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大學生犯罪原因及控制

2016-07-16 17:33史佳佳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6年17期

史佳佳

摘 要 犯罪原因是指引起、影響犯罪行為發生的事物和現象。犯罪是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以來,各種社會形態中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但是,在不同的社會群體中,存在著不同的產生犯罪的原因。

關鍵詞 大學生犯罪 犯罪原因 犯罪控制

中圖分類號:C913.5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我國發生了一系列聳人聽聞的大學生刑事案件,令人痛心,更發人深省。從云南大學的馬加爵殘忍殺害舍友案,到復旦大學的林森浩投毒案,這些大學生惡性案件的頻頻發生,使人們對大學生的既有印象直線下降。大學生作為青年群體的典型代表,有著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素質,是國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來,究竟是什么原因放棄大好前程讓他們走上犯罪的道路,思考深層次的犯罪原因成為一個急迫的任務。

1大學生刑事犯罪的特點

(1)犯罪大學生擁有高學歷。一些案例中,犯罪主體都是學校的尖子生,在復旦投毒案中,犯罪人在同學眼中是一個樂于奉獻的好學生,汶川地震時,林森浩甚至拿出了800元捐給災區,而他一個月的生活費才200塊。

(2)案件突發性強,主觀惡性小。大學生刑事犯罪中,大部分是臨時起意,與一般刑事案件的預謀性有較大的區別。據南京市檢察院的統計,在大學生所實施的侵犯人身權利的犯罪中,突發性犯罪占到了70%左右。當事人都是出于生活中的一些瑣事,誘發犯罪動機。案發后,會認識到自己行為的危害性,懺悔自己的所作所為,思考為何走上這條路。

(3)犯罪智能化傾向明顯。大學生實施犯罪的過程中,利用其掌握的知識或實用的技能達到犯罪目的。大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獲得了良好的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術應用能力,在作案時善于運用手中的資源,復旦投毒案中,林森浩利用了在醫學院的資源獲得了二甲基亞硝胺。

2大學生犯罪的原因剖析

家庭內部原因。大學生違法犯罪與家庭教育的失敗密不可分。許多家庭在大學生未成年時采取粗暴教育,導致部分大學生從小形成人格缺陷。城市里的獨生子女從小過著嬌生慣養的生活,父母的溺愛讓他們養成驕橫的性格,導致他們在大學很難與同學建立良好的關系。市場經濟的發展,傳統的婚姻觀念受到挑戰,不完整家庭日益增多,未成年人得不到應有的教育,容易變得孤僻、抑郁。

學校和社會原因。應試教育造成在學校教育中,大學生全面素質教育不達標。實踐中,我國高等教育重智育輕德育的情況普遍存在,導致一些學生道德水平低下、法制觀念淡漠。大學生進入大學校園,社會交往的機會增多,但他們缺乏經驗,極易受到社會不良文化的影響及不法分子的教唆,被違法犯罪所利用和控制。

3大學生犯罪防治對策

對大學生犯罪原因的分析表明,如欲有效的預防大學生犯罪,須在家庭、學校以及個人層面,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構建起綜合性的犯罪防治對策。

(1)在家庭層面上,家長注意營造和諧的家庭關系,提高自身素養,為青少年樹立道德范例,使青少年的心理逐步受到熏陶,形成善與惡的最初體會。改變一味溺愛或者簡單粗暴的教育手段,辯證地看待孩子的錯誤,用正確的思想去教育和指引;家長應積極地與學校進行溝通,一旦發現學生存在情緒問題,及時向學校進行反映,以便后者適時介入,提供心理幫助,消除犯罪隱患。

(2)在學校的角度來看,要樹立以德治校、以法治校的觀念,大力開展法制教育和實踐,對大學生進行生動、直觀的法制教育;隨著當前大學生心理障礙的日益增多,有必要在大學生中開設心理保健課程,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各種管理制度,正確處理大學生違法違紀事件,消除矛盾;加強高校管理制度,避免后勤社會化實施過程中矛盾的激化;高校應加強與社會有關部門的協作,凈化校園周邊環境,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積極開展健康有益的校園文化活動,從空間和時間上減少和消除大學生違法犯罪的條件,營造大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

(3)在個人層面上,大學生本身要積極配合社會、家庭與學校的各種措施,樹立起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在注重學業進步與身體健康的同時,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對于社會的不良風氣,提高辨別是非與選擇對錯的能力;對于網絡空間,要在合理利用的同時,積極抵御不良信息的影響。

4馬加爵的懺悔信

殘忍殺害室友的馬加爵歸案之后,在監獄中寫下了一封名為懺悔的信,向養育自己的父母、被殺害的同學道了歉,在他看來,自己殺害同學的行為是那么荒唐與沖動。他因為一次打牌吵架,加之內心一直認為同學看不起他,不愿與他交往,就決定走向這條不歸路。

世上所有的事,有果必有因,外人看馬加爵的行為是純粹的沖動犯罪,實際上,罪惡的火苗早已在他的心中埋下。他的家庭中,兄弟姐妹眾多,因為他的聰慧,從小被父母家人寄予厚望,希望他早日學成,出人頭地,為家鄉爭光。馬加爵在上大學之前,備受老師的重視。但在上大學之后,優越感和存在感漸漸降低,脆弱又敏感的心靈在與同學交往的過程中一次次被擊潰。據其回憶,作案的那幾天,他的心里只有苦惱,只有恨,諸多后果都未曾設想,案發被捕后,幡然醒悟,但木已成舟,所有的事情也不能再挽回。最后,他在信中警醒世人,做事之前要三思,不要因為自己的一時糊涂,傷害了最愛自己的人。

所有的大學生都應該以此為戒,在自己有負面情緒時努力排解,盡快調整自己,適應社會,建立健康的人際交往關系,時刻警醒自己,不要走上犯罪的道路,規劃好幸福美滿的人生。

參考文獻

[1] 李陽.當代大學生犯罪原因及預防對策分析[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

[2] 金志海.關于大學生犯罪問題的思考[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6(2).

[3] 社論.少女據愛遭毀容,悲劇本不該發生[N].新京報,2012-2-2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