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現代化視野下教師培養模式改革策略考量

2016-08-02 12:39姜茉然
卷宗 2016年6期
關鍵詞:教師培養教育現代化改革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變化以及基礎教育領域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培養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復雜性將會越來越顯現。為了進一步提升基礎教育領域師資隊伍的質量,教師培養模式需要足夠的勇氣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廣泛、深入地將改革引向深入。

關鍵詞:教育現代化;教師培養;改革

基金項目:華北理工大學2015年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外語碩士指導教師職后培訓質量保障體系建構研究”(Z150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變化以及基礎教育領域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培養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復雜性將會越來越顯現。為了進一步提升基礎教育領域師資隊伍的質量,教師培養模式需要足夠的勇氣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廣泛、深入地將改革引向深入。從目前我國教師培養模式改革的現狀以及所面臨的挑戰看,教育現代化事業下教師培養模式改革可以從以下方面考慮相應的解決策略。

第一,從理論層次加強對教師培養模式改革的研究。我國教師培養模式改革需要產生的基本動因在基礎教育的改革,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教師能力素質提出的要求不斷提高,在此情況下只有對教師培養模式改革才能適應基礎教育對教師能力素質提出的要求??梢哉f,來源于實踐推動的教師培養模式改革一定程度上缺乏理論層面的研究,到目前為止,我國還并未出現系統化的理論體系指導教師培養模式改革走向深入。如果不加強理論層面研究的話,教師培養模式改革將永久性的停留在實踐層面,成為基礎教育改革的附屬品,無法積極主動的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變化需求。從所取得的成就和面臨的問題看,目前我國教師培養模式改革需要在理論梳理以及外國經驗總結等方面多下功夫。首先,對教師培養模式改革過程中積累的經驗進行總結,使其上升到理論層次,再用理論指導相應的實踐,該做法可以取得更好的改革效應。其次,加大投入研究國外教師培養模式改革的經驗和教訓,尤其是具有代表性國家如美國、日本等國家的教師培養模式改革,為我國教師培養模式改革提供更多的參考。

第二,以多樣性為目標加強對教師培養模式的改革。我國教師培養模式改革的動力主要來源于教師培養機構適應基礎教育領域改革所做出的努力。教師培養機構為了適應基礎教育改革對教師能力素質提出的新要求,在各自學校范圍之內進行教師培養模式改革,此種運行模式決定了教師培養模式改革的自發性和多樣性,盡管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培養機構所處的地方教育管理部門等對教師培養模式改革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引導,但歸根結底教師培養模式改革的實施主體還是教師培養機構。我國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的基本國情使得教師培養模式改革的多樣性具備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其原因就在于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同決定了基礎教育改革目標和措施等的不一樣,教師培養機構按照所在地區基礎教育改革的需求進行的教師培養模式嘗試對當地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入發展具有較強的適應性,盡管此種培養模式改革在其他地區可能一無是處??梢哉f,此種發自于教師培養機構的教師培養模式多樣性改革可以為我國教師教育改革的順利推進提供更多的實踐性經驗和參考。從這一點來看,教師培養機構對教師培養改革的嘗試不應該輕易得到社會成員的批評甚至是否定,應該對改革的嘗試給予一種支持的態度。

第三,以全面的、發展的觀點推進教師培養模式改革。教師培養模式改革的目標是適應基礎教育改革對教師能力素質所提出的要求,從而為基礎教育領域提供更多高素質的教師。但是,如果將教師培養模式改革僅僅理解為為基礎教育提供優秀師資的話,不免會出現片面的認識和理解,這對教師教育的改革有百害而無一利。首先,從基礎教育改革的推進看,基礎教育改革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目前的改革只是漫長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階段,如果將教師培養模式改革的目標等同于當前基礎教育改革的需求的話,那么教師培養模式改革無疑已經失去了繼續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其次,從教師教育改革的推進看,教師教育改革是為了推進教師專業化的發展,教師職位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職業與其他職業的區別,片面追求基礎教育改革需求的話,有可能導致教師職業認識的偏頗。再次,從教師教育發展的規律看,教師教育屬于高等教育的發展范疇,其發展受到高等教育發展規律的制約,同時教育的社會屬性還使得高等教育發展受到經濟社會發展程度的制約,單純將教師培養模式改革理解為適應基礎教育領域改革發展的需要不符合辯證唯物主義的發展觀點。我國在推進教師培養模式改革的過程中,應該從理論上科學地認識教師培養模式改革與基礎教育改革以及教師教育改革之間的關系,在其基礎上再進一步探討教師培養模式的實踐推進策略問題。

第四,結合教師教育的整體改革推進教師培養模式改革。受我國教師教育體制傳統的影響,目前我國教師培養模式改革與教師教育改革之間還并未實現有機融合,二者處于“兩張皮”的狀態。從我國教師培養模式改革的推進狀況看,重點師范類院校借助于國家政策的支持推進教師培養模式改革的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該做法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雖然是不得已的選擇,但是如果不對其進行科學甄別泛濫使用的話將會給教師培養模式改革帶來災難,會明顯制約教師培養模式改革的進一步深入發展。在教師培養模式改革的過程中,應該著手解決教師培養模式改革與教師教育改革相脫節的現象,使二者融合為一個統一的有機體。這就需要建立能夠將教師培養模式融入到教師教育整體發展之中的體制,解決教師培養模式改革“單打獨斗”的窘境。培養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教師教育改革是一個整體推進的過程,而教師培養模式改革只是教師教育改革的一項措施,除此之外教師教育改革還應該包括教師資格制度改革、教師聘任制度改革、教師培訓體制改革等等,如何將這些措施進行有機結合是教師培養模式改革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也是教師教育改革取得成效,培養出更多符合社會發展要求教師的秘訣所在。

參考文獻

[1]張斌賢.教師培養模式改革若干問題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5,(12).

[2]陳時見.論新時期教師培養模式改革[J].西南大學教育學院,2006,( 2).

作者簡介

姜茉然,華北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主要從事教師教育研究。

猜你喜歡
教師培養教育現代化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備忘
智慧教育平臺助推大連教育現代化
試論當前幼兒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高校教育管理者在青年外語教師培養中的責任
改革創新(二)
淺談高等職業院?!半p能型”教師概念及內涵
瞧,那些改革推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