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改增”視角下物流業供給側改革探索

2016-07-04 18:17楊鋼張舒婷
新經濟 2016年7期
關鍵詞:供給側物流業營改增

楊鋼 張舒婷

摘 要:物流業存在著產能過剩、產業老化、效率低下、成本過大等問題,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但供給側改革紛繁復雜,存在的問題既有國民經濟的全局問題,也有物流業本身原因;營改增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兩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文章從物流業的營改增政策的實施,為物流業的供給側改革提供新的視角;通過營改增政策實施,可以有效推動物流行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激發物流業的發展。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 物流業 營改增

項目名稱:“營改增”政策對小型物流企業成本影響的調查研究,項目來源: 江蘇省大學生創新項目,項目編號:201511122017Y

伴隨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結構性調整成為了重中之重。2015年11月10日,習總書記首次提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指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供給側改革成為社會各界熱議的關鍵詞。供給側改革,就是從生產社會發展所需基礎物品的一端,進行深化改革、提高質量、優化產業結構、不斷創新來提高生產率,來適應市場需求。中央提出供給側改革的重要舉措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物流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產業,是連接供給側和需求側的紐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必然會牽動物流行業的改革,供給側改革是物流企業業務模式調整、裝備升級以及運行模式高速發展的一次機遇。

2011年國家下發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方案,2012年起在上海率先開展部分物流業的營改增工作,至2014年物流業最終實現全國范圍內的營改增改革。筆者認為,在很多方面,營改增政策與“供給側”改革不謀而合,物流業“營改增”為供給側改革做好了鋪墊,隨著“營改增”政策的進一步落實,物流業的供給側改革將更加深入。

1、物流企業的“營改增”是提高效率,化解產能的重要途徑

供給側改革的第一任務是去產能,對于物流行業而言也不例外。2015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約為15%,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約5個百分點。以在我國中小物流行業中占比最重的公路物流為例,公路運輸承擔了大量本應通過鐵路、水路運輸的中、長距離運輸,抬高了綜合運輸成本。而且多種運輸方式之間不能有效地銜接,沒有形成規模性的綜合運輸體系,從而使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成本不斷上揚、運價卻持續低迷、貨運業總體貨源趨緊的現狀下,目前公路物流業已經是運力過剩的“沼澤地”,產能嚴重過剩。

營改增政策實施以來,項目組所調查的大部分物流企業都表示稅負成本嚴重增加,生存狀況越來越嚴峻。項目組對照南京物流業內人士提供的一張包含數十家中小型物流企業負責人的聯系方式表,依次打電話約訪,在此過程中,許多人回復,物流業的冬天已到,已經不適合做物流行業了,上述企業大多屬于產能過剩的公路物流業。這說明公路物流業的去產能化正在營改增政策實施的背景下悄然進行。當被項目組問及營改增政策實施之后的中小物流企業普遍生存現狀時,南京風之漢物流有限公司某業務經理表示:“應該說是越來越嚴峻。表面上看,這幾年電商行業的高速發展,極大地帶動了物流行業的蓬勃生長。但是自從營改增實施以來,相當于對物流行業進行了一次洗牌,可以說是優勝劣汰吧”,有理由相信,在營改增的逐步實施之后,物流行業經過優勝劣汰,將達到去產能的目的。

2、落實營改增政策能促進物流業轉型升級,引導同業整合

近幾年來,物流服務個性化要求在增長,物流專業化、標準化、智能化在推進,但物流業本身存在著升級瓶頸,比如制造業精益物流、冷鏈物流、電商物流、?;肺锪?、城市共同配送、特種運輸、醫藥物流、農產品物流、應急物流等還不能根據市場需求提供有效供給,許多產業的轉型升級,也都受到了物流業發展不完善的約束。這些都表明,我國物流的供給質量、供給結構、供給效率尚存在許多問題。

從產品結構看,營改增對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品生產有推動作用。目前的市場供求狀況,呈現出供過于求和供不應求并存的矛盾特點。供過于求的滯銷產品,多是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都低的產品。但是高附加值的產品,還是供不應求。對于物流業而言,也是同樣的道理。受營改增的影響,越來越多的物流企業通過主輔分離、專業化協作的方式,重新在產業鏈中尋找自己的位置。同時,營改增有利于同行整合,鼓勵其向高精尖發展,進而參加國際競爭。營改增實施的背景下,物流企業可以將財務、人事等職能部門外包,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同時取得進項稅額抵扣等。物流企業可以通過合作、契約、股份等形式組成經營聯合體,進行同業整合,便于取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當企業形成經營聯合體后,就可以進一步解決供給結構、供給質量和供給效率的問題。

此外,營改增以后,由于企業外購的設備和服務都可以允許抵扣,而固定資產進項稅額允許抵扣更是吸引企業加大設備的更新與改造力度。這更加刺激了物流企業的升級與改造。

3、實施營改增促進物流行業進一步細化,鼓勵小微企業發展

“供給側”改革旨在提升全要素生產率。這要做到構建激勵機制,提升創新意愿,為企業營造寬松的成長環境,提升創新轉化率,具體措施包括推進產學研結合、提供資金便利和稅費減免。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關鍵需要有便利的資源和寬松的成長環境,從而提高創新者的存活率和創新產品的轉化率。李克強總理在14 年9 月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要求為創業企業提供更為便利的資金支持。

營改增的好處對于小微物流企業來說尤為明顯,統一由5%的營業稅改為3%的增值稅。這是個長期利好消息,鼓勵小型企業發展和正規化的意圖明顯。同時,營改增對于行業的細化也產生了潛移默化的作用。以往業務環節越多稅負越重,營改增消除了重復征稅。物流企業從以前的不得不外包,到主動尋找外包。下游客戶會更多地將業務整體外包給物流或供應鏈公司,再外包給細分市場具備優勢的專業小型企業,提高整體鏈條的運作效率,降低運營成本。這樣既能提高收益水平,也給小公司發展壯大提供了充足的空間,有利于整個行業集群化發展。

4、營改增倒逼物流企業規范公司制度,調整運營模式

據項目組調查,許多物流企業在公司制度和運營模式上都有很大的弊端。且這些公司不論是業務管理還是財務管理上均存在一些不精細之處。例如:交通運輸業務和貨運代理沒有嚴格區分、勞務人員簽訂合同時沒有標注不同性質的業務、運輸司機獲取發票沒有制度約束等等。這些細節上的不重視都會嚴重影響到企業的長期發展,甚至在“供給側”改革所帶來的陣痛中逐漸消亡。

營改增通過稅負上漲的方式將這些問題暴露得更加明顯。針對這些問題,公司管理層會考慮規范制度,更進一步規范管理,通過調整運營模式來適應改征增值稅后的稅收環境。隨著稅收制度的改革發展,為了能更好地適應這個稅收制度,企業不僅單獨在財務制度上進行改革,還需在經營模式、市場營銷、對外服務、對內管理和生產組織方式等多方面的進行改革。這將使得企業管理水平大幅度上升,最終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營改增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今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兩個亮點,二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中小物流企業通過營改增的實施,推動了物流行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供給側改革將為物流企業迎來重要的發展機遇。

參考文獻

[1]龐彪.物流業發展新方向[J].中國物流與采購.2016年第6期,33—35.

[2]李云柯.“營改增”政策對現代物流業的涉稅影響和應對措施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3-04-01.

[3]董鵬等.物流業供給側改革的突破口[J].特別報道.2016年第3期.總第 65期.

[4]白景明.增值稅稅負與價格的基本關系[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3(3):12-14.

[5]劉尚希.“營改增”或為運輸業減負[J].中國物流與采購,2013(6):38-38.

[6]李云柯.“營改增”政策對現代物流業的涉稅影響和應對措施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3-04-01.

[7]陳賽紅.淺談營改增對物流企業的影響[J].物流工程,2012(10):33-35.

[8]金國平.物流行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建議采用超稅負返還過渡政策[J].交通財會,2012(5): 35-37.

[9]婁欣軒.營改增試點改革對物流業的影響及對策[J].財會學習,2012(9).

作者簡介:

楊 鋼 男,漢族,1994年12月出生,籍貫:江蘇淮安,學校:三江學院。

猜你喜歡
供給側物流業營改增
物 流 業
我國物流業的供給側改革的突破口
創新創業為“供給側”蓄能
物流業
物流業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模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