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情境教學對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的啟示

2016-06-21 15:52趙蕾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年11期
關鍵詞:詞匯小學英語

趙蕾

【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習英語的入門階段,我們的教學應當根據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高度重視入門時的單詞教學,要認真深入地研究科學的學習方法、教學方法和記憶方法,采用構建語言環境的方式,讓單詞學習變得生動、活潑、形象、直觀。

【關鍵詞】詞匯 語言情境 小學英語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1-0185-02

一、問題提出:詞匯學習的方法概述

英語相較于可以自由創設的一般知識,是一種必須依靠情境的語言。一旦脫離既有語言環境,語言就難以恰當地表述,更毋論發揮其溝通交流的本質作用。而詞匯作為語言的建筑材料和生命,是理解和表達語言的基礎。著名語言學家威爾金斯(D.A.Wilkins)就曾強調,沒有語法只能傳遞很少的信息,沒有詞匯則什么也無法傳達??梢?,詞匯于語言交際和思想交流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說,詞匯教學是語言學習成敗的關鍵。從實踐來看,中小學英語教學多年探索、改革一直強調的將語言環境貫穿于英語教學中,引導學生在適當的語言情景和適當的交際情境中準確地適用詞匯、組織語言。這也就是通俗所稱的實現英語教學過程交際化,在此過程中,詞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現今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片面追求“聽說領先”原則,忽略詞匯教學;只重視語法規則的落實,而忽視詞匯的積累。在學生學的方面,詞匯學習方法單一、死記硬背單詞等現象普遍存在。但是詞匯學習本身是較為枯燥、乏味的,對于小學生而言尤甚。相較于初學英語時的興趣滿滿,隨著時間的推移,在詞匯量不斷增加、難度階梯性上漲的情況下,小學生的記憶力、理解力都將遭受很大挑戰,也就必然帶來他們新鮮勁和熱情的逐步喪失,甚至會對整個英語學習產生抵觸心理。①于是問題呼之欲出,語言的學習必然要掌握一定量的詞匯,而詞匯的單純記憶卻與小學生的天性相悖,此時教師教學中應該怎樣恰當處理這一矛盾組合?筆者認為,教師應針對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加強和改進詞匯教學,創設各種英語學習情境與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實際的英語交際環境中,鞏固所學的詞匯,提高詞匯的運用交際能力,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為學生的后繼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理論支持:詞匯結合情境的原理分析

眾所周知,語言學習最優渥的土壤是環境。美國階梯英語老總說過:“讓孩子們浸泡在英語的氛圍中,沒有學不好英語的?!倍覀兊男W生學習英語,最大的困難就在于天然語言環境的缺乏。為此,教學中大都通過創造各種人工語言環境,即在頭腦中用英語復述、描述、記憶或營造某些場景,比如收聽磁帶、朗誦課文、觀看音像制品等等。

那么如何營造詞匯學習的語境,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之能夠在有限的時空條件下以輕松愉悅的方式識記單詞?

三、問題解決:詞匯學習的情境創設

針對上節提出的問題,我們有必要先明確小學生習得詞匯的基本途徑。按照小學階段兒童的認知心理特點,啟蒙學習英語的小學生是以“語言習得為主、語言學習為輔”的原則來開展英語的基本學習的。②對應于小學階段的學習,理想狀態應該是素質教育的完整實現,即無課業負擔的壓力,有靈活生動的語言環境,有循循善誘的教師指導;整個過程應該是在“玩”中感知語言,在“樂”中記憶詞匯,在“交流”中培養能力。這個年齡段的兒童,他們的學習富于情緒化,只有基于濃厚的興趣、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欲望時,他們才能集中注意力并參與到學習之中。這就要求教師了解并掌握此年齡段學生的認知學習特點,針對性創設多種環境,鞏固和豐富學生英語詞匯。

1.興趣的激發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興趣?!毙W英語是入門教學,應把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放在首位。所以在教學單詞的時候,我們應作出多樣化的設計,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皼]有興趣的學習,哪怕是最輕的負荷,也會成為最重的負擔。要想取得教學的成功,必須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p>

筆者曾執教了三年級上冊上海版牛津英語Unit 12 The four seasons這個單元季節類單詞,以及描述季節的單詞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如何讓學生坐在課堂中就能感受到四季的美好,從而把這些重點詞匯學扎實,并能在實際生活中得以運用。為了激發他們學習新詞的積極性,針對這節課的教學實情,筆者通過學生喜愛的動畫形象Doraemon導入,讓Doraemon帶領同學們穿越時空隧道,感受四季的不同,引導學生調動各種感官,通過猜測,以教師學生切身地體會引出winter,色彩引出spring,蟬鳴蛙叫引出summer,樹上飄落的第一片黃葉(這里從動畫以及歌曲:I can see the first leaf falling, its all yellow and nice導出)引出autumn,并通過形式多樣的chant, quick?鄄response加以鞏固。然后對課文進行層層處理,在聽說讀后進行表演,最后讓學生扮演 “season guider”向Dorami介紹四季的風光鞏固全文。同時生動形象的板書為學生成功地進行角色扮演提供了線索,這些都很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作為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將自己變為配角,讓學生變為主角,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讓有主體地位的學生擁有主導作用。為此,要求教師在讓學生進行記憶的時候,應當以各種興趣活動促貫穿其聽、說、讀、寫的環節以促使其知識掌握;還應當充分利用好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使兒童在直觀、鮮活的視聽環境中加深對所接觸詞句的印象與記憶。在筆者曾經觀摩的各種研討課中,有的老師運用魔術水導入顏色類詞匯的學習,有的老師利用聽聲音開展動物類單詞的教學,有的老師不同的景物插圖進行四季類詞匯的學習,這些都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為出發點的。正如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前說過的“解放兒童的大腦,使他們能想;解放兒童的雙手,使他們能干;解放兒童的眼睛,使他們能看;解放兒童的空間,使他們能接觸自然、接觸社會”。[1]通過有意識地訓練使兒童的感覺敏銳起來,在兒童感官可塑性極強時,加以培養,提高兒童的悟性,引導兒童感知、理解教材語言主體,同時在“聽”、“看”、“操作”的過程中視覺、聽覺、動覺在教師有指導的興奮中變得敏銳、完善起來。[2]因此,教學應以趣味活動為主,應該適當地把教室變成他們的活動場所,讓他們自由地施展個性。而也只有當感知、注意、記憶、思維和學習活動有機地結合在語言活動中,在沒有任務感和緊迫感的狀態下感知語言,他們的思維才會變得敏捷并達到記憶的高峰值。

2.頻度的提升

詞匯學習是個長期、逐步的過程,詞匯的學習扎根于語言的適用,而對于語言的學習,學界及實踐中達成的一致共識是:接觸語言的頻度比長度更重要。也就意味著,在學生習得英語的過程中,應盡量提高他們接觸詞匯的頻率。即單詞記憶需要循環往復,需要在語境中逐步鞏固、加深和擴展。在筆者執教的譯林版四年級下冊Unit 4 Drawing in the park詞匯教學中,我通過歌曲,游戲多種方式讓學生在句型中操練詞匯,讓他們扎實掌握了所學內容。

【課堂實錄片段】

T: Boys and girls, what are in the park? Lets play a guessing game. So first listen: What can you hear? (水聲)

S1: I can hear water.

T: Oh, look, what can you see? (出示河的圖片)

Ss:I can see a …

T: river

A song for you: What can you see?

What can you see?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ark?

I can see a river.

I can see a river.

I can see a river in the park.

( Use the melody of “Happy New Year”)

T: They are green and tall. What can you see?

Ss: I can see trees.(drill)

T: They are red. They are white. They are yellow. They are colorful. They are nice. What can you see?

Ss: I can see flowers.(drill)

T: There is no bridge, but we should go across the river in the park, what can we do?

S1.坐船

T: Yes, we can take a boat. (drill)

T: Look, this is the park. Its beautiful. There are many things in the park.

Ss: Flowers, trees, river, boat, birds, butterflies…

3.氛圍的營造

小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如果缺少真實的語境,興趣也就難以提高,更別說將所學習過的單詞靈活運用于實際中。因此營造一個快樂情境教學,為學生創設盡可能真實的語言環境,對豐富學生英語詞匯量很有幫助?,F有狀況下,即使中小學素質教育已經推行了很多年,但是受到各種情況的限制,小學生的學習大多仍是較為傳統的正規課堂環境教學。這種教學的特點在于空間較窄、學生較多、課堂氛圍較為保守,小學生的肢體活動易受限制,從而帶來思維的同樣受限。[3]學生靈活性思維的解放需要教師積極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創設適宜學生思維的氣氛,根據教材內容設置生動的語言環境,充足、準確地輸入語言,并且給兒童充分的活動時間和空間以充分發揮其在這個特定年齡段的身心優勢及記憶優勢。美國心理學家阿歇爾(James.Asher)提出的全身反應教學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縮寫為TPR)完美總結了上述的要求。該方法強調是語言學習中的互動模式。[4]要求英語教師應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條件,為學生創造一種學習英語的語言環境,將枯燥的、抽象的內容,操作得具體、形象、生動。具體表現在教師要有意識地挖掘資源,收集生活中的英語詞匯。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帶著興趣積累豐富著詞匯;還要盡量因地制宜地營造一些讓學生隨時隨地能接觸英語的良好環境。如讓校園成為英語學習的有效場所,讓教室的每一面墻壁、每一個角落和每一個物品都會“說”英語,以及通過設計讓英語進入家庭。舉辦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來充實學生的生活,英語每周一句,英語歌曲歡樂唱,英語風采大賽,英語戲劇表演等等。

四、詞匯與情境的融入期待

單詞教學是英語教學中最基本的內容之一。單詞情境式單詞教學不僅能使學生很快地掌握單詞,而且能培養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為今后的英語學習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的任務就是給兒童提供和創設真實的、逼真的語言情景。教師應根據詞匯特點,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為兒童模擬“物境”,通過運用圖片、投影創設直觀效果,以音樂、影像等視聽效果刺激學生感官。并依托于教師、學生的意念、態度、情感等“情境”,充分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詞匯的記憶效果及運用水平。

參考文獻:

[1]胡曉風等.《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年.

[2]王建.《認知與兒童第二語言習得中的情境教學》,《重慶教育學院學報》Vol.17 No.2.

[3]梁良良,黃牧怡.《走進思維的新區》,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

[4]周嬋.《淺談TPR全身反應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2009年第7期.

猜你喜歡
詞匯小學英語
本刊可直接用縮寫的常用詞匯
一些常用詞匯可直接用縮寫
本刊可直接用縮寫的常用詞匯
一些常用詞匯可直接用縮寫
營造小學英語課堂氣氛的教學策略研究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本刊可直接用縮寫的常用詞匯
本刊一些常用詞匯可直接用縮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