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吸內科護理中重癥患者應急護理干預措施

2016-08-11 22:49沈禮利王明媚洪粉丹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0期
關鍵詞:重癥患者干預措施呼吸內科

沈禮利+王明媚+洪粉丹

【摘要】 目的 總結針對呼吸內科重癥患者應急護理的有益經驗, 提出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方法 198例呼吸內科重癥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99例。觀察組實行多維度系統化的應急護理措施,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措施。比較兩組護理結果。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91.9%, 高于對照組的77.8%,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呼吸內科重癥患者施行系統化的應急護理措施, 能有效降低患者病重和死亡率, 減少危重病程, 幫助患者盡快恢復轉好。

【關鍵詞】 呼吸內科;重癥患者;應急護理;干預措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0.179

呼吸是人類生存本能, 但多年來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嚴重失衡, 造成的大氣污染長期損害著我國居民呼吸系統。特別是近幾年來持續暴發大規模的霧霾天氣, 由此引發的呼吸系統病癥幾率日益增多, 直接影響著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呼吸內科是診斷治療各類呼吸系統疾病的重要科室。隨著呼吸系統發病率升高和重癥患者的增多, 迫切要求呼吸內科改進日常護理作業模式, 不斷提高對重癥患者的應急護理水平。本文在總結分析多種應急護理措施有效性的基礎上, 提出改善呼吸內科重癥患者的針對性護理策略?,F將相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98例呼吸內科重癥患者。入院檢查均未患有心臟、肝臟和腎臟疾病。重癥標準參考院方臨床診斷, 其中患有慢性氣支管炎67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1例, 支氣管哮喘33例, 支氣管擴展19例, 肺癌27例, 肺炎11例。其中男103例, 女95例, 年齡18~83歲, 平均年齡(49.3±11.2)歲。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99例。

1. 2 方法 觀察組施行多維度系統化的應急護理措施, 對照組施行常規應急護理措施。療程持續8周(期間康復出院自動截止), 詳實記錄患者各項臨床數據并歸入病歷。多維度系統化的重癥應急護理干預措施是在總結呼吸內科臨床應急護理的有益經驗基礎上, 全程應用多種技術化與人性化護理干預手段, 綜合急救、飲食、心理和康復等方面的全方位護理措施。

1. 2. 1 采取全程全時跟蹤護理 呼吸內科各類重癥病情均具有突發急重風險, 對患者生命有威脅性較大。因此, 對觀察組患者要有效利用醫療技術設備, 加大護理工作力度, 采取全天侯連續不間斷的整體護理模式。以利于醫護人員盡早發現發病征兆, 及時施用護理措施, 對救治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 2. 2 分階段調整護理工作重點 根據呼吸疾病重癥發展, 區分急發期、遷延期和緩解期特點, 運用針對性的護理策略。在重癥急性發作階段, 要確保呼吸道通暢, 實時監測血壓、心律、脈率等重要生命指標變化, 注意某些關鍵藥物使用后患者的不良反應, 緊密觀察呼吸順暢性、意識清醒度, 準備好應急藥物、除顫器、氣管插管、呼吸機、供氧設備等必要急救用品。在病癥慢性遷延階段, 要注意做好祛痰、鎮咳工作, 輔助患者變動到適當的姿勢和體位, 提倡主動多進行咳嗽, [1]按需采取氧療和機械通氣護理, 及時清理分泌物, 防止和控制感染, 保持呼吸道凈化和通暢。在病癥逐漸緩解階段, 要注重提高患者免疫力和疾病復發, 禁止吸煙、酗酒行為, 避免發生感染、過敏、受寒等, 保持一定的有氧呼吸, 指導患者鍛煉膈肌運動, 做好自身呼吸功能復健。

1. 2. 3 給予人性化的心理支持 呼吸重癥患者承受病癥折磨的同時, 生命常常面臨疾病的不確定威脅, 精神壓力較大, 易形成焦慮和抑郁情緒。受限于儀器設備施用和羸弱的身體而長期臥床, 運動能力弱化、行動時有不便, 生活質量明顯下降, 精神較為萎靡, 情感易受刺激。隨著病情加重, 部分患者會對治療產生疑慮和消極悲觀傾向。所以, 護理中必須及時摸清患者心理變化, 及時作出心理干預。要講解治療方案的科學性、用藥和儀器監護的必要性, 消除患者疑問和恐懼心理, 鼓勵其積極接受治療;要加強陪伴和溝通, 引導患者傾訴并釋放壓力, 消除焦慮和郁結的不良情緒;要真心體貼和關心患者, 熟悉患者性格和愛好, 逐漸消除隔閡感和孤獨感, 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此外, 對患者家屬要及時溝通并做必要的教育, 共同建立起患者的康復信心[2]。

1. 2. 4 營造良好的治療和康復環境 ① 提供良好治療保障條件。呼吸內科針對重癥患者日常治療和危重救護時需要應用多種精密儀器和生命支持設備, 醫護人員需要熟練掌握和應用;用藥治療上要嚴謹規范, 對危重患者要建立兩條以上的靜脈通道, 對各類藥物要細心觀察記錄, 警惕患者不良反應, 并能及時做出調整。②醫院及家屬共建良好的康復環境。呼吸內科重癥患者特別需要關心和護理, 需要家屬遵循醫囑配合院方積極幫助患者康復。首先, 針對患者身體虛弱、行動不便, 要靜防墜床、動防滑倒, 確保室內區域的防護安全, 護理人員和家屬要貼身陪伴。其次, 要保持個人衛生, 堅持用0.9%的鹽水清潔口腔、清水清潔鼻腔、涼水清潔面容[3];要保持病房整潔, 定時通風、定期消毒, 維持穩定的室內溫度。③要保持健康飲食和生活習慣, 要增加蛋白質和維生素食物的攝入量, 禁忌高脂、高鹽和辛辣刺激食物;要戒煙、戒酒、防過敏源[4], 家屬要理解支持并以身作則。

1. 3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重病患者危急癥狀完全化解, 呼吸通暢自如, 臨床監測生理指標恢復正常, 生理體征得以完全穩定; 好轉:重病患者危急癥狀有所緩解, 呼吸明顯改善, 臨床監測生理指標有向好趨勢, 生理體征得到一定控制; 無效:重病患者危急癥狀明顯, 呼吸困難癥狀持續, 生理指標和體征處于不穩定狀態??傆行?(顯效+好轉)/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1.9%,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7.8%,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比較療程內兩組康復患者達到醫生建議出院時間, 觀察組平均為(18.1±5.6)d, 對照組平均為(24.2±6.1)d。

3 討論

呼吸內科重癥患者的護理好壞直接關系患者危急重癥的緩解和后期康復效果。重癥患者應急護理策略涉及搶救設備操作、心理干預、飲食調理、康復指導等多方面, 應當圍繞治療效果, 綜合多方面因素科學設定護理方案。通過兩組對比試驗結果可知, 較常規應急護理干預措施而言, 施行采取多維度系統化的護理策略, 能實時掌控患者病情發展, 及時做好病情突發意外變化的預警與應對, 有效降低嚴重并發癥和致死率, 促進患者病癥較快緩解, 明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提高康復率和滿意度, 縮短實際住院時間, 具備較大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同時, 對醫護人員而言, 既需要遵循嚴密的工作流程和承擔繁重的工作量, 又要求具備很高的能力水平和強烈的責任心。因此, 院方應當加強相關醫護人員的培訓管理, 最大程度地發揮該護理模式的效益和潛能。隨著國家對大氣污染的重視與治理, 民眾患呼吸系統疾病的不利因素將逐步減少。但可以預見, 短期內呼吸系統疾病仍將呈現高發態勢, 在臨床實踐中不斷總結改善針對重癥患者的護理措施具備很強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玉梅.護理干預在呼吸內科護理重癥患者的應用效果分析. 中國保健營養, 2013, 2(10):90-91.

[2] 劉精霞.呼吸內科護理中重癥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2, 6(15):15-17.

[3] 羅敬蕊.探討呼吸內科患者的護理問題與相應解決措施.醫學信息, 2011, 1(23):78.

[4] 孔彬, 馮瓊.呼吸內科重癥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中國醫藥指南, 2011, 9(8):334-335.

[收稿日期:2015-05-29]

猜你喜歡
重癥患者干預措施呼吸內科
動脈血乳酸動態監測在心臟外科重癥患者圍手術期的臨床應用
妊娠高血壓疾病的相關因素臨床分析
呼吸內鏡在呼吸內科診療中的應用探討
96例絕經期綜合征患者的心理治療體會
我國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的影響因素與干預措施研究
呼吸內科危重癥哮喘的診斷及治療效果觀察
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呼吸內科實施安全護理模式的臨床效果觀察
血糖變異性與重癥患者預后的相關性研究
呼吸內科護理中重癥患者的護理方法及效果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