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性化護理服務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2016-08-05 23:05李晗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19期
關鍵詞:精神分裂癥應用效果

李晗

【摘要】 目的 探討精神分裂癥患者開展人性化護理服務的臨床價值。方法 12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 采用抽簽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6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 觀察組患者給予人性化護理服務。觀察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焦慮評分為(3.79±1.10)分;抑郁評分為(6.45±1.39)分;

敵對性評分為(2.30±1.45)分;激惹性評分為(3.85±1.30)分;生活能力評分為(5.62±1.30)分;工作能力評分為(6.30±1.09)分;社交能力評分為(4.42±1.39)分。對照組焦慮評分為(5.24±1.29)分;抑郁評分為(8.52±1.73)分;敵對性評分為(5.52±1.60)分;激惹性評分為(5.70±1.62)分;生活能力評分為(11.34±4.03)分;工作能力評分為(14.39±5.35)分;社交能力評分為(11.39±4.06)分;觀察組各項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臨床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開展人性化護理, 可以顯著提高康復效果, 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關鍵詞】 人性化護理服務;精神分裂癥;應用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9.196

精神分裂癥作為一種精神疾病, 疾病發病率較高。對于此類患者即選擇藥物治療方法可以將諸多顯性癥狀加以改善, 但是在改善患者工作能力以及基本生活能力等方面, 無法獲得顯著效果[1]。對此為了探討臨床開展人性化護理服務的干預價值, 本文主要將本院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本次實驗研究對象, 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 在獲得患者及家屬同意條件下采用抽簽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60例。觀察組男45例, 女15例;平均年齡(33.9±11.3)歲;平均病程(11.3±3.5)個月。對照組男47例, 女13例;平均年齡(35.1±11.5)歲;平均病程(11.5±3.6)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診斷標準 在本次研究中, 所有患者均符合國際疾病分類(ICD)-10中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 無誤診、漏診。

1. 3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給予人性化護理服務, 具體包括:①確?;颊叩木歪t環境人性化。對于精神分裂癥患者會出現嚴重的不適感, 對此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病房進行認真布置, 確保光照條件以及通風條件滿足要求, 使患者內心感受到溫馨感, 進而將安全感以及治療依從性顯著提高[2]。②護理人員主動對患者開展心理疏導, 在日常護理過程中, 護理人員需要同患者進行密切溝通, 消除患者的自卑感, 保證患者可以敞開心扉, 將心情有效放松[3]。③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進行關心, 住院治療過程中, 護理人員針對患者的起居以及飲食進行詳細了解, 對患者基本情況進行合理調整[4]。④對患者加大情感支持力度。對患者家屬以及親屬進行鼓勵, 要求在固定時間對患者進行探視, 進一步將患者被關心感有效提升[5]。

1. 4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焦慮、抑郁、敵對性、激惹性、生活能力、工作能力及社交能力評分。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焦慮評分為(3.79±1.10)分;抑郁評分為(6.45±

1.39)分;敵對性評分為(2.30±1.45)分;激惹性評分為 (3.85±

1.30)分;生活能力評分為(5.62±1.30)分;工作能力評分為(6.30±

1.09)分;社交能力評分為(4.42±1.39)分。對照組焦慮評分為

(5.24±1.29)分;抑郁評分為(8.52±1.73)分;敵對性評分為(5.52±

1.60)分;激惹性評分為(5.70±1.62)分;生活能力評分為(11.34±

4.03)分;工作能力評分為 (14.39±5.35)分;社交能力評分為(11.39±4.06)分;觀察組各項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伴隨著以患者為中心護理理念的逐漸深入, 人性化護理干預于臨床護理工作中獲得了逐漸廣泛的應用。人性化護理需要以患者的利益為中心, 針對患者的需求盡最大努力滿足。對于精神分裂癥患者, 因為疾病較為特殊, 在主觀能動性方面較為缺乏, 患者的意志力呈現為一定程度減弱, 社交能力從而喪失, 進而常規護理無法滿足患者的諸多需求, 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嚴重下降。

本次研究中, 對于精神分裂癥患者開展人性化護理, 主要對患者的基本特點進行分析, 針對患者的心理需求以及生理需求全部滿足[6]。同常規護理方法比較, 此種方法的覆蓋面相對廣泛, 并且針對性較強。對于精神分裂癥患者在實施護理過程中, 如果任何一處不完善均會對患者臨床治療造成不利影響。對此人性化護理干預的應用價值逐漸凸顯[7]。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各項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有效闡明人性化護理干預的應用價值, 其可以將患者的不良心理以及社交能力等顯著改善。

總之, 對于精神分裂癥患者開展人性化護理服務, 患者的生活質量得以顯著提高, 凸顯人性化護理服務的應用意義。

參考文獻

[1] 何秀英, 陳劍英, 吳風云, 等.臨床護理路徑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及其相關因素分析.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3, 29(29):49-52.

[2] 陸根法.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依從性相關因素調查分析. 護士進修雜志, 2012, 27(10):926-927.

[3] 馬辛, 蔡焯基, 鄭毅, 等.精神分裂癥住院患者規范化綜合治療臨床路徑的研究.中華精神科雜志, 2012, 45(3):165-168.

[4] 張燕紅, 陳淑娟, 鄭憲萍, 等.精神分裂癥暴力行為的心理行為干預方法研究.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09, 25(19):1-3.

[5] 王彩虹, 楊永杰, 喬霞, 等.院外延續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和生活質量的影響.護理管理雜志, 2012, 12(12):884.

[6] 金鳳仙, 趙建利.心理護理干預對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抑郁癥狀的效果觀察.廣東醫學, 2013, 34(20):3217.

[7] 杜秀蓉, 毛莉.精神分裂癥患者危險行為調查與護理對策.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0, 26(5):27-28.

[收稿日期:2015-12-31]

猜你喜歡
精神分裂癥應用效果
精神分裂癥病例積極心理護理應用研究
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對慢性精神分裂癥病人的認知功能的影響
隨訪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出院后依從性影響
奧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癥的常見類型
撥開精神分裂癥的迷霧
體驗式教學法在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C 語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手術中個性化心理護理在原發性青光眼患者中的應用
健脾扶正湯在晚期胃癌治療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