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碳稅現狀研究

2016-07-06 15:27張茂
2016年21期
關鍵詞:碳稅

張茂

摘 要:近年來,溫室氣體排放逐年增多,全球氣候變暖日益嚴重,二氧化碳的過量排放是造成這種現狀的主要原因,發展低碳經濟已成為當今各國的主流。西方很多國家在上世紀就開始征收碳稅,并取得相應的成果。我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也在積極開展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及環境保護的可行方法的研究。本文通過分析借鑒日本碳稅的發展模式,學習其發展經驗,對我國碳稅的實施給出合理性建議。

關鍵詞:碳稅;日本碳稅;國際碳稅

一、碳稅的發展歷史及基本理論

(一)碳稅的發展歷史

碳稅概念的提出和實踐最早出現的歐洲。20世紀90年代初,當時歐洲國家考慮出臺碳稅主要目的并不是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是考慮保護環境及降低勞動成本等因素。廣義的環境稅包含碳稅,碳稅的實施是環境稅改革的的重要內容之一,能有效的改善環境污染,因此,歐洲大多數國家都進行了以碳稅為中心的能源稅的改革。芬蘭是世界上第一個征收碳稅的國家,丹麥、挪威、德國、英國、日本等國家陸續以不同形式對二氧化碳排放征收碳稅。截止到2003年,歐洲共有250多億歐元的稅收通過稅收循環從碳稅轉移到勞動力稅基上。

(二)碳稅的基本理論

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庇古在他的著作《福利經濟學》中提出,根據污染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對排污者征稅,用稅收來彌補排污者產生的私人成本和社會成本之間的差距,使兩者相等。碳稅被認定為是一個全球性的需要標準化的一個特殊稅種,需要對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進行統一的核算。各國稅收一般都具有強制性的特點,政府起著重要的作用,碳稅的實施由政府出面嚴格執行,這樣會碳稅的實施會更加系統,更加完善,阻力會相對減少,可以達到人們相應的預期效果。

二、日本碳稅發展模式的特點

(一)日本碳稅方案的基本特征是低稅率

日本碳稅稅率是2400日元/噸碳,約184元人民幣/噸碳。與歐洲國家相比,日本碳稅的性質是不一樣的,政府實施碳稅主要是為了增加稅收收入,利用稅收收入增加政府投資,促進日本經濟的更好的發展。

(二)碳稅配套設施完善

日本碳稅政策設計的同時,配套了許多稅制改革和各類政策,配套設施最大的作用是使碳稅實施的能發揮出最大效果,盡量降低其對本國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帶來的不利影響,保障碳稅政策順利實施和得到公眾和企業認可。其配套設施大致分為道路特定財源、汽車購置、建筑節能、其他四方面,其中道路特定財源在日本燃料消費征稅方面占有重要地位,該制度要求汽車利用者在消費燃料、取得和保有汽車時負擔一定的稅金,以此作為國家及地方的道路整備財源,征收所得也有部分用于環境保護,日本環境省則試圖改革以碳稅取代部分道路特定財源的稅收。

(三)征收環節分為兩個環節

日本碳稅的征收分為生產環節(上游)課稅和消費環節(下游)課稅,上產環節課稅包括家庭和辦公室的燃料(煤油,液化石油氣);消費環節課稅包括工廠、企業等生產過程中使用化石燃料(煤炭、天然氣、石油),電力生產使用化石燃料(煤和天然氣)。

(四)碳稅減免措施合理

日本碳稅對征收碳稅的不同對象有不同的稅收減免政策,比如有排放大戶如果努力進行減排減免80%,鋼鐵、焦炭等行業生產所用煤炭免稅、煤油減免50%、漁船用燃料免征等減免措施,合理的考慮了各個行業的實際情況,實施不同的減免標準,這極大的提高的更行業的積極性,推動碳稅的實施。

三、對我國碳稅發展的思考

(一)我國碳稅的現狀及問題

我國目前正在積極準備出臺碳稅政策,專家們都已做了大量的調查和可行性分析,得出的結論和觀點各不相同。其中問題的在于兩個方面,第一,在中國當前的經濟發展狀態下有沒有必要出臺碳稅,反對者認為我國經濟正處在高速發展時期,碳稅的出臺可能會減緩中國經濟的發展的速度,阻礙我國實現中國夢,但支持者認為這樣的想法過于悲觀,應該積極的看待,碳稅可能是會影響經濟的發展,但是只是暫時性的,我們應該相信我們有能力解決所出現的問題,就像歐洲國家實施碳稅后,積極應對,最終也解決了碳稅的帶來的負面影響,從而促進經濟更好的發展。第二,出臺碳稅的時間,現在還是將來,有人認為,現在還沒到必須出臺碳稅的時候,碳稅是解決全球氣候變化的最要措施之一,認為應該把碳稅最為我國參與全球氣候變化的護身符,最關鍵的時候才出牌,但另一部分人認為,我國現在應該出臺碳稅,因為從近來我國總是出現霧霾天氣看,足見氣候變化日益加劇,作為以人民利益為主的國家,積應該極實施碳稅,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我國能源的價格形成的機制,主要是政府主導定價,市場自主調節的較少,忽視了資源本身的稀缺性和環境的成本。中國經濟雖然發展快,但仍是個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現在是并且在最近一段時間內都將是全國發展的首要任務,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是造成全球氣候變暖最主要的原因,大氣中85%的二氧化碳是來自于煤炭的燃燒。據各國經濟發展數據匯總分析表明,當國家和地區的人均GDP處于500美元至3000美元的發展階段時,往往是社會經濟、環境最為混亂的一個時期,發展相對比較緩慢。

(二)從日本碳稅發展模式所汲取的經驗

1、準備籌劃工作要充分。我國碳稅的出臺應該學習日本,要有充分的準備時間,不要急于一時,應該建立提前預告制度,盡早提出碳稅整體方案,這樣便于全國各行業的專家們能更好好的分析碳稅方案,并針對其中問題提出相應的意見或建議,讓碳稅的實施更加符合我國國情。

2、充分重視碳稅的深遠影響。中國在設計碳稅時不僅要考慮企業的負擔,同時也要充分考慮碳稅對低收入群體和農村、農業的影響。碳稅可能會增加低收入人群的負擔,因為低收入人群能源消耗占總消費比例通常情況下都會高于高收入群里;重視碳稅對稅收的調節作用,我國現階段主要把征收碳稅僅僅作為環境保護的措施,只看到短期內可能會降低經濟發展速度,但并未從長遠角度考慮,沒有重視碳稅對稅收結構及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3、征稅環節和稅率的合理確定。不同國家對碳稅征收環節和碳稅稅率的制定都是不同的,政府在制定中國碳稅時,切記一味照搬其他國家的發展模式,各國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樣,中國還是社會主義國家,在設計碳稅環節和稅率時需要考慮中國勞苦大眾的實際生活狀況符合經濟發展水平。征稅環節應該考慮到征稅時稅收計量的確定性和征稅環境的可取性,能可靠的計算出計稅基礎;制定稅率時應該考慮到當前中國經濟發展水平,過高過低都將降低碳稅征收的效果,正對不同的行業可以采用不同的稅率。

4、區別對待碳稅對不同行業的影響。據專家分析,碳稅的征收在剛開始一段時間內會造成企業利潤降低,影響企業擴大發展規模,但是并不是所有行業都需要征收碳稅,也并不征收碳稅的企業一定都會降低效益,行業不同,影響程度也是不同的。因而,在制定碳稅時,政府應該結合每個行業的實際情況,需要對某些行業(如商業等)給予一定的稅收減免或激勵優惠,刺激社會各界為了獲得稅收優惠而努力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四、總結

本文上半部分已經提出碳稅是環境稅中的一種的觀點,但它主要是針對二氧化碳的排放所征收的,比環境稅的征收減少環境污染的效果更加明顯,力度更強。西方大部分發達國家都已經在積極實施碳稅政策,但發展中國家實施碳稅的卻很少,因為如果碳稅制度設計不合理,很容易造成國家整體經濟下滑,尤其是對貧困人民影響最大,中國貧困人口在占大部分,因此我國在制定碳稅政策的時候更需要謹慎,要考慮其公平性。

碳稅是我國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重要舉措之一,碳稅的實施將極大的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改善我們生存與發展的環境,促進經濟向環境友好型發展;碳稅的實施必然會對我國能源結構和稅收結構產生最直接的影響,從而優化我國能源結構,尋求更好的發展。在制定碳稅政策的時候,要正確分析中國經濟當前發展存在的問題,從戰略性角度來分析制定碳稅政策,讓碳稅的實施能促進中國經經濟從粗放型向低碳型發展。

(作者單位:重慶理工大學會計學院)

參考文獻:

[1] 楊姝影,蔡博峰,曹淑艷.國際碳稅研究[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

猜你喜歡
碳稅
“雙碳”背景下我國開征碳稅的探討
北歐四國碳稅政策相關研究
碳稅政策及其社會福利探討
氣候變化背景下我國碳稅立法模式問題探究
基于累進碳稅政策的供應鏈減排與定價模型
歐盟征收航海碳稅對我國航運業的影響與對策
碳稅立法的必要性與可行性思考
本期導讀
我國碳稅研究的進展及反思
碳稅蹣跚起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