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用理論指導下的翻譯實踐

2016-07-14 22:06喬早早
青年時代 2016年11期
關鍵詞:語用學關聯理論翻譯

喬早早

摘要:語用學理論介入翻譯實踐后,翻譯實踐所依據的理論根基較以往更加深厚,同時,語用學理論還可以拓寬翻譯理論研究的視野。本文擬從語用學的三個核心理論:語用等效、關聯理論、語境論出發,并結合具體的翻譯實踐,來闡述語用學理論對翻譯實踐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翻譯;語用學;語用等效;關聯理論;語境

一、引言

語用學理論和翻譯研究在眾多領域存在研究交集,二者擁有共同的研究對象,主要涉及兩個方面:語言理解和意義表達。二者與語義研究存在交集的地方就在于都非常關注意義。但是二者的研究所側重的意義維度是不同的。語義學與語用學相比較,前者側重研究抽象的語言系統本身所具有的某種意義,而后者則注重研究在具體的動態交際語境中,說話人傳達意義,聽話人理解意義的過程。語用學作為語言學新的研究領域,它是專門研究語言使用和理解的一門學問,主要的研究領域涉及到以下兩個過程:一是研究說話人利用書面和口頭語言以及當時所處的外部語境來表達意義的過程,二是研究聽話人根據當時的外部語境,對說話人的書面或者口頭話語進行解碼和推理的過程。翻譯學就名稱而言,亦可稱為翻譯理論或者翻譯研究。它更關注文本和書面語言,是研究譯者在譯文中用流暢的目的語重構原文意義,再現原文文化情境的一門學問。由此可見,語用學理論的研究領域和翻譯學的研究領域在某種程度上是存在差異的。然而,從已有的翻譯現象和翻譯實踐中,我們可以發現,這種差異性并沒有阻礙翻譯研究者將語用學理論應用于翻譯活動,而且取得了非常好的交際效果。語用翻譯作為翻譯評價的新理論模式,譯者有意、無意地將語用理論介入、指導自己的翻譯實踐,成功避免了聽話人和說話人的尷尬境地,同時在理解層面上也達到了等效。也就是說,在翻譯實踐的過程中,譯者遵從語用理論的規范將會受益匪淺:在微觀層面,語用學理論可以為翻譯研究提供了新的評判標準和科學的分析方法;在宏觀層面,又可以從語用交際角度為翻譯實踐提供理論指導。這樣,對于解決翻譯實踐中的理解問題非常有效。本文擬從語用學的三個核心理論,即語用等效理論、關聯理論,語境,來探討它們是如何指導翻譯實踐的。

二、語用理論與翻譯實踐結合

就翻譯實踐而言,將語用學理論引用其過程中,并發揮指導作用,是很有必要性的??v覽古今中外的翻譯發展歷史,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明顯的趨勢,即翻譯研究作為應用語言學的分支學科,猶如應用語言學的發展離不開語言學的發展一樣,以其他學科的發展為基礎,借鑒、汲取其他學科理論中對自身發展有益的養分,來滿足、充實自身的發展需求。秉行拿來主義的翻譯研究,其自身最大的優越性就在于它對任何學科理論都沒有歧視和偏見,只要能為我所用,都可以兼收并蓄,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改良,以更好地適應自身的發展需求。如此這般,既可以避免翻譯理論和實踐誤入歧途,走上極端的發展道路,同時在理論層面,也能極大的推動翻譯理論的迅速豐富。這篇文章所指的語用翻譯是指從語用學的角度出發,利用其三個核心理論,并結合具體的翻譯實踐,探討譯者是如何將原文中的意義在譯文中得到重構,以及如何將原文中的文化因素合理嵌入到譯文當中。語用翻譯觀探討的語言翻譯形式主要涉及到以下三種:口頭性、修辭性和藝術性,因此,我們也可以將其視為一種等效翻譯觀。在這篇文章中,翻譯實踐作為語用學理論的研究對象和翻譯的練兵場,有助于切實檢驗這些語用學理論在指導翻譯實踐的過程中是否確實有效。

1.語用等效翻譯

語用語言等效與社交語用等效分別為語用等效翻譯的兩個方面,前者作為一種翻譯策略,其出發視角為語用語言學,主要依靠語際間發生對比來實現其等效目的。這與Nida提倡的“動態對等”以及Newmark倡導的“交際翻譯”不謀而合,都主張擺脫原文形式的束縛,但求內容上必須對原文負責,即以最貼切而又最自然的對等譯文來再現、重構源語內容,從而達到等效之目的。后者著眼于社交語用等效翻譯,其等效目的的實現途徑與語用語言等效的實現途徑基本相同。二者同為語用翻譯,當然也可以看做是跨語言、跨文化的雙語服務的等效翻譯??偟脕碚f,語用等效的實現途徑取決于不同的翻譯目的。也就是說,翻譯人員要本著對原文內容忠實負責的態度,依據原文中的語境,將原文重構為目的與讀者喜聞樂見的譯文。語用語言等效翻譯不僅要考慮譯文的文體,同時還要將譯文的用途納入考慮范圍,即從語言認知的角度出發,綜合考慮如何才能使目的語讀者/聽話人產生和源語讀者/聽話人幾乎同等的言外之意。外國廣告在引入中國的過程中,其翻譯效果就能夠使得中國人如同外國人一樣感同身受。例如,將“Coca Cola”漢譯為“可口可樂”堪稱品牌翻譯的經典傳世之作,“Coca”指的是古柯葉,“Cola”指的是古拉果。二者原指該飲料的制作原料。僅僅字面翻譯顯然違背了產品品牌名稱簡潔凝練的要求,不符合中國市場的消費理念,而且會使中國消費者對該飲料的口感產生壞的聯想:苦味、口感差、藥品等,毫無美味飲料之印象。而音譯為“可口可樂”,使得原英文的重復節奏以及響亮音韻得以保留,令中國消費者讀起來回味無窮,同時也在消費者的腦海中勾勒出了痛快暢飲、快樂無限的理想畫面。所以,無論是從字面意義上,還是從聯想的“言外之意”上,都很好地迎合了該產品的主體消費者的追求。

2.關聯理論與翻譯

從關聯理論的角度看,找到話語的最佳關聯是正確理解話語的關鍵所在。成功獲取話語的最佳關聯之后,在此基礎上實施邏輯推理。然而,最佳關聯的成功獲取必須依靠語境分析,此過程不僅要求譯者具備一些基本的話語常識,還需要譯者具備對原文話語背景知識以及相關信息的處理能力。舊關聯理論在翻譯過程中所發揮的重要指導作用就在于譯文要想獲取最佳的語境效果,必須正確處理原文中提供的各種信息,這些信息中蘊含著一些關鍵性的提示性語言可以有效促進譯者成功獲取譯文中的最佳等效表達法。關聯理論認為,要想實現譯文語篇的連貫,參與交際的對話者在尋求關聯的過程中,譯者和讀者必須實施一系列的認知推理和心理運算。關聯理論認為,翻譯過程就其本質而言,也可以被解讀為先明示后推理的過程:對源語進行動態的闡釋。由于人類認知的動態性以及推理時所依據的最佳關聯的動態性,譯者完成源語交際者的意圖識別,只能盡可能的依靠話語中的內容,然后將其傳達給目的語讀者。而目的語讀者在理解的同時也是處于動態的語境內。因此,譯語文本只能是語言順應的結果,而目的語讀者對譯文的理解過程無非也是一個語言順應的過程。所以說,不可譯的文本是不存在的,但是嚴格意義上的對等,倘若要在源語和譯語文本中得到實現,其可能性非常之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與原文在相關方面的對等。另外,關聯理論指導下的翻譯一般以歸化翻譯為主,這是一種為了最大限度地譯出原文意義,而不計損害原文語用效果的翻譯策略,其目的是為了讓缺乏相關背景知識的譯文讀者更快地找到話語的最佳關聯,從而減輕他們的解讀負擔。如:

A:Canyoudrink?

B:Iused to go to bar for leisure.

1.去酒吧一般都會喝酒。

2.我以前常去酒吧。

3.我能喝酒

很顯然,僅從字面意思出發是不足以理解以上話語的。這時候,我們通過認知假設,幫助我們獲得了以上三種邏輯推斷,此種方法雖然有助于我們理解話語,但也無形中給我們增加了不必要的理解負擔。由此可見,因為譯文讀者和源語作者分別受到不同的文化熏陶,他們的認知環境存在較大差異,在理解話語的過程中都會建立起一種乃至幾種關聯,圍繞著關聯就可以得出理解話語的標準。所以,譯者在用目的語進行表達時,也要找到最佳關聯。

3.語境論與翻譯

語境主要包括語言環境和非語言環境。后者也被稱為言外語境或隱性語境,主要是指語言使用的社會文化物質環境。前者語言環境,就其名稱而言,也可稱為言內環境或顯性語境,主要的研究領域涉及到詞、短語、句子乃至更長的語篇同現的上下文。語境,就宏觀層面來說,即語言使用和進行交際的外部環境,真是的語言交際環境又會涉及到眾多主、客觀因素。正確的語境作為話語理解的前提,其重要性不必多言。那么正確的語境是如何選取的呢?從關聯理論的角度來看,正確地選取最佳關聯必須在關聯原則的規范下完成。參與交際的聽話人無非是想獲得與說話人所表達的意圖的同樣的語境效果,從而成功尋求最佳關聯。聽話人對說話人的交際意圖的推理、闡釋過程即話語關聯性的搜索過程。此過程的順利完成必須滿足以下兩個條件:(1)推理所得結論無需耗費過多努力,

(2)語境效果的產出足夠滿足理解需要。如此看來,最佳關聯的搜尋過程可以指引聽話人成功獲取交際者所意圖的語境,而且還可以幫助聽話人在即時語境的指導下,推理出說話人所期待的解釋和想要傳達的真正意圖。這樣可以對聽話人的認知環境起到改善的作用:在其已固有的認知環境中增添新的知識,或者加強、修正已有的知識。語境不僅能夠對語言形式及其意義表達起到規約的作用,同時還能起到解釋作用。所以,翻譯也同樣無法擺脫語境的規約和解釋。關于語境在翻譯中的作用,Newmark指出:“語境在所有翻譯中都是最重要的因素?!币虼?,譯者應該將語境作為翻譯實踐過程中的首要考慮因素,在此基礎上正確理解原文,從而有效避免譯語的低端失誤,以形成流暢、可讀性強的筆調。比如,上下文對多義詞或歧義句的制約:

“Ellen.shut the window.Im starving!”and her teeth chattered as she shrunk closer to the almost extinguished embers.(Wuthering Heights)

譯文1:“愛倫,把窗子關上。我快餓死了!”她的牙齒在打顫,一面蜷縮著身子,向快要熄滅的火爐靠攏。

譯文2:“愛倫,把窗子關上。我快凍死了!”她的牙齒在打顫,一面蜷縮著身子,向快要熄滅的火爐靠攏。

這里的“關上窗戶”、“牙齒的哆嗦”、“蜷縮著身子”和“向火爐靠攏”等語句構成了清晰的語義場,生動地刻畫了一副寒氣逼人的氛圍,可是譯文1將“Imstarving”譯成“我快餓死了”,明顯與語境捍格難入。另外,starve不僅有“餓死”的意義,同時還有“挨餓,凍死”之意。

三、結語

語用學理論,特別是語用學的核心理論介入翻譯之后,翻譯實踐的理論依據得到不斷深化,同時也極大地豐富了翻譯研究的內涵。另外,語用翻譯觀認為,對源語的翻譯操作,無論其忠實程度何如,只要能同等傳達其交際用意,即為具備可行性的譯法,從而避免譯者陷入“不可譯”的泥沼。另外,我們對語用翻譯的探索是永無止境的,因為他們需要在翻譯實踐中接受反復的檢驗。

猜你喜歡
語用學關聯理論翻譯
讓熟語教學插上“語用學”的翅膀
《生活大爆炸》中刻意曲解之關聯理論探析
商務英語翻譯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性及其應用
小議翻譯活動中的等值理論
從語用學角度看英語口語交際活動的特點
關聯視閾下的學習者語用能力發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