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初三歷史復習課中年代尺的運用

2016-08-02 15:41李紅梅
卷宗 2016年6期
關鍵詞:時空觀

李紅梅

摘 要: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歷史時空觀,通過畫年代尺的方式將中外歷史進行縱橫聯系,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歷史發展的時代特征和歷史發展的基本趨勢,也會大大提高初三歷史復習課的教學質量和效率。在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分析了在初三歷史課中運用年代尺進行復習的作用。

關鍵詞:歷史復習;年代尺;時空觀;時序性

初中歷史課程標準對學生的知識與能力有這樣一條要求:“了解歷史的時序,初步學會在具體的時空條件下對歷史事物進行考察,從歷史發展的進程中認識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1]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歷史的時序性呢?借助年代尺來復習歷史就是一種不錯的方法。通過畫年代尺的方式將中外歷史進行縱橫聯系,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歷史發展的時代特征和歷史發展的基本趨勢,也會大大提高初三歷史復習課的教學質量和效率。下面筆者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談談對這一問題的思考和看法。

1 利用年代尺,理清歷史發展脈絡

年代尺的一大特點就是可以將同一歷史階段或同一專題的歷史事件列在一條線上,比較直觀?!鞍褞资晟踔翈装倌甑臍v史濃縮在一條線上,猶如站在高處遙望,宏觀的時間不再那么難以捉摸。當你走進它,觸碰每一個歷史事物的時候,又可以‘瞻前顧后、融會貫通,自然而然地建立起知識框架了?!盵2] 中考考試說明要求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所學歷史知識,特別是材料題,它不可能只考查單一的知識點,一般都是把類似的事件、或相關聯的事件糅合在一起,這就要求學生對于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有一定的掌握理解。我們要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系統的整合,概括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構建知識點之間的框架體系,使之清晰易懂。比如,在初三歷史復習課講到資本主義發展歷程時,我在課堂上使用了年代尺(如下圖),通過圖示,學生能較快地理清資本主義從萌芽到確立制度,再到發展技術的這一過程,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2 利用年代尺,探究歷史時代特征

采取畫年代尺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對同一時期或相同類型的歷史事件進行縱橫比較,從而拓寬視野的廣度和深度。這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對歷史事件進行歸類識記,進而進行比較歸納的能力,同時也做到學習歷史中外貫通,注重關聯,讓學生更好地把握歷史發展的時代特征。中國歷史的發展是世界歷史發展的必不可少的構成部分,因此我們在平時的歷史教學中更要加強中外歷史的聯系,把中國歷史放在世界歷史發展的大環境中去學習,將二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地學“活”歷史,提高自身認識事物的能力。

比如在學習19世紀后半期的歷史時,我們如果能借助年代尺把這一時期重大的中外歷史事件排列起來(如下圖),就很容易發現這段歷史的時代特征。19世紀60年代,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通過革命或改革的方式,確立和鞏固了資本主義制度,這為生產力水平的再次飛躍掃清了障礙。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歐美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幾乎同時開始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到20世紀初這次工業革命基本完成的時候,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到帝國主義階段,亞非拉國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民族危機空前嚴重,而這一時期的中國恰恰是受到工業文明大潮沖擊的典型例證。在兩次鴉片戰爭中深切感受到西方強國的船堅炮利后,古老的中國開始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融入到工業文明的大潮中來,可是僅僅在技術上嫁接西方的已有成果,沒有改變落后的生產關系,注定了這場改革失敗的宿命。接著便是又一次挨打,再一次覺醒。戊戌變法,一場遲來的變革,終歸沒能改變中國被列強瓜分的命運。這一時期的世界呈現出一幅擴展中的工業文明與野蠻殖民掠奪相交織的圖景。

3 利用年代尺,提高專題復習效率

近年來,材料解析題已成為中考歷史試卷中必考的一種題型,而且大多是以某一專題為線索,串連起相關的史料。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帶領學生在進行歷史總復習時,除按通史的體例復習外,還應跟學生一起來梳理一些專題。在專題復習的過程中,如果我們用歷史年代尺可以作為軸線,串聯相關知識,梳理某一專題的發展脈絡,就可以使繁雜的知識變得條理清晰,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筆者在帶領學生復習“古今中外政治制度”這一專題時,就使用了如下的年代尺(如下圖),通過圖示,把考試說明要求的一些重要的政治制度排列同一個時間軸上,再進行古今中外的縱橫對比,就可以更好地掌握這一專題的相關知識。對于其他一些專題,也可以采用這種方法進行復習,比如古今中外的改革、重大的思想解放運動、中外交往史,還有一些國別史等。使用年代尺進行專題復習最大的好處就是直觀,事件之間的前后關聯變得一目了然,從而提高了專題復習的效率。

4 利用年代尺,加強歷史時間記憶

歷史學科同其他學科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點,那就是知識的前后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它更講求時序性?!皶r序思維技能是歷史推理的核心。沒有強烈的年代學意識,學生就無法了解其相互關系,解釋其因果聯系?!?[3] 學好歷史的基本要求就是要讓學生把握歷史發展的脈絡,弄清事件之間的前因后果。而對于很多同學來講,學習歷史最大的問題恰恰是在頭腦中沒有形成清晰的歷史線索,他們最害怕記時間,考試時最害怕考時間,在他們的頭腦當中知識點是細碎的、零散的。所以我們提倡借助年代尺來記憶重大歷史事件的時間,這樣做的好處是,學生不僅更容易記住時間,同時還能掌握歷史發展的線索。借助年代尺把中外歷史之間的縱橫聯系進行比較和分析,這樣掌握的知識將不再是孤立的、易混淆的點和塊,而是一張知識網,如同一顆顆散落的珍珠用一條線串起來,就不易丟失一樣,有利于克服歷史教學“碎片化”的弊端。

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而在課堂教學中恰當地使用年代尺則是培養學生時間觀念的一種不錯的方法。通過年代尺,學生可以更好地從宏觀上去把握歷史、審視歷史,可以更加真切地感悟過去、理解今天、關注未來,提高自身的歷史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 編寫組.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 劉愛妹.高三歷史復習中巧用年代尺[J].知識窗(教師版),2011,( 6)

[3] 趙亞夫.國外歷史課程標準評介[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歡
時空觀
康德時空觀的理論背景與發展形成
幻境與宿命——喜瑪拉雅時空觀的當代再詮釋
時空觀指導下的模塊整合教學——以《20世紀四五十年代力圖稱霸的美國》為例
淺談高考歷史學科的整合與長效復習模型——新時空觀的構建與運用
英語單詞的理據三探
淺談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科學概念的建議
淺談高中歷史課堂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嘗試
談歷史時空觀素養的考查與培養——以新課標全國卷歷史試題為例
中西文化差別之源:大小關系相反的時空觀
歷史學與其它學科理論相結合的研究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