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轉型時期城市貧困問題研究

2016-07-06 14:40寇思琦
2016年21期
關鍵詞:經濟轉型社會保障公平

寇思琦

摘 要: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使我國的經濟體制和社會結構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與此同時,城市貧困問題也日趨嚴峻。城市貧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經濟轉型及結構變化所帶來的階段性問題導致城市貧困,我國現行社會保障及福利制度本身存在不完備性和滯后性;城市貧困人群的工作技能無法滿足處于轉型期的各個行業;因企業不景氣導致的城市貧困。鑒于我國城市貧困問題的復雜性和多因素性,該問題的解決需要一套完整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經濟轉型;城市貧困;社會保障;公平

自20世紀90年代實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進入了持續發展階段,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但另一方面,政府因改革開放而對相關政策及制度的轉變,使得城市貧困問題越來越顯著?,F如今,我國各方面改革均已步入“深水區”,顯著的城市貧困問題不僅會阻礙改革進程,影響經濟的持續發展,甚至會影響國家團結及社會穩定。因此,如何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減少城市貧困人口,消除城市貧困的現狀,解決城市貧困問題,是政府及社會急需討論并解決的。

一、轉型期城市貧困的現狀

由于收入水平低下,城市貧困人員的絕大部分收入不得不用來維持基本生活需要,這種狀態繼而導致了許多后續問題的出現,除了長期低質生活會導致家庭成員缺乏營養進而身體健康甚至患上各種慢性疾病以外,子女教育、高齡老人的醫療及住房等生活問題也是城市貧困人員面臨的嚴重困難。在子女教育方面,由于貧困家庭的收入除了滿足家庭成員的基本生活以外,缺乏足夠的剩余開支用于子女教育,因此低收入水平家庭更易導致子女輟學,而在如今的知識時代,應聘者沒有一定的知識和學歷很難被企業接受,這樣又會導致新一輪的家庭貧困問題,造成嚴重的惡性循環;在醫療衛生方面,由于貧困家庭的自身及社會原因,他們所獲的醫療衛生服務明顯低于普通家庭,嚴重影響了家庭的生活品質,甚至會激發很多社會矛盾;在住房問題方面,城市貧困家庭沒有多余收入購買住房或者修補老房,這是其在生活中又一困難。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城市貧困人口的生活狀況存在多方面的問題需要解決,解決好城市貧困人員的收入問題是解決其他后續問題的根本所在。

二、造成我國城市貧困的根源

(一)經濟和社會體制轉型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階段性問題是導致城市貧困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在經濟轉型過程中,尤其是轉型的初級階段,國家為推進經濟體制轉型,國企改造及產業結構調整,企業重組或并購所采取的一系列經濟政策,以及收入分配制度的變化客觀上不可避免的導致了相當一部分職工下崗、失業或收入降低。另一方面,由于目前三個產業的發展仍存在明顯的不協調性,對所需人才的能力要求有很大差異,并且第二、第三產業仍處于發展初期,因此各產業尚未有相適應的能力吸納由于經濟和社會體制轉型所導致的大量失業人員就業,由此導致城市失業人員數量增加,城市貧困問題嚴重。

(二)我國現行社會保障及福利制度本身存在不完備性和滯后性

在經濟和社會體制轉型過程中,本該起到承接作用的城市社會保障制度及其他相關政策由于自身存在不完備性和滯后性,在轉型過程中不但沒有起到對城市低收入或失業人員的保障作用,還在某些社會制度方面導致了保護機制的相對弱化,在計劃經濟轉型早期,城市社會救濟體系要以是否有家庭為標準,由于某些實際貧困人員有家庭,并且部分家庭成員有收入,因此他們無法獲得政府救濟。[2]由于城市的社會福利制度不完善,政府現行的社會福利制度在很多方面與城市員工的就職單位及其收入有相當大的關聯,導致生活水平和收入較低的居民受保護程度相對較低,而福利制度所體現出的優勢相反的更多反映在工作單位較好收入較高的居民身上。

(三)城市貧困人員的工作技能無法滿足處于轉型期的各個行業

在計劃經濟時期,企業員工皆受到定量供應制度和充分就業制度的保障,即便是從業人員的工作能力相對較弱也能夠保證其得到相應的收入,因此能夠有效避免失業率過高的現象。然而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和體制的改革,政府在經濟政策和制度方面著重強調效率優先,企業運營逐漸市場化,為了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提高生產效率,增強自身競爭力,企業更加看重從業者的工作、學習能力以及素質條件,雖然社會保障制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城市員工的收入水平,但從整體來看,對于一些能力較弱,不適應新環境、新要求的員工仍然無法逃脫被市場淘汰的命運。

(四)因企業不景氣導致的城市貧困

據統計,我國特困職工數量已超過申請政府低保人數的50%,這意味著雖然這些貧困人員能夠通過工作獲得一定收入,但這些收入并不能維持其基本生活開銷,仍需通過申領低保以維持其日常生活,因此顯然,不景氣的企業也是導致城市貧困的一個原因。不景氣的企業往往集中在某些行業,如老工業基地及資源型城市,在計劃經濟時代,國家的發展重心主要集中在工業化建設方面,但隨著我國經濟、制度的轉型以及工業化進程的持續推進,現如今一方面國家更加注重第二、三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老工業城市以及資源型城市資源逐漸枯竭,以資源為生的城市經濟逐漸衰落,其中的大部分城市及地區又找不到適合的轉型方向,導致大量以工業鑄造或礦藏開采為生的城市職工面臨下崗或收入下降,甚至出現“貧困城市”現象。[2]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國的城市貧困問題是由多種復雜因素造成的,既有城市人員自身存在的問題,又有外部環境的因素,既有政府對經濟結構調整和體制轉型所采取的措施影響,又有企業對市場化的反應導致的結果。

三、城市貧困問題的解決對策

鑒于我國城市貧困問題的復雜性和多因素性,解決城市貧困問題的對策不可簡單將希望寄于某一措施,而應該從多角度、全方位的動員各方力量,形成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

(一)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減少應激性政策

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型過程我們不難看出,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轉變存在顯著的應激性,雖然這種應激措施能夠對減緩城市貧困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它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只能起到緩解作用,目前,我國現行的社會保障制度仍存在許多局限性,尚有許多地方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完善,若僅依靠現行的社會保障體系,無異于“揚湯止沸”,因此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減少應激性政策是減少城市貧困問題的重要保障。

(二)提供就業機會,并注重城市貧困人員的能力培養

首先,我們應該改變“扶貧就是捐贈”的觀念,政府及社會應該為城市貧困人員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一方面,政府應著重提供各種就業崗位,并根據貧困人員的能力和特點因地制宜的安置他們;另一方面,政府應提供比如減免稅收、給予小額貸款等優惠政策鼓勵城市貧困人員創業,讓其有機會自力更生。其次,政府和社會需要注重城市貧困人員的能力培養,使其能夠趕上時代的發展,增強貧困家庭在勞動力市場的競爭能力。城市貧困人員獲取知識能力貧乏、吸收知識能力較差,這些因素導致他們在勞動力市場上處于弱勢地位,并成為城市貧困人群,政府應根據市場需要并考慮貧困人員的學習能力開展針對性的培訓,同時,政府還應轉變他們的傳統就業觀念,鼓勵城市貧困人員大膽嘗試新類型的工作。

(三)注重城市貧困人員的精神鼓勵

由于城市貧困人員生活在普通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之下,長此以往,可能會出現心里不平衡,無助或被社會拋棄的情緒,易產生自卑心理,甚至仇視社會,因此他們在需要物質支持的同時,也同樣渴望精神上的鼓勵,所以政府和社會在解決城市貧困問題時,對貧困群體的精神鼓勵是不可或缺的。政府及社會在采取物質幫助時不應表現出“施恩”的錯誤方式,而應樹立平等的態度給予貧困者應有的尊重。

(作者單位:山東師范大學經濟學院)

參考文獻:

[1] 袁媛,薛德升等.轉型時期我國城市貧困研究述評[J].人文地理,2006,(87):95.

[2] 李若建,城市貧困問題與區域發展[J].中山大學學報,1997,(06):41

猜你喜歡
經濟轉型社會保障公平
公平對抗
怎樣才公平
社會保障
社會保障
笨柴兄弟
公平比較
堅持就業優先 推進社會保障全覆蓋
媒體募捐永遠成不了社會保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