三)建立合理評價機制

評價機制是否科學合理,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改善美術教學效果的重要動力。因此,作為學校,要保證評價體系的全面系統,以及可行性與結果公平性。作為教師,在對中學生美術成績進行評價時,要綜合考慮學生的美術能力以及學習過程等多種因素。包括美術作品的創新性、獨特性,學習過程的態度以及進步程度等,在評價語言上,要以激勵性的語言為主,并根據不同中學生的性別、能力、個性特點采取不同評價標準,為學生制訂符合其自身發展的評價方案。除此之外,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自己的美術作品進行積極展示,教師自我評價、互評等方式的結合,使學生收獲鼓勵、獲得自信。其次,在中學美術教學評價中,還要關注學生學習興趣、創新思維的激發,關注學生鑒賞能力、創造能力的培養、擴展學生觀察能力、發現能力,在強調繪畫技巧訓練同時,豐富學生繪畫風格,在充分尊重與釋放中學生創造天性基礎上,激發學生各方面能力,促使教學效率得到提升。

三、結語

中學美術課堂作為學生審美意識、繪畫能力、審美能力等一系列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學科,其教學效率的提升應當得到廣大教學工作者重視與不斷實踐探索。因此,作為中學美術教師,要勇于打破傳統局限,創新教學觀念,提升教學質量,優化教學方式,為實現中學美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李萍.中學美術教學活動中多媒體的應用分析[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2)

[2]王朱瑩.美洲中學美術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素質[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12)

[3]段鳴一.提高中學美術賞析課教學措施的探討[J].讀寫算(教研版),2015,(09)

猜你喜歡
中學美術有效性課堂教學
班級家長會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閱讀不能忽視“小心求證”——關于論據的有效性探討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靠近“最近發展區”,增強教學有效性
情感豐富的美術教育
淺談中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因材施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