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體育教學因材施教的思考

2016-06-21 10:12嚴振宇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年11期
關鍵詞:中職體育教學因材施教思考

嚴振宇

【摘要】自古以來,一個人的學歷學識都是受到關注的第一方面。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身體素質也同樣重要。因此,社會也開始關注學校的體育課程了。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其門下弟子有三千,都對他尊敬無比。只因孔子老先生懂得最為真誠和高深的教學之道。最早在春秋時期,孔子提出對學生要“因材施教”。在對學生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下,知道其認知水平、學習水平和興趣以及自身素質來選擇不同的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和方法。這樣對學生因材施教更有利于學生的成才,讓學生在學習中懂得揚長避短,在學生以后的人生中發揮了不可置否的作用。不僅在文化學習上要因材施教,在體育課程中也要充分應用。接下來以中職學校為例,研究在中國體育教學中的因材施教現象,并以此思考為中職體育教學提出建議。

【關鍵詞】中職體育教學 因材施教 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1-0241-02

作為職業學校,中職就是對沒有接受義務教育的“高中生”提供技術教學。而大部分中職生在畢業后選擇就業。也就是說,中職生在中等職業學校接受的教育對其進入社會有著重要影響。除了固定的基礎課程,體育教學也對學生的成長有著領導作用。老師在體育教學中組織的任何活動和任務都有其目的。在一定的原則、規則和要求下,學生需要在體育教學中學習教授的動作技術,通過克服不同的困難來熟練掌握學習內容。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所反映的思想和作風可以體現出他們的競爭意識和獲得勝利的決心,利于教師根據其特性對學生加以引導,為他們日后的成功打下基礎。因此,在中職的體育教學中對學生因材施教是一種不可拋棄的教學方法。

1.目前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因材施教

1.1因材施教在中職體育教學的現狀

近年來,以職業專業教育為主的中職學校在不斷往好的方面發展。中職學校緊跟社會的工作行情變化,不斷創新中職的課程設計,以學生的就業率為主要目標,專注于培養學生的技術和技能。然而,一直以來中職都是一味地向學生傳授職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而忽略了對學生的身體素質的教育。隨著社會對學校體育的關注度的提高,中職學校才逐漸增添體育教學。盡管體育教學已經成為了中職教學的基礎課程,始終存在著各中職的體育教學內容不盡相同但教學模式卻千篇一律的問題,體現了中職學校并沒有根據學生的學習專業規劃相應的、針對性的體育教學計劃。也就是缺乏教學界所說的“因材施教”。例如力量型的職業卻授以技巧性的體育課程,技巧性的職業卻授以需要高集中注意力的課程。這樣一來,學生即使受到了合適的身體鍛煉,卻沒有接受到實用性的身體機能鍛煉,就業后無法根據所學的體育內容調節自己的身體,一樣是沒有達到體育鍛煉的目的。另外,目前中職的體育教師較少,而且教學方法一成不變,面對逐年增多的學生,教師的任務重而且壓力大。加上沒有創新的教學內容和方法,一方面是教師的力不從心,另一方面則是學生失去對體育的興趣。假若學生不能堅持進行輔助工作的身體素質鍛煉,導致日后步入社會后的造成由于身體上不適應而工作困難。

1.2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所謂因材施教,在客觀方面是根據學生的學習環境和學習專業選擇相應的、對學生的學習起到相輔相成作用的體育項目,在主觀方面則是根據學生個人的身體因素和學習興趣挑選自己喜歡和合適的體育學習內容。這樣進行體育教學,不僅保證了學生的身體鍛煉達到效果,而且讓學生保持對體育的興趣。畢竟學生在學校學習是三四年的時,但在社會工作則是幾十年的事。身體是一切之本,只有鍛煉好身體才能執行自己的人生規劃。無論以后是進行腦力工作還是勞力工作,身體都是拼搏的基礎。擁有好的身體就是成功了一半。學校不能永遠為學生保駕護航,想要一個好的身體基礎,就要堅持不懈地鍛煉。在學校時保住了對鍛煉的興趣,對以后的身體鍛煉就有了推動力。俗話說,少年強則國強。根據最新的調查顯示,近20年來,中國青少年的體質持續下降。這讓社會產生了危機感。值得讓人注意的是,在國外幾乎從未出現過這種情況。且不論外國學校對學生開放式的教學體制,單就國外前所未有地受到絕大部分青少年歡迎的的體育活動而言,就足以讓中國人反思:除卻學校和家長過分注重智育成績這一因素外,創新式以及符合學生個人的體育教學計劃的缺失也是一個大問題。如果不能及時讓學生體驗到體育課程的樂趣,那就不止是青少年的身體素質下降,而是擴大到成年人了。

2.以后在中職體育教學的因材施教

2.1如何策劃因材施教的教學計劃

要策劃出合適的因材施教計劃,則必定要更新教學理念。新的教學計劃要與新的教學理念相互配合。新的教學理念要求學校、教師以及學生一同改變。學校不再壓迫學生和教師,放松對教師的壓力,不強制要求學生的體育鍛煉達到學校指定的標準,積極創造出良好的鍛煉環境。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和態度,做到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在以學生為主的前提下授予學生體育知識。學生則要有自己的思想,選擇自己適合的體育課程,而不是盲目任性的跟隨他人的選擇。也不要根據課程表面的簡易程度進行選擇,可以與體育教師進行討論后再做決定。同時,若要針對性地制定貼切學生個人的教學計劃,就需要教師注意觀察學生的興趣所向。必要時甚至要因性施教。也就是根據男生女生的身體素質不同而安排不同的項目。體育科任老師需要與專業科任老師一起談論,了解不同專業學科之間的不同點以及相同點,加強學科教育與體育教學的聯系,讓學生可以靈活地結合運用這兩個方面所學知識,做到取長補短。當然,老師也要跟著時代的步伐改變教學方法,提高科研能力,盡量使課堂充滿樂趣,營造出快樂的學習氛圍。也可以與學生一起進行活動,和學生融為一體。中職學校之間不定期舉辦交流會,體育教師互相交流經驗,互幫互助,一同把因材施教理念推廣到所有的中職學校,爭取創造一個和樂融融的體育教學環境。

2.2如何執行因材施教的教學計劃

在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讓學生在充分考慮到個人身體素質、學科專業要求、個人興趣愛好等興趣下,選擇出三個想要學習的體育項目。按照學生的第一志愿進行初期的學習,教師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進度,在初期教學結束后進行測驗,檢查學習效果。根據分析的結果,對跟不上教程或者不適合學習該體育項目的學生提出建議,在學生其余的兩個志愿中推薦更適合的體育課程?;蛘咴儐枌W生的意見,推選在三個志愿外的項目。重新調整后,進行固定的課程學習。在經過一個學期后,體育教師根據結合學生的各個方面為學生列舉出一份適合 的項目清單,為學生下學期的課程提供選項。學生則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在老師的清單中選擇繼續學習上個課程或者學習新的課程。雖然這個辦法最大做到限度做到了以學生為本,但是師資力量不足是阻礙之一。需要學校錄取更多優秀的體育教師進行教學。新的師資力量不但可以減輕原有教師的的負擔,而且年輕的教師更易與學生打交道,讓引導學生積極學習的教學工作變得簡單。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到多媒體。組織學生觀看關于學習項目的比賽,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同時也激發學生的團結情誼??梢栽诮虒W中組織群體游戲和活動。游戲不需要有深度,例如簡單的老鷹捉小雞和丟手絹都可以讓學生團結有愛。另外可以利用學生早上的時間,在學生上課前進行早鍛煉。俗話說“一日之計在于晨”。學生在早晨鍛煉,不僅可以強身健體,而且讓學生擺脫困倦的狀態,一整天都充滿活力,減緩焦慮的情緒。但是早鍛煉也不宜進行強度大的項目,故建議進行“輕鍛煉”,比如跳繩和慢跑。從生物的層面看,綠色植物在太陽升起后開始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凈化為氧氣,此時進行活動可以呼吸到清新無比的空氣,對于生活在車水馬龍的城市中的人們來說,清新的空氣十分珍貴。在清新的空氣中進行體育鍛煉無疑是一件愉悅人心的事。

正確應用因材施教理論可以讓體育教學注入一股新的風氣,愛學習、愛鍛煉、愛群體。讓學校的學習氛圍不再死氣沉沉,讓學生不再是“書呆子”。讓學生在學校不再一味逃離學習,而是享受學習。學生可以以陽光愛笑的面孔迎接初升的太陽,迎接以后更加美好的未來。因材施教,不僅是一種教學方法,更是提升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保證。有趣的體育項目輔以專業的學科教育,讓學生的學業有更好的提高,為以后進入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學校是學生人生路上的第二位母親。作為一個合格的“母親”,學校的責任就是保證學生身心健康,在獲取知識和人生經驗之余,更是要保障學生有一個健健康康的身體,讓他們在工作歷程中有一個可靠的支撐,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參考文獻:

[1]賴文望.“因材施教”理念與中職體育教學的結合性探討[J]. 文化教育,2013,6:100

[2]王正奎.素質教育背景下中職體育教學的改革趨勢[J]. 科教導刊,2014,5:131-210

猜你喜歡
中職體育教學因材施教思考
小學作文如何實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確“因材施教” 促進個體發展
從《論語》看因材施教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對中職體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提升策略分析
關于中職體育教學中學生團體意識的培養探討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職體育教學探索
中職體育教學與因材施教的巧妙結合
中高職銜接的關鍵在于因材施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