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承接沿海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問題分析

2016-07-04 18:17徐述強湯蘇敏艾小峰林歡
新經濟 2016年7期
關鍵詞:江西省江西優勢

徐述強 湯蘇敏 艾小峰 林歡

摘 要:本文結合沿海產業轉移的趨勢,詳細的分析了江西在承接沿海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過程的優勢、產業現狀以及出現的問題。雖然江西省在產業轉移承接地方面有著區位便捷、勞動力成本低、礦產資源種類多產量大等優勢,但存在著盲目引進資源消耗型、環境污染型產業,相關產業園區的基礎配套設施不夠完善,勞動力成本優勢正在逐漸縮小等方面的問題。對目前的產業現狀、問題提出了新形勢下承接產業轉移的對策。

關鍵詞:產業轉移 江西

2010年8月,國務院正式下發了《關于中西部承接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加快東部沿海地區向中西部產業轉移的步伐,引導和支持中西部地區發揮資源豐富、要素成本低、市場潛力大的優勢,因地制宜地推動重點產業的承接發展,對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和促進中部崛起進行重點部署。江西省作為我國中部重要省份,處于珠江三角洲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和閩東南地區經濟腹地,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同時也是中部地區崛起中的“排頭兵”,可作為承接產業轉移重點實施對象。

一、相關研究綜述

肖潤華從人均GDP水平出發分析了江西省工業所處的工業化水平,說明了江西目前處于工業發展水平初級階段,推薦大力發展勞動、資源密集型產業為主導產業,但缺少對江西工業與中部地區的勞動力比較優勢分析;洪饒云選擇占江西省工業總產值比重最高的20大產業,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江西承接產業轉移的現狀和資源優勢條件,得出了江西省具有較高產業競爭優勢的九個行業,但對江西勞動資源優勢分析不足;李紅分析了長珠閩對江西省進行產業轉移的動因,認為市場擴張、產業結構調整、節約人力資源成本是長珠閩對江西省產業轉移的主要動因,分析得出產業結構的優化會對地區經濟增長產生重大推動作用,最后提出合理承接產業、加大市場對外開放程度和優化勞動力資源的政策建議;張孝鋒通過實證分析總結出,現階段江西承接企業的特點是以制造業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和以非國有企業為主,并認為江西制造業的勞動力比較優勢和政府服務意識水平的提高是促成企業轉移到江西并發展的主要動力。

二、江西承接產業轉移現狀

江西省作為全國唯一緊鄰三個“富饒三角”,即長三角、珠三角和閩三角的省份,具有承接產業轉移的比較優勢。江西省勞動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較低,成本優勢巨大。同時,江西省較高的資源稟賦、較完善的制度保障、良好的生態環境都為承接產業轉移提供了良好條件。江西省大力引入外部資金,承接產業轉移成效顯著,從圖1可看出,江西實際承接產業轉移金額逐年上升,且有增速上升的趨勢。同時江西政府大力推進工業園區的開發,建設相關基礎配套設施 ,與鄰省合作推動產業轉移,在吸引了大規模的產業轉移后,出現產業集群化效應,使得江西具有了良好的承接產業轉移的基礎和前景。

江西省承接產業的類型多以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為主。江西省具有勞動力成本比較優勢,同時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江西被稱為“稀土王國”、“世界鎢都”,蘊含充裕的稀土礦產資源、有色金屬、貴金屬資源,大大提高了沿海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企業向江西轉移到吸引力。

三、江西承接產業轉移存在的問題

1.產業轉移來源地與承接地相對集中

江西承接產業轉移的來源地比較集中,主要來自于浙江、廣東、福建等中部沿海城市,其中,來自浙江省的資金最多,其次是廣東。鄰近沿海城市成為江西承接產業轉移主要來源地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因為江西的地理位置毗鄰沿海發達省份,產品能夠更加便利的銷售到東部地區;二是因為江西省具有勞動力成本優勢,從而加大了對沿海省份的吸引力度。江西產業轉移的承接地也比較集中。70%以上沿海省份的轉移產業落戶在南昌,其余則集中在大的地級市。

2.工業園區的基礎配套設施不夠完善

工業園區是江西承接產業轉移、培育產業集群、加速產業集聚的主要載體,是支撐江西承接產業轉移的重要平臺,在加快江西在中部地區崛起和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江西省有的工業園區引進的項目缺乏集群化發展的統一規劃,雖然有些龍頭企業建立起來了,卻沒有相關配套企業的建立,導致企業仍需到東部沿海地區采購相關零配件,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

3.政府招商缺乏針對性

政府沒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產業承接選擇標準,地方政府官員往往會傾向于選擇承接拉動地方GDP高速增長的產業來展示自己的政績,從而導致江西省承接大量以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為特點的產業轉移,造成環境惡化,失去江西省固有的自然資源優勢,不利于經濟長遠發展。

四、促進江西承接產業轉移的建議

1.優化產業配套能力

健全的產業配套機制,能夠降低企業的交易成本和生產成本,促進技術交流和優化資本配置。江西省應充分利用現有的自然資源稟賦和工業基礎,大力發展中小配套企業,加強地方基礎性工業的建設,提升配套服務機制,為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提供產業配套及技術基礎。

2.完善產業承接選擇標準

只有結合江西自身優勢來承接產業轉移,讓招商引資觀念由全民招商向科學招商、科學招商轉變,才能實現江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政府應該充分利用江西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的優勢,結合江西產業的發展方向和要求,從投資、技術、生態等角度出發,健全承接產業轉移的選擇機制。

3.合理制定承接優惠政策

通過制定稅務抵免、降低土地資源價格等優惠政策可以加大對外部投資的吸引力度,但從經濟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過度依賴優惠政策會導致地方稅收流失、土地資源減少過快、錯誤引入高能耗破壞型企業,這不利于江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也難以提升江西的實際產業競爭能力。

4.提升勞動者素質

政府應加大財政投入,大力培養適用型的熟練技術工人,重點培養高科技人才,提高江西承接產業轉移的勞動力資源優勢。同時,要完善職工教育機制,增強職工的市場適用性。

5.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

“從‘一帶一路沿線走向看,江西處于連南接北、橫貫東西的樞紐區域,具有溝通內陸與海洋的天然優勢?!苯魇o急抓住國家戰略帶來的重大機遇,著力深化開放合作,以更加積極務實的姿態服務國家戰略,在服務國家戰略中加快崛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互聯互通水平;深化開放合作,打造內陸雙向開放高地;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加強綠色生態建設,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利用本省生產要素優勢,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品牌,促進企業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五、結語

江西省應充分認識到成為沿海地區產業梯度轉移承接基地的重要性。盡管有著國內和東南亞勞動力成本的競爭壓力以及本身某些條件限制等阻力,但江西應該放眼未來,著眼當下,牢牢抓住國家重大戰略機遇,引入與本省資源稟賦特征相適應的產業,打造江西品牌效應的產業和企業,擴展綠色農產品生產,這對于今后江西省發展本省優勢產業和引入沿海產業轉移具有一定參考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徐夢婧.中部地區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09.

[2]祝維亮,喻亮.江西承接長三角地區產業轉移可行性分析[J]新財經(理論版),2011.

[3]黃艷,徐維祥,朱劍,張志綱.我國典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分布現狀及近年來的轉移趨勢 [J].現代經濟(下半月刊),2009 (09) :98-101.

[4]饒華、李良篤.產業轉移背景下江西先進制造業發展路徑探析[J].經濟研究.2011,(10).

[5]肖潤華,肖曉軍.江西承接產業轉移研究[J].改革與戰略.2010,(4).

作者簡介:

徐述強 1995年12月出生,籍貫:湖南,性別:男,單位:江西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學歷: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經濟學專業。

猜你喜歡
江西省江西優勢
模擬成真
江西銀行
《江西省志?審計志》順利通過驗收
考了個大的
矮的優勢
我愛江西奶奶
畫與話
江西立法遏制涉醫涉校的“以鬧索賠”
談“五老”的五大特殊優勢
江西是個好地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