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間計量方法在我國經濟發展的應用現狀研究

2016-07-06 08:44楊馥瑀
2016年21期
關鍵詞:空間計量經濟發展

楊馥瑀

摘 要:本文首先介紹了空間計量經濟學的概念,指出了空間計量方法在經濟發展研究領域應用的重要性。其次,由經濟聚集引入區域經濟差異的現象,從而來應用空間計量方法,然后闡述了我國空間計量方法的發展狀況和主要的研究方向和方法。然后,對空間計量方法的應用實例進行分析,主要從金融聚集、空間溢出和經濟增長收斂等方面進行分析。最后,概述了空間計量在應用過程中的一些不足和缺陷。

關鍵詞:空間計量;經濟發展;金融聚集;經濟增長收斂性

一、空間計量的概念

空間計量經濟學的概念在由J.Paelinck提出后,通過Cliff和Anselin等學者的進一步的拓展后,使得空間計量經濟學的模型在構建中更加有效。打破了在主流的經濟學理論中認定的地理空間的均質性的假設,認為各地區間的經濟活動是相互影響的。因為勞動、資本、自然資源和技術知識等要素在實際的經濟活動中不是均衡分布的,所以空間計量經濟學的開拓性發展,發現并解決了原來忽略空間因素來進行經濟活動的判定而存在的與實際經濟不相符的問題。區域之間的距離和發展的差異會影響地區間的貿易活動,因此,在研究區域經濟問題時將地理空間效應考慮在內是必不可少的,對空間因素的關注使我們不再局限于時間經濟學,使空間計量經濟方法得到發展和更好的應用。

二、空間計量方法應用前景

從各國發展格局來看,經濟聚集會在少數地區出現,在產生經濟聚集后,可能會產生一定的規模效應。正是因為規模效應的作用使區域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對地區間差距有很大程度的影響,那些影響區域經濟聚集的因素還會產生溢出效應間接地對地區間發展有顯著影響。

但是,我國對空間計量經濟學的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在當前的發展狀況下,仍只有少數研究將地理空間效應考慮在內,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空間外部性與經濟集聚實證研究;第二,空間關聯與經濟增長的地理溢出效應研究;第三,地區財政支出的空間外部效應研究;第四,地理知識溢出效應研究。因此,對空間計量方法的研究具有切實意義。

三、空間計量方法的應用實例分析

空間計量經濟學是研究空間地理分布對經濟現象的影響的理論,把空間理論引入到經濟理論的研究中,空間計量理論經過不斷發展,通過空間加權矩陣將空間因素引入模型內,迅速成為計量經濟學的一個重要的現代分支,并發展形成了很多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成果。在模型估計和檢驗中引入空間因素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問題,需要我們從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方法來解決這些新問題。目前,我國空間計量模型主要應用在區域經濟增長,下面列舉一些具體的應用空間計量模型分析空間計量方法的領域,交通基礎設施對區域旅游經濟發展的影響、金融聚集與區域經濟發展問題、區域經濟增長收斂性的研究等等。

(一)金融聚集與區域經濟發展

在研究金融聚集與區域經濟發展上,正因為金融業作為現代經濟發展的主要部分,實際研究中的很多結果也證明了金融發展與經濟發展具有緊密的聯系,金融系統在資源跨期的優化配置,和構建考慮時間和不確定因素的市場均衡體系都起到了促進作用。因而,金融業的發展對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凹坌笔侵父鞣N產業和經濟活動在空間上集中,從而在空間上集中產生的經濟效果以及增強經濟行為向一個地區靠攏的力量,這也是導致城市形成和不斷擴大的基本因素。

研究的過程是,在理論依據基礎上,首先對數據進行模型分析,檢驗金融集聚的溢出效應,建立地理空間權重矩陣,對金融集聚溢出效應進行分析,進一步對影響區域經濟發展的基本路徑和影響程度進行分析。從金融規模和金融資源流動性兩個角度分析了金融集聚影響區域經濟發展的途徑,并對兩種途徑的影響程度進行了比較。建立時間固定效應、空間固定效應和時空固定效應模型,分別對不同模型的結果進行探討,分析出金融集聚對于經濟增長的溢出方式,然后對各個地區和各個年度的影響途徑進行對比分析。最后,得出主要結論。

(二)交通基礎設施對區域經濟發展影響

國內關于交通對經濟影響的研究起步較晚,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交通與旅游的關系、交通對旅游業的影響、特定交通方式和具體交通設施對區域旅游的影響、交通對旅游者行為的影響等。我國旅游產業發展一直伴隨空間集聚的過程,旅游經濟增長存在顯著的正向空間相關性,且在東部地區形成了旅游經濟活動的集聚區;旅游產業集聚對區域旅游經濟增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并表現為較強的空間溢出效應,但這種溢出效應表現為顯著的局部性特征,由此引起我國旅游經濟增長的空間不均衡。

在進行變量的選擇時,存在空間相關性和空間異質性,使用經典線性回歸模型就會受到限制,會使其研究結果出現偏差,應用空間計量經濟模型能有效地解決變量存在的空間相關性問題,把與地理位置及其空間交互作用相關的地理空間數據納入到了經典計量方法中,通過空間權重矩陣把地理位置與統計變量聯系起來,從而來識別空間變動的規律與空間模式的決定因素。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與區域經濟發展關系研究是交通地理學關注的焦點,但現有研究對于兩者的內在關系仍存較多爭議。鑒于此,也可將交通可達性不同概念納入空間計量模型對交通基礎設施對經濟發展的研究中,構建關于可達性與經濟增長的二階空間滯后模型,試圖從空間計量視角探討可達性變動與區域經濟發展的聯系,同時,注意交通建設對經濟發展的結構性效益。

(三)經濟增長收斂性與空間計量方法

我國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全國各個地區的差異也在不斷擴大,比如在:發展速度、經濟規模、經濟結構等方面。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與增長,可以提高人們的福利水平,但收斂的經濟增長更能提升人們的幸福指數。經濟增長收斂主要是研究各地區經濟增長速度的差異及其背后的原因,通過論述了新古典增長理論和新增長理論兩種不同框架中的收斂理論,概括性地回歸了其發展脈絡,并總結出了兩大收斂機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區域經濟增長收斂性檢驗的兩大分析框架——基礎MRW模型和內生化MRW模型,來檢驗我國區域經濟增長的收斂性。研究兩大收斂機制在我國的適用性,系統回答了這兩大收斂機制對中國區域經濟增長差距的影響。分析了兩大收斂機制能否起作用及其背后深刻的社會、經濟等方面的影響因素,并進一步對這些影響因素的增長收斂性進行了檢驗。

四、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陷

在目前的空間計量方法的應用上,仍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首先,在變量的選取方面,在考慮影響經濟發展的變量上可能存在誤差和缺漏,使結果存在一定的偏差。其次,在空間權重矩陣的設立上,要考慮到經濟權重的因素。最后,在數據的收集與處理上存在數據量的不足等問題。在空間計量的研究與應用上,仍然有廣闊的空間等待我們去完善和探索。

(作者單位:云南財經大學財政與經濟學院)

參考文獻:

[1] 陳圓圓.中國區域經濟增長收斂性及其機制研究——基于空間經濟計量[D].東北師范大學博士論文,2015.

[2] 趙軼.金融集聚、空間溢出與區域經濟增長——基于空間計量模型的實證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碩士論文,2014.

[3] 張廣海,趙金金.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對區域旅游經濟發展影響的空間計量研究[J].經濟管理,2015(7):535.

猜你喜歡
空間計量經濟發展
傾向中西部的土地供給如何推升了房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