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的思考

2016-09-10 07:22馬麗銘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14期
關鍵詞:教育科研心理健康教育建議

馬麗銘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研;問題;建議

新課改的實施,改變了傳統的教師觀、學生觀、教學觀、學習觀,這對教育、教師、學生都是一個挑戰。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不再是過去的傳統“教書匠”,而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同時,也是教育的設計者和研究者。一所學校,或者是一名教師,如果要在日益激烈的教育工作競爭中有所建樹,必須要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教育科研之路。新課改背景下,教師不僅要進行角色的轉變,更要對教育過程、教育方法進行調整。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更要關注學生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心理健康方面。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和深化,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中小學教師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的現象越來越普遍。

一、中小學教師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的背景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一部分中小學校都配有專職或兼職的心理教師,并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不應只是專職心理教師的任務,每一位教師都應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列,在自己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仍然面臨著許多問題。在新形勢下,要處理好這些問題,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承擔起研究者的角色,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已經逐漸成為一種共識,越來越多的教師也愿意加入到這一行列中。各地教育部門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也越來越重視,并鼓勵廣大教師申報心理健康教育課題,從事相應的教育教學研究。

二、當前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的功利性

有調查研究表明,教師開展教育教學研究的原因主要是獲取功利、滿足興趣、追求真理、執行學校要求。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方面,同樣也存在類似的原因。教師是一個神圣的職業,社會對教師有著極高的期待和要求,但是教師的待遇卻跟社會對教師這一職業的高要求不相匹配。教師如果想要提高待遇,途徑只有一條,那就是職稱的提升,教師只有獲得高一級的職稱,才有可能獲得更高的待遇,所以職稱評定成為每個教師不得不面對的問題。而當前教師的職稱評定與其科研成果掛鉤,中小學教師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職稱考核壓力,一部分教師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是為了評職稱、職位的提升或者上級的嘉獎,只有少部分教師是為了滿足個人興趣、追求真理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而很多學校甚至為了彰顯自身的科研力度,把科研任務分配到教師身上,很多教師不得不為了完成學校分配的任務,參與到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的行列中,從而導致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的數量高而質量低。

(二)中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素養和科研能力偏低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要求教師要具備相應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理論知識,以理論指導科研、指導實踐,同時也要求教師要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在科研過程中具備積極思考、主動參與、不斷鉆研的精神。目前,盡管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整體上不斷受到重視,但是具體到不同地區不同學校卻相差甚遠,仍有一部分中小學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認識不足,部分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錯誤看法,就更談不上開展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活動。一些學校和教師雖然對心理健康教育有了一定的重視,關心心理健康教育科研,但是對于心理學理論層面的學習較少,缺乏相應的理論指導,同時沒有掌握相應的科研方法,在開展研究工作時往往不能選擇恰當的、適合研究對象的方法從而導致科研失去方向性,科研成果的質量大大降低。

(三)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的投入不足

任何教育科研的有效開展都需要有充足的人力準備、物力準備、時間準備、資金投入等。中小學在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方面,資金和時間的投入比較少??蒲械拈_展,少不了一定的文獻參考和專家指導,而這兩項前提是有一定的經費保障。但是在實際研究過程中,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的經費投入明顯不足,很多教師開展的科研課題得不到學校的支持,不得不選擇自籌經費,阻礙了科研的發展。同時,教師在科研上分配的時間較少,有些科研項目在開題后就很少花時間再跟進,或者只在科研結題階段加班加點,應付式地完成課題研究。造成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方面的時間投入較少的主要原因還是教師的自由支配時間較少,學校的規定性事務繁瑣,教師為完成這些規定性事務已經花去了相當多的時間,很少有足夠的時間去搞科研,缺少時間保障。

(四)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的管理、組織、操作、評價制度不健全

心理健康教育目前沒有明確的嚴格的操作規范,沒有相應的管理體系和評價體系,從而導致心理健康教育科研也沒有嚴格地管理和組織及健全的評價體系。由于缺乏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在其科研上的組織和管理也表現出隨意性和盲目性。學校組織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在操作方面,表層重視,實質忽視,重開題,輕過程,這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科研過程中各環節脫節。

開展教育科學研究是一項比課堂教學活動復雜艱苦得多的勞動,但就學校的分配制度來說,盡管一直強調著要向教育科研傾斜,但事實上并非如此。開展科研一般只有在獲獎的時候才可能獲得一點點獎勵。但是科研獲獎僅僅是少數,對于更多沒有獲獎的教師,科研便是“楊白勞”。如果沒有完善科研的評價機制,就會挫傷教師科研的信心??蒲凶鳛閯趧?,它的量的確不容易評估,但是對參與科研的教師付出的勞動,就其創造性和復雜性來說,如此微簿的報酬甚至是無報酬無獎勵實則是“科研興?!蓖A粼谡Z言上、口號上的一種標志。

三、對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的思考與建議

(一)轉變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觀念,樹立正確的科研觀

新課改背景下,教育對于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要轉變過去單純“教書匠”的角色,努力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引導者和學科的研究者。教育教學與科研相輔相成,但教師的科研不僅表現在學科上,更要表現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上。心理健康與學生的健康成長息息相關,任何教師如果想要在學科教學上取得良好效果,必須考慮到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只有將學科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滲透,才能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的心理要有所研究。中小學教師身在教學一線,每天都在學校里進行教育實踐活動,很容易發現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心理問題,對出現的心理問題進行思考,想出解決辦法,這就是教育科研。

中小學生處于基礎教育階段和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作為教師,更應該關注、關心學生的變化和成長,這也是除教學之外進行教育科研的重要課題。教師只有善于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在自己的教學崗位上有所成就。中小學教師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是一個展示個人才能,挖掘自身潛能的平臺。通過這樣一個平臺,教師能體驗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樂趣。通過教育科研結果的展示,教師不僅可以感受到成功和創造的喜悅,這些成果還能為后人研究提供指導和借鑒。所以教師只有把科研當成促進自身成長的途徑,才能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走得更寬更遠,真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二)加大教師培訓力度,提高教師科研素養和水平

專業的師資必須通過不斷的培養培訓才能形成。學校應該創造條件,為教師提供繼續學習心理健康教育有關知識理論的機會,比如開創教師科研???,定期開展專題講座,邀請有關專家對教師進行培訓,派遣心理健康教育專兼職教師、班主任外出學習,學習歸來的教師在本校開展學習報告等。就科研方面,加強專職教師的專業引領,提高科研的專業水平,同時邀請有經驗的教師對其他教師進行指導,使更多教師都能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理論和方法。

(三)加大對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的投入

科研的規范必須要有專業的引導,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科研上,應引進心理健康教育專職人員,以專業引領科研。除人員的投入外,硬件設施的投入也不可或缺。其次,在開展科研的過程中,也需要足夠的科研經費保障,需要教育相關部門和學校對經費的來源進行綜合協調,并確保??顚S?。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的教師,自身也需要合理安排教學,抽出更多時間對科研項目進行鉆研。另外,對參與科研的教師進行肯定和鼓勵,提高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的積極性。只有在人力、物力、經費、時間各方面都得到有效保障的前提下,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能順利進行。

(四)成立教育科研專門組織與領導機構

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目前缺少明確的組織和領導機構。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屬于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歸學校政教處管理;而科研的管理權卻在教導處,這就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的組織管理處于分工不明的狀態。所以,針對教育科研,教育局主管部門和學校應該成立專門的組織和機構,配備有經驗且理論扎實的人員擔任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員,形成一支心理健康教育科研隊伍,進行明確的組織和管理。有關研究表明,成立專門機構有利于加強工作指導以及檢查督導,確??蒲懈黜椧蟮玫綄嵤?。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更應在科研的組織管理上形成合力,齊抓共管,使科研的各項計劃切實得到實施。

(作者單位:廣東省恩平市第一中學,江門,529400)

編輯/ 王 楨 終校/王抒文

猜你喜歡
教育科研心理健康教育建議
關于不做“低頭族”的建議
對中小學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認識與思考
精英領航 集體突圍
高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淺析高校教師教育科研中的不正之風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全面滲透
大學生心理問題應對新模式
三代人的建議
FOOD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