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美術鑒賞“引導—互動”教學方式探究

2016-09-20 07:09王元芳
考試周刊 2016年71期
關鍵詞:中學美術美術鑒賞引導

王元芳

摘 要: 在中學階段美術鑒賞教學中,“引導—互動”教學模式的呈現,其要義在于教師對每一名學生的主體地位加以充分尊重,在這種理念的帶動下,中學美術教師將教學準備、教學實施、教學反饋等環節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習慣,使之在自我引導、自主學習、自我評價等方面取得理想效果。

關鍵詞: 中學美術 美術鑒賞 引導 互動 教學方法

“引導—互動”教學模式意為在課堂上所形成的教師和學生間的良性互動關系,該互動關系強調了教學內容的媒介平臺功能,也強調了教師和學生間雙向影響的新型變化。在課堂教學準備、實施、反饋各個階段,教師應當把自身引導、合作、參與三個角色利用起來,力爭營造更加和諧的課堂環境。

一、如何做好教學準備

如果在教學準備環節可以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激發的可能性,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就會對接下來的教學產生極大幫助[1]。實際上有些教師在做教學活動的多樣化準備工作時,片面強調課堂的熱鬧,未能照顧到學生參與的時間長度與參與效果。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這部分教師未能真正弄清楚中學階段學生接受新知識、理解新問題的能力程度,只能反復對教學模式加以調整,這樣,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會被消耗,最終讓原本可以有極強吸引力的美術鑒賞課堂變得枯燥乏味。反之,教師只有對學生既有知識與能力基礎全面了解,才能幫助學生進行新舊知識的結合,讓學生主動投入到新知接受過程中。按照美國著名心理教育學專家奧蘇伯爾的觀點:只有教師將教材清晰地呈現出來,使學生在新知識和舊知識間游刃有余地往返,學生才能更主動地接受目標教學內容。特別對于美術鑒賞教學內容,強調借助感知和經驗進行美術作品加以體驗、判斷、聯系,而感知和經驗則是逐步深入的,只有身處實踐之中,逐步深入的感知和經驗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審美能力的提高才會成為可能[2]。對此,中學美術教師需要在教學準備中考慮到教學內容同學生自我、學生生活方面彰顯出時代和文化的特色,比如在接觸到具象藝術內容時,教師可以將前面已經述及的美術鑒賞手段融入進來,使學生自主分析中外美術代表作品,讓學生借此形成世界多元文化均應該得到尊重的理念。

二、如何把握教學實施

許多教師已經考慮到學生主體的問題,試圖將課堂的主動權歸于學生手中,可是往往流于形式上的熱鬧,而未能從本質上達到引導和互動要求。實際上,美術鑒賞課堂若想取得成功,教師的引導非常關鍵。按照建構主義理論的觀點,新知識習得需要自身既有知識儲備的基礎,又需要教育者的有效幫助,這充分說明了教師引導互動的必要性[3]。在新課程標準的大環境下,教師既要注意到學生主體的發揮,又要注意到教師引導的作用。美術鑒賞指導過程中,教師需要巧妙設置疑點,創設問題情境,促進學生形成靈感,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鑒賞和思考,從而達到對新知識和舊知識加以組織融合的效果,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思維積極性。比如當鑒賞了具象藝術以后,便會涉及意象藝術和抽象藝術有關知識,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預習,并根據教師提出的引導性問題,以小組為單位對有關資料加以收集整理,保證意象藝術和抽象藝術這部分難點知識能夠順利解決。另外,教師給學生提供課題研究的機會,也是有效引導的一種方式,利于學生持續保持學習興趣,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三、如何完善教學反饋

對于一次鑒賞課程來說,如果缺少反饋環節,則顯然是不完善的,反饋和評價工作能夠起到調整教學思路的效果。教師借助教學成果的重新審視,對學生的所知、所感、所得認真檢驗??梢哉f,反饋并不是教學的完結,恰恰是新一輪教學的起點。新課程標準強調,美術課程可以幫助學生進行發展空間的拓展,利于完善人生規劃。對此,教師需要依據學生需要而組織教學,把課堂同實踐相結合,一方面豐富教學內容,另一方面使定期測試富于實效性。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評價需要體現出多主體、開放化特色,并形成一定的美術鑒賞能力。例如可以恰當應用美術術語進行鑒賞、鑒賞時需要有獨立的觀點等。對此,教師需要采取學生互動的形式,使之完成自主討論、大膽解析,讓學生在鑒賞過程中深刻認識并理解各種類型的美術作品,由此帶動學生多元智能的形成。按照美國學者加德納的觀點:人類的智能至少有七種,比如語言文字智能、數學邏輯智能、視覺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4]學生鑒賞美術作品時,至少會習得語言文字智能、數學邏輯智能、視覺空間智能等幾種,若想使學生的習得效果進一步強化,教師在完善教學反饋時,需要讓學生意識到學習過程對各種能力的促進作用,也就是說,反饋時師生雙方均需要從上述幾種智能進步的角度對學生的參與效果、教師的指導效果加以分析,以使教學處在不斷進步的狀態。

四、結語

因為學科特點的影響,美術鑒賞有其獨特之處,特別是有些內容艱深難懂,有時即便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對于中學生來講也需要耗費很長時間進行消化。在這種情況下,促進引導與互動教學顯得特別關鍵,借助互動達到鍛煉學生思維的效果,用于增加學生知識儲備,強化學習能力,還可以使師生雙方同時體會到教和學的無窮樂趣。

參考文獻:

[1]孫志宜.美術鑒賞多樣化教學的方法[J].包裝世界,2013,05:45-46.

[2]李蘭萱.美術鑒賞課中如何加強互動式教學提高課堂效率[J].中國校外教育,2014,29:14-15.

[3]李秀宏.新課標下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有效性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4,04:37-39.

[4]姚伯玉.高中美術鑒賞課中學生審美能力培養之我見[J].美與時代(中),2014,01:42-43.

猜你喜歡
中學美術美術鑒賞引導
高中美術鑒賞課中的師生互動的探究
淺談中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因材施教
中國現當代繪畫鑒賞對高中生讀圖能力的培養
高校通識課程《美術鑒賞》雙語教學實踐與研究
網絡時代大學生非理性愛國現象的引導
細細品味課堂語言 輕松享受教學過程
互動式教學法在大學散打教學中的應用
職業中學美術鑒賞課教學探微
精心引導,實現學生語言積累多點突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