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作用的實證分析

2016-07-29 21:56王祿周旎
2016年25期
關鍵詞:金融發展經濟增長

王祿+周旎

摘要:本文以1995—2014年的統計數據為樣本,運用相關計量經濟學理論及知識建立內蘊線性模型,并利用stata12軟件對所建立的模型進行檢驗分析,引入了國內生產總值,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年底余額,外匯儲備,股票籌資額,境內上市公司數量,股票發行量6個變量,最后確定各個變量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影響程度,并提出看法及觀點。

關鍵詞:金融發展;經濟增長;內蘊線性模型

一、引言

隨著金融市場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開始關注金融市場的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許多人認為金融發展在促進經濟增長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大量實證研究也已經證明了上述看法。也有許多學者對我國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了研究,但是我國金融發展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并沒有被完全認定,還有待進一步分析。

二、指標的選取與模型設定

(一)數據的收集與指標選取

本文通過收集1995-2014年的數據,運用stata12軟件建立了內蘊線性模型,對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分析和研究,所有數據均來自國家統計年鑒。

本文選取了Y:國內生產總值(億元),X1:外匯儲備(億美元),X2: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年底余額(億元),X3:股票籌資額(億元),X4:境內上市公司數量(A、B股)(家),X5:股票發行量(億股)以及虛擬變量b,虛擬變量為政府在金融方面的政策性因素,然后通過計量經濟模型來分析金融發展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影響程度。

(二)模型設定與參數估計

將上述選取的六個因素作為解釋變量,Y(國內生產總值)作為被解釋變量,建立如下內蘊線性模型:

回歸結果表明,模型的擬合優度為0.9973,調整后的擬合優度為0.9961,這說明模型的擬合優度較好,解釋能力較強,而且F值較大,表明模型從整體上有較好的解釋能力。

根據回歸結果,可以看出變量X1和虛擬變量b的p值均大于0.1,且變量X1,X4,X5的系數均為負值,與實際經濟情況不符合,在經濟意義上矛盾,因此可能變量之間可能存在多重共線性。

三、模型的檢驗與修正

(一)多重共線性檢驗

由于模型中變量之間可能存在多重共線性,因此需要對模型進行多重共線性檢驗,可以通過計算條件數的方法對模型進行檢驗,若其結果大于30,則模型存在多重共線性,若小于30,則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在stata中通過coldiag2 lnx1 lnx2 lnx3 lnx4 lnx5 b語句實現,結果為590.42(>30),說明模型確實存在多重共線性問題,需要進行修正,可以使用逐步回歸法當中的前進法(step forward)對模型進行修正。

在stata中通過sw reg lny lnx1 lnx2 lnx3 lnx4 lnx5 b,pe(0.05)實現,得到R2=0.9950,Adj-R2=0.9944,F(2,17)=1693.85,說明修正后的模型的擬合優度為0.9950,調整后的擬合優度為09944,說明模型擬合優度較好,F值較大,模型的解釋能力較強。但是變量x1、x3、x5以及虛擬變量b存在多重共線性,未通過檢驗,從模型中剔除,于是可得出新的回歸模型:

lny=1.817+1.082lnX2+0.334lnX4

(0.000)(0.000)(0.0001)

(二)異方差檢驗

在消除多重共線性后,對修正后的模型是否存在異方差問題進行檢驗,即懷特(white)檢驗,通過White檢驗,得出Prob>chi2=00700,在給定顯著性水平=0.05的條件下,Prob>chi2=0.0700>0.05,因此模型不存在異方差。

(三)自相關檢驗

利用拉格朗日乘數檢驗(Breusch-Godfrey LM test)來檢驗模型是否具有序列相關問題,其P值為Prob>chi2=0.1009,由于Prob>chi2=0.1009>0.1,因此該模型不存在自相關問題。

(四)模型結果分析

通過上述檢驗可知,模型中的多重共線性問題已經通過逐步回歸法-前進法消除,而且模型中不存在異方差以及自相關問題,因此最終的模型為:

lny=1.817+1.082lnX2+0.334lnX4

(0.000)(0.000)(0.0001)

所考察的6個影響因素經過多元回歸分析,并針對多重共線性、異方差和自相關的方程進行檢驗、修正,最終確定影響國民經濟增長的因素為居民儲蓄存款數額與上市公司的數量,當居民儲蓄存款變動1%時,會對國民經濟帶來1.08%的影響,當上市公司數量每增加1%個數量時,國民經濟增長會相應增加0.33%。

四、結論

上述分析表明,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對國民經濟有著積極地推動作用。同時也說明金融主要通過資本積累來促進經濟增長,金融發展可以為各項經濟活動提供融資支持,擴張了總需求,由此可以帶動個人消費,促進企業投資,提高政府國債融資規模,提高進出口貿易等,來促進經濟增長。另一方面,金融因素對經濟的促進作用主要是通過向經濟社會提供一系列金融服務與功能實現的,一個功能良好的金融體系能夠滿足經濟社會一系列的金融需求,進而促進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作者單位:內蒙古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談儒勇.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文獻綜述及對中國的啟示[J].當代財經,2004(12):42~47.

[2]馬軼群,史安娜.金融發展對中國經濟增長質量的影響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實證分析[J].國際金融研究,2012(11):30~41.

[3]范德勝.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中國的實證檢驗[J].南京社會科學,2011(1):29~36.

[4]胡凱.中國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2013.

[5]周立,王子明.中國各地區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實證析:1978-2000,金融研究,2002(10):45~57

[6]周俊.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綜述[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9(2):98~107.

[7]趙振全,薛豐慧.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J].金融研究,2004(8):94~99.

[8]謝德金.金融發展在中國經濟增長中的作用研究[D].南開大學,2014.

[9]史永東,武志,甄紅線.我國金融發展和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J].預測,2003(4):2~7.

[10]姚耀軍.中國農村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J].經濟科學,2004(5):24~31.

猜你喜歡
金融發展經濟增長
中國各地區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分析
論金融的發展
金融對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影響及對策實證分析
知識產權保護、國際貿易與經濟增長的文獻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