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談如何指導小學生學習科學的方法

2016-07-16 17:23胡雍進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6年17期
關鍵詞:觀察探究方法

胡雍進

摘 要 觀察和探究是人類對自然現象進行考察的一種方法,是人類認識自然的基本途徑,是小學科學教學的基礎。小學生的科學探究主要是以系統的觀察為基礎,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是小學科學教育的宗旨,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觀察越仔細就越能發現和提出問題,引發更多的思考和探究。因此,教師應積極引導和培養學生的觀察興趣。

關鍵詞 觀察 探究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小學是一門綜合學科,它不同于其他課程,有其特有的學科屬性。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想要使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得以形成、觀察能力得以培養,教師就必須對學生的觀察活動進行指導。小學科學是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需要以學生為主體,同時使學生在親歷"以探究為核心"的學習過程中獲取科學知識,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學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要想讓學生學習小學科學的效率得以提升,就要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入手。

觀察,是指人們對周圍存在事物和現象的認識,這種認識是基于研究者對事物的現象和過程的理解。但是,科學的觀察,并不是指人們對觀察的一般理解,即不僅僅是“仔細察看”,而是在自然存在的條件下,對自然的、社會的現象和過程,通過人的感覺器官或借助科學儀器,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的。這種科學的觀察,就是教育科學研究中的觀察法。觀察法是小學生科學課中最重要的學習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達爾文曾說:“我既沒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沒有過人的機智,只是在覺察那些稍縱即逝的事物并對其進行精細觀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眾人之上?!笔澜缟蠜]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只有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才能發現大自然中更多的秘密,才能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重點訓練什么,除了按照科學課程標準、教材內容訓練外,應重點關注如何讓學生的觀察更有目的性、更有計劃、更持久。觀察是獲取知識和掌握技能最基本的方法,觀察是指人運用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功能,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客觀現實感性認識的一種主動形式。它與積極的思維相聯系,所以有時也稱作“思維的知覺”。觀察既是探究的源起,也是探究的行為,也是科學課最基本的學習方法。

小學生觀察能力的發展是以其感知水平為基礎的,而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感性認識活動,任何觀察過程都包含觀察對象和觀察主體,是在自然狀態中、不加任何控制條件進行的。觀察教學的目的是讓小學生通過自己的感官有意識地去認識自然事物和現象,培養學生對自然事物和現象的良好的觀察習慣和一定的觀察能力,對各種自然事物和現象形成感性的認識,為進一步形成理性認識奠定基礎。小學科學課所涉及內容都是兒童喜愛的、具體的、直觀的自然事物和自然對象,學生對它們的認識、觀察是一種最直接、最常用的方法。

科學課上的觀察,要調動全身感官,做到用眼凝神看看、用腦認真想想、用手親自做做、用耳細心聽聽、用嘴完整說說,有時還要借助放大鏡、尺子、鉛筆等工具輔助觀察。這下,學生們若有所悟,在觀察校園里的樹木時,他們有幾個人手拉手圍成一圈測樹干周長的,有把耳朵貼在樹洞旁聽里面“動靜”的,有拿著放大鏡觀察樹瘤的,有跪在地上尋找大樹周圍小動物的,還有撿拾落葉要制作標本的。在這次的觀察匯報中,他們各抒己見,說得更細更全面,每個小組都有自己的新發現。

作為觀察課,最好是有觀察的實物,其次是標本、視頻、圖片等。教師要有目的的布置學生課前觀察,收集物品和資料?;顒訙蕚湓匠浞?,探究活動才會越順利、越深入、越有效。

收集資料時要體現一個“廣”字。也就是要求學生課前要廣泛搜集研究所需要的材料。教師要指導學生圍繞研究的課題,從我們周圍熟悉的事物入手搜集資料。收集的物品或動植物要有特點、有代表性、要完整。學生搜集材料的途徑和方式是多樣的,可以通過網絡、影視、報刊、書籍等多條途徑,多種方式搜集所需的資料。另外,搜集資料的過程也是學生學習的過程,所以要盡可能地讓所有學生都能進行積極的課前準備。

需要強調的學生搜集的資料,必須是那些能夠幫助自己研究問題的信息,而不是去找現成的結論來代替自己的探索。如果讓學生僅僅是從書本和網上直接得到知識,找到問題的結論,而不引導他們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那么除了知識的來源不同以外,和教師灌輸的傳統教學并沒有什么兩樣,即使教學手段再先進,還是不符合新的科學教學理念。當然,收集資料不僅僅是學生的任務,也是教師的任務。有時學生準備的資料不充分或課前觀察不夠,這就需要教師提供的資料;其實,在搜集資料的過程,能夠加深我們對教材的理解,從而準確把握教材,教學時達到游刃有余的境界。

對于學生的觀察能力,在科學課上,包括原來的常識課、自然課,都是重點培養的能力之一。在科學學科的教學研究中有很多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相信我們每個教師在這方面,也都有很多成功的經驗。觀察實驗是本學科的重要特色,也是科學研究中獲取感性知識的重要方法,只要我們全體科學教師重視起來,在教學中大膽實踐,一定會在觀察能力的培養方面取得可喜的成果。

興趣是入門的先導,是獲取知識的前提,是促使學生積極學習的內部動力。三年級的小學生對神奇的大自然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利用兒童的這一特點,讓他們親自去接觸自然界中的事物,凡是能觀察到的教材內容都讓他們親自去看、去聽、去摸、去感受,積極為他們創造觀察的條件,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總之,觀察不是隨意的看,而是有計劃、有目的的感知活動。觀察目的是否明確直接影響到觀察的效果,只有目的明確,才能“有的放矢”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觀察對象上來。因此,觀察前教師要向學生提出明確具體的觀察要求,使學生明確觀察范圍和觀察重點。除了教材上要求觀察的材料以外,還可以找些當地常見的、學生熟悉的實物觀察。以此激發他們觀察的興趣,引導他們在興致勃勃的情緒中學習正確的觀察方法,得到能力的培養。

猜你喜歡
觀察探究方法
一道探究題的解法及應用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
探究式學習在國外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及思考
可能是方法不對
用對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