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

2016-07-06 08:07王瀟
2016年21期
關鍵詞:法律意識法律人才

王瀟

先從法律意識的概念入手,我們知道法律意識是指人們對于法(特別是現行法)和有關法律現象的觀點、知識和心理態度的總稱。它是一種觀念的法律文化,對法的制定實施是非常重要的。

一、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認知中存在的問題

總的來說,我國高校的大學生中,除去學習專業法律的人之外,其他學生的法律意識基本上處于懵懂狀態。他們雖然知道法律的重要性,但是看到那條條框框的法律條款就喪失信心。所以我認為,大學生法律意識現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法律常識的缺乏

相當一部分的學生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識。我國大學生的法律水平很低,他們大多只是有選擇的去看和學習自己比較喜歡的專業上的東西和感興趣的東西,從而忽略了像法律這樣的公共基礎課。因而,許多的學生們對基本的課程只是在考試之前進行突擊學習隨便熬夜看一些應付過去。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他們就不會擁有牢固的法律上的基礎知識。同時,許多的大學法律基礎課,老師們也只是簡單教一點法律知識,使得學生也只不過略懂一些基本的法律概念和常識。所學的并不深入。

(二)法律觀念認識的不深入

法律意識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法律觀念,它同樣是能夠去衡量法律意識的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理論依據,二者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由于當前我們大學生對法律知識的欠缺,因而容易導致法律觀念的認識不清。還表現在:大學生義務性法律觀認識的很濃厚,而權利性法律觀念則比較薄弱。

(三)我國高校法律教育存在的問題

現在的高校太缺乏對學生的道德方面的教育。熟不知,在現今這個社會,去維護社會秩序的是道德和法律這兩個重要的因素。道德和法律不同的是,它是從內心去約束,促使我們能自我的反??;而法律則是從外去強制讓人們去遵紀守法。這兩者缺了誰都不可以?,F在的許多學校,僅僅只在乎去培養和重視學生們的專業技能和對專業課的要求比較高,在對道德這方面的教育卻置于一種輕視的地步。所以,這也使得我們學生缺乏對法律知識的認知。

(四)社會大環境對學生的影響

生活中,存在許多不能依法辦事,以及在執法的時候出現鉆空子的現象。像如此這樣低下的法律效益下很容易在極大的程度上去影響到當代大學生的判斷能力。在面對形形色色的社會極其消極的環境下容易使得許多大學生抹殺自身的遵紀守法的自覺性。而且,社會上對增強法律意識的宣傳力度明顯缺乏,同樣使得大學生們缺失了本來應該意識到和遵守的法律信仰。這樣,就導致他們未能及時了解法律,這樣在客觀條件下就把大學生對法律的信仰和極大的認同感給抹殺掉了。

二、當代大學生培養法律意識的重要性

我們作為當代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未來的接班人?,F在正處在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初步定性和向前發展的重要階段,我們對法律意識的認知程度直接就作為大的方面影響到了社會主義更快更好的建設,和我國實行依法治國的主要進程。

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擁有極高的綜合能力以及較好的素質,其中,擁有良好的法律意識已經成為評判能力的極其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是社會主義更快更好的向前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連我們都不能更好的去努力學習和積極掌握并運用法律知識,缺少學習和依法辦事的能力,我們就不可能在飛速發展和充滿競爭的社會大環境中成長和進步。所以,我認為我們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的重要性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培養高素質綜合人才的需要

當代大學生生長在科技信息都非常發達的21世紀,所以人們對各種人才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現在我們都說是人才之間的競爭,不光是我們國家而是就全世界而言,各個國家的整體競爭也大都體現在高科技與人才二者之間的競爭。怎么樣的才算是人才?其中,有一項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考核指標就是看他是否擁有較高的法律素質。所以,在你是否成為人才的第一步就是要重視自身對法律素質的培養。為了發揮大學生們在新世紀中的較強的能動作用,學校就應該努力培養出超高綜合素質和高法律修養的人才去與新時代去接軌。

(二)促使我們健康成長

以我自身作為一名大學生的角度來講,擁有較高的法律意識是我們在健康成長的環節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我們為了能夠在高速發展變化的社會環境中較好的適應和生存就應該具備良好的法律意識和優秀的素養。沒有了這些,就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和更好的依法去辦事。甚至有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所以,只有我們從自身做起,早日培養遵紀守法的好習慣,就不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同時也能夠從我做起影響身邊的人,不讓那些違法犯罪的不好的東西將我們控制住。

三、培養法律意識的途徑

(一)加強法律課程的教學

在學校里,我們是通過基本的法律知識基礎課去獲取相關的法律知識。在通過對那些基本概念的掌握和學習,使我們可以清楚明確自身的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在嚴格履行義務的前提下更好的去行使我們自身的權利??梢允沟梦覀儞碛懈玫姆梢庾R去影響和同現實的社會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做更清楚的分辨。

都知道理論需要聯系實際。我們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和形成,都應該離不開社會的實際和我們生活的實際。學校應該引導我們深入社會生活,了解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運用,并結合自己及身邊的法律實事進行思考。這是培養和提升我們大學生法律意識切實可行的方法。

(二)將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結合并重

根據我國所重視和要求的需要是將“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因此,我們在高校的學習和生活中,也應該將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這兩者結合共同抓起來,這也更有利于培養我們大學生擁有更高的法律法規意識。它們二者是緊密聯系的,具有相互融合、互相滲透的關系。高校的道德教育更有利于加強我們的法律意識,使我們能夠養成良好的遵紀守法的好習慣。因為,在現代生活中大多擁有著較高文化素養的人,他們的道德水準也非常高,更不用說他們的法律素養了。所以,我們在學校進行法律法規學習的時候,應當知道要把它和道德緊密相結合,去滿足德治和法治相結合起來的基本要求,這樣才能更有利于培養我們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法規意識。

(三)提升對法制教育的宣傳和引導

政府的各個部門應該多加大在法制教育上的宣傳和引導力度,這樣不僅能夠增強我們對法律知識的認識能力和把握,還有利于提升部門自身的依法管理和服務社會的水平。

同時大力增強公民對法律意識認知的各項教育措施,讓他們可以更好的將自身權利義務有機統一起來,鼓勵他們能夠自覺的履行法律義務和能夠行使法律賦予他們的權利。

四、小結

社會和諧健康的發展就需要非常正確的主流的一個大的社會意識,而這種正確積極的社會意識無疑能夠更好的推動社會向前更快的和諧發展。所以,培養良好的法律意識是必要而且是必須的。因此應該注重培養我們大學生正確的人生觀,擁有較強的法律基本素養,能夠讓我們正確的認識自身,可以更好的在生活和工作中運用好自身的法律知識。同時也能夠與自己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在遇到問題時,能理智的采取一些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切實可行辦法。這樣我們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就不慌亂,能夠有條理的進行分析處理。

因此,就需要積極培養大學生們學習法律知識,讓我們在學校學習和社會生活中去依法辦事,養成良好的法律法規意識,可以去很好的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大環境。政府部門也需要配合的去為我們努力營造出一個積極良好的社會大環境,能夠使我們的法律意識可以更加豐富和充實。讓我們大學生擔當起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責任,能夠成為一批批最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

(作者單位:蘭州財經大學)

猜你喜歡
法律意識法律人才
人才云
法律解釋與自然法
融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宣傳與法律意識
探討培養青少年法律意識的意義及途徑
“互助獻血”質疑聲背后的法律困惑
論公民法律意識對糾紛解決策略選擇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