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金融風險及應對建議

2016-07-06 16:59張海珍呂娜繆曉彤
2016年21期

張海珍 呂娜 繆曉彤

摘 要:互聯網金融是依托互聯網平臺、云計算等工具快速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金融模式。它是在傳統金融活動上的創新,具有大數據時代的互聯網運作思維的金融模式?;ヂ摼W金融的運作模式包含第三方支付、大數據眾籌、P2P網貸、眾籌等。由于互聯網金融發展不夠成熟,互聯網金融存在著一些風險如:法律風險、技術操作風險、信用風險和信息安全風險等。針對互聯網風險提出了規避風險的幾點建議: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完善市場監管體制和提高技術水平。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風險;應對策略

一、互聯網金融的概念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的概念已經滲透到各個行業。依托互聯網平臺的第三方支付、P2P和眾籌等創新的金融模式在我國得到迅速發展。由此產生了互聯網金融?;ヂ摼W金融就是依托互聯網平臺、借助云計算數據處理工具等,與傳統金融相結合,并且在傳統金融業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而形成的一種新型金融模式。在互聯網金融這種全新的金融模式中,參與者可以感受到“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互聯網精神。其次,互聯網金融還具有金融業務透明度更高,參與度更大,協作性更強、大大節約了中間成本等傳統金融業務所不具備的特征。

二、互聯網金融幾大模式

互聯網金融不是互聯網與金融的簡單結合,而是依托互聯網平臺、大數據計算等技術手段形成了新的金融模式?;ヂ摼W金融包括第三方支付、大數據金融、P2P網貸、眾籌等金融模式。

(一)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在狹義上是指具有一定實力和信譽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借助通信、計算機和信息安全技術,采用與各大銀行簽約的方式,在用戶與銀行支付結算系統間建立連接的電子支付模式;在廣義上是指非金融機構同時作為收、付款人的支付中介所提供的網絡支付、預付卡、銀行卡收單以及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的其他支付服務。當然,它不僅包括互聯網支付,也包括覆蓋線上線下的應用更為豐富的支付工具。常見的第三方支付方式主要有支付寶、財付通等。

(二)大數據金融。大數據金融是指通過互聯網、云計算等方式,對海量的非結構化數據進行實時分析和專業化的數據挖掘,在傳統的金融服務業的基礎上創新地開展有關資金融通工作的總稱。大數據的關鍵是通過云計算快速獲得有用信息,并且可以準確預測客戶的消費行為。大數據金融模式廣泛應用在電商平臺方面。從運營方式上來看,大數據金融服務平臺主要包括以阿里小貸為代表的平臺模式和以京東為代表的供應鏈模式。

(三)P2P網貸。P2P網貸即點對點借貸。是指資金的借貸雙方依托第三方互聯網平臺進行資金融通的行為。具體來說就是:借款方和貸款方在網絡信貸公司提供的平臺上可以自由競價,競價成功平臺撮合成交,實現資金融通。依據網絡借貸公司是否實質參與到借貸利益鏈條中可以將P2P借貸分為借貸雙方直接形成債權債務關系的傳統P2P模式和網絡借貸公司參與借貸利益鏈條中的債權轉讓模式。

(四)眾籌。眾籌就是為一些有創意的小企業、藝術家、個人在互聯網平臺向公眾展示他們的創意,通過取得大家的關注和支持,獲得資金幫助。眾籌最初是那些有能力卻沒有資金的藝術家為了創作而籌措資金的一個手段,現在眾籌的受眾全體在不斷擴大,只要你有創意有能力,均可以借助互聯網平臺向所有對你項目感興趣的人籌措項目資金。眾籌可以分為債券眾籌、股權眾籌、回報眾籌和捐贈眾籌。

三、互聯網金融的風險

互聯網金融模式的發展是對中國金融業的一個補充?;ヂ摼W+金融這一新型金融模式的創新為中國的金融行業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但是,由于我國的金融業還不夠發達、互聯網金融這一創新的金融模式發展不夠成熟?;ヂ摼W金融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

(一)法律風險。與傳統金融模式相比,互聯網金融是一種新型的金融模式。目前,我國缺乏針對互聯網金融的相關法律。在法律監管方面存在多處漏洞和空白。其次,互聯網金融中資金的融通是在互聯網平臺上操作完成的,具有一定的隱蔽性。這樣我們很難了解資金的來源,控制資金的流動。此外,互聯網金融實現資金融通的過程也存在著很多漏洞,通常情況下只需要在網上簡單地設置基本信息和登錄密碼,便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流轉資金。因此互聯網金融極易發生洗錢、非法融資等違法違規行為。

(二)技術操作風險?;ヂ摼W金融是依托互聯網和云計算工具實現資金的融通,因此互聯網金融可以正常運行的前提條件是良好的技術支撐?;ヂ摼W金融的技術風險主要包括,技術淘汰風險、技術選擇風險、操作風險等風險。隨著互聯網金融的不斷創新,金融產品更迭速度加快,原有的技術軟件不適應新的金融產品,那么舊的金融技術和軟件便會面對淘汰風險。其次,由于選擇不匹配金融產品的支持技術,而導致數據報錯、不兼容、輸出過程出錯等問題便是技術選擇風險。

(三)信用風險?;ヂ摼W金融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等優點,同時互聯網金融還存在中較高的信用風險。商業銀行在收到貸款人的貸款請求時,通常要先對借款人的資信狀況、債務償還能力、風險承受能力進行綜合評估后才可以決定是否給予貸款,這樣會大大降低違約風險。而在P2P借貸模式中,金融機構只為借貸雙方提供投融資平臺,平臺對借貸雙方的資信沒有嚴格的規定或者借貸雙方的資信存在虛假信息,這樣會因為信息的不對稱,發生違約風險。

(四)信息安全風險?;ヂ摼W金融運營主要依托互聯網技術,信息的完整與安全是互聯網金融的命脈。然而,在現實中互聯網金融往往會面對信息泄密的風險?;ヂ摼W金融的交易信息是通過編程將其存儲起來的?;ヂ摼W金融交易信息中包含很多十分重要有價值的信息,一些黑客為了獲取對自身有用的信息,不惜鋌而走險攻擊系統。加密程序被破譯,有價值的重要信息便會被泄露。其次互聯網金融還存在信息傳輸不完整,被惡意篡改的信息安全風險。

四、互聯網金融的應對策略

近年來,互聯網金融發展迅速,金融產品和服務更新速度驚人?;ヂ摼W金融為我國的金融服務業務注入新鮮活力,提高了我國金融服務業的效率和水平。與此同時,由于互聯網金融體系不夠成熟,它也存在著許多風險隱患。為了促進互聯網金融的又好、又快發展,我們必須找到規避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方法。鑒于此,以下提出幾點建議。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規?;ヂ摼W金融健康有效發展依靠一套完備的法律法規體系。一是對現行的法律法規進行補充和完善。針對互聯網金融的法律法規中與其發展產生矛盾、相沖突的部分進行修正、完善。二是及時地對法律法規監管空白的地方制定出相關的法律法規。三是規范互聯網金融市場,制定統一、公平、公開的交易規則,破除互聯網金融市場的混亂現象,有序有效地開展互聯網金融業務。

(二)完善市場監管體制。目前,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已經跨越到了傳統的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基金業、信托業等經營范圍中,其混業特征日趨明顯,如何對其監管已經成了一個難題。因此,我們應該重新界定分業和混業監管模式。其次,我們應該及時協調分業和混業監管的監管內容,實現對互聯網金融業的綜合監管、創新監管。此外,監管模式也應該從傳統的“機構監管”過渡到“功能監管”。

(三)提高互聯網金融技術水平。由于目前互聯網金融技術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缺陷和不足。因此提高互聯網金融技術水平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技術編程者要深入徹底地了解相關的金融產品或者金融服務,開發技術軟件,并且在此基礎上不斷提高互聯網金融的合理性、有效性、適應性等。

(作者單位:安徽財經大學金融學院)

參考文獻:

[1] 楊東.互聯網金融風險規制路徑[J].中國法學,2015,03:80-97

[2] 閆真宇.關于當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若干思考[J].浙江金融,2013,12:40-42.

[3] 鄭聯盛.中國互聯網金融:模式、影響、本質與風險[J].國際經濟評論,2014,05:103-118+6.

[4] 李淼焱,呂蓮菊.我國互聯網金融風險現狀及監管策略[J].經濟縱橫,2014,08:87-91.

[5] 劉英,羅明雄.互聯網金融模式及風險監管思考[J].中國市場,2013,43:29-3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