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辦本科高校分子生物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2016-07-16 18:30楊陽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6年17期
關鍵詞:實踐與探索分子生物學教學改革

楊陽

摘 要 分子生物學是一門重要的專業核心課程,具有知識點多,抽象復雜,邏輯性強,新理論、新技術更新快等特點。根據我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要求,結合分子生物學課程特點,從該課程師資隊伍建設、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網站建設、實驗教學、學生科研訓練等方面進行改革和探討,提高了教學質量。

關鍵詞 分子生物學 教學改革 實踐與探索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分子生物學(molecular biology)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現象的科學,通過研究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質)的結構、功能和生物合成等方面來闡明各種生命現象的本質。分子生物學的興起是自然科學的一件大事,它使整個生命科學的研究上升到一個全新的階段。在實際應用方面,它是培養造就生命科學類高級專門人才所需基本素質的重要課程。該課程在我校生物工程、生物技術等本科專業中開設,為專業核心課程。在實際教學中,因分子生物學課程體系知識點多,抽象復雜,邏輯性強,而新理論、新技術更新快,學生學習有困難,在短時間內很難掌握。針對上述課程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也為貫徹落實我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使其全面系統地掌握分子生物學理論和技術,近幾年來本教研室從該課程師資隊伍建設、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網站建設、實驗教學、學生科研訓練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改革與探索。

1引進培養優秀青年博士,推動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隊伍建設是課程建設的重要內容,關系到課程教學的質量和人才培養的水平。近幾年間,分子生物學課程團隊先后引進了來自中科院、“985”、“211”等全國知名科研院所的多名優秀博士。通過“傳幫帶”,教學指導委員會隨機聽課、學評教信息反饋,組織講課競賽,安排青年教師參加全國性高校生物教學改革研討會等措施幫助青年教師成長,提高教學水平。

此外,每年課程團隊選派1-2位青年教師出國訪學,選派1-2位教師在國內外知名高校開展博士后研究。通過人才引進及培養,分子生物學課程主講教師達8人,現有教授1人、副教授3人、講師4人,全部具有博士學位。課程團隊教師本著以科研帶教研、以教研促科研、全員參與,注重實效的原則,積極申報科研項目和教研項目,目前本課程團隊教師均承擔多項國家級、省市級、校級研究課題和教研課題,為教學工作的不斷更新和充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加強教學內容改革、豐富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教材是教學思想與教學內容的重要載體,普通班選用目前生物類應用較為廣泛的朱玉賢等主編的第四版《現代分子生物學》作為教學教材,“錢學森實驗班”實行雙語教學選用Turner等主編教材《Instant notes molecular biology》。因分子生物學章節、知識點多,將教學內容進行了模塊劃分,圍繞中心法則,重點講解染色體與DNA、轉錄、翻譯、基因表達調控,將分子生物學研究技術與基因工程操作技術有機結合,此外以學術報告的形式結合授課教師的研究方向講解分子生物學進展及重大事件。

普通本科班的教學,我們主要采用以核心知識為抓手,運用研討式、思維導圖等教學手段設計課堂教學。授課之前教師根據每章節核心知識點設計問題,布置學生預習,課堂上啟發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討論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教師在研討過程中只起到調動、協助及課堂控制的作用?!板X學森實驗班”采用滲透式混語及計算機多媒體輔助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進行授課。滲透式混語即先用英文表達,然后用中文講解、闡述,使學生聽懂英文,并理解英文表達的專業知識,最后重復一遍英文表達。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將文字、圖形、聲音、動畫、視頻等多種信息加工組合在一起,把抽象難懂的書本知識轉換成圖文并茂、情景交融的直觀形象,降低學習的難度,提高學生的理解程度和能力。

3整合資源,建立優化教學網絡平臺

教學團隊自2012年建立校級分子生物學精品課程網站,使傳統教學方式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相結合,嘗試開展網絡教學。隨著近幾年的建設,精品課程網站設立課程介紹、教學大綱、教學課程錄像、多媒體課件PPT、習題冊、動畫視頻專區以及網上答疑服務區等自助學習項目,便于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進行預習、自學及復習?,F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有效地實現多樣化的教學互動,擴展教學的時空和教學信息量,實現因材施教的個性化教育,從而顯著增強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

4建立探究式的實驗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以驗證性、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整合分子生物學實驗課程內容,從DNA、RNA、蛋白三個水平介紹分子生物學常用實驗操作技術,使學生較全面和深入理解分子生物學以DNA復制、RNA轉錄和蛋白質合成為核心的中心法則。此外,為學生創設一種科學研究的情境和途徑,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指導學生查閱文獻,設計實驗方案,實施實驗流程,分析實驗結果,撰寫實驗報告,并整理成實驗課程論文。探究式的實驗教學方法使整個實驗從頭至尾大部分工作均由學生完成,明確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精神。

5搭建專家講座平臺,提供學生科研助理崗位,培養學生科研能力

從課程團隊科研內容出發,每學期組織校內外專家講座5-8次,拓寬學生視野,使學生了解學科動態和發展趨勢,培養學生熱愛專業、獻身專業的信念,引導學生形成研究問題的良好習慣和能力,為學生將來從事分子生物學相關研究打開興趣之門。課程團隊每位教師每年為學生提供4-5個科研助理崗位,學生從大二開始可申請加入教師的課題研究或自主申請課題,系統培養學生的科研素養。

綜上所述,在分子生物學的實踐教學中,我們從多個角度進行了教學改革與探索,重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出生物產業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用人單位對我院生物工程、生物技術專業的實習生和畢業生給予高度評價,認可學生分子生物學知識儲備及實驗操作能力。此外,通過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理論和實驗的學習,許多學生立志考研并成功被國內外知名大學分子生物學相關專業錄取,社會認可度高。

參考文獻

[1] 朱玉賢,李毅,鄭曉峰,郭紅衛.現代分子生物學(第4版)[M].高等教學出版社,2013.

[2] 朱澤峰,葉青.國內高校雙語教學的困境與應對策略[J].浙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3(4):113-115.

[3] 范金波.強化實踐教學環節 開展實踐教學改革[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11(3):220-221.

猜你喜歡
實踐與探索分子生物學教學改革
本科生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教學改革初探
ABO亞型Bel06的分子生物學鑒定
成軍:從HCV入手,探索脂類代謝分子生物學新機制
少突膠質細胞瘤的分子生物學改變及臨床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