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闋”和“伏闕”

2016-10-08 22:23
語文教學之友 2016年9期
關鍵詞:會意明史本義

摘要:高三模擬考試中有選自《明史》一段文字,其中出現了“服闋”和“伏闕”兩個詞語,含義不同。本文試圖從服、闋、服闋、伏、闕、伏闕這六個方面加以比較,從根本上理解“服闋”和“伏闕”這兩個詞語的本質差異。

關鍵詞:服;闋;服闋;伏;闕;伏闕

高三模擬考試中有選自《明史》一段如下:

當是時,帝失德彌甚。群小竊權,濁亂朝政,人情惶惶。儲懼不克任,以廷和服闋,屢請召之。廷和還朝,儲遂讓而處其下。明年,帝將南巡。言官伏闕諫,儲、冕、紀亦以為言。會諸曹多諫者,乃止。

這里出現了“服闋”和“伏闕”兩個詞語,含義不同。

服,會意。甲骨文會意,以手按住某人低頭向案,服從、服侍意,金文或訛案為舟,小篆從此。服喪。又如:服滿(服闕。服喪期滿);服制(服喪制度。按生者與死者關系的遠近親疏,分為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五等);服除(服喪期滿);服假(喪假)。

闋,形聲。從門,癸聲。本義:祭事結束而閉門。引申為止息;終了?!墩f文》:“闋,事已閉門也?!薄肚f子·人間世》:“瞻彼闋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睆垍f《七命》:“繁肴既闋,亦有寒羞?!迸f指服喪期滿。

服闋,古代禮制,父母死后守喪三年,期滿后除去喪服,稱“服闋”。[1]古喪禮規定,父母死后服喪三年,期滿除服,稱為“服闋”。 闋,終了?!讹L俗通·十反》:“三年服闋?!薄逗鬂h書·劉平傳》:“服闋,拜全椒長?!盵2]漢·蔡邕《貞節先生陳留范史云銘》:“舉孝廉,除郎中君萊蕪長,未出京師,喪母行服。故事,服闋后還郎中君?!薄杜f唐書·王丘傳》:“丁父憂去職,服闋,拜右散騎常侍,仍知制誥?!苯稹ざ庠段鲙浿T宮調》卷八:“如今服闋也,卻序舊婚姻?!鼻濉ご髅?《詹烈婦傳》:“大功病且死,與父母訣曰:‘兒不孝,不能長事父母,新婦服闋即嫁之?!?/p>

伏,會意。從人,從犬。意思是:人如犬(狗大聰明為犬,犬大聰明為獒,獒犬不是西部獨有古代中原東方就有獒犬。)那樣地匍伏著。本義:俯伏;趴下?!墩f文》:“伏,司也?!庇秩纾悍ǖ乖诘厣系氖w,多指殺死);伏肉(死尸的肉);伏地(俯伏在地上);伏虎;伏奏(俯伏上奏);伏候(俯伏等候)。

闕,形聲。本義:古代宮殿、祠廟或陵墓前的高臺,通常左右各一,臺上起樓觀。二闕之間有道路?!墩f文》:“闕,門觀也?!毙戾|曰:“以其闕然為道,謂之闕。以其上可遠觀,謂之觀?!薄对姟む嶏L·子衿》:“挑兮達兮,在城闕兮?!薄妒酚洝じ咦婕o》:“蕭丞相營作未央宮,立東闕、北闕、前殿、武庫、太倉?!鼻濉埻⒂瘛睹魇贰罚骸胺I上平黎策?!?/p>

伏闕,拜伏于宮闕下。古時臣下直接向皇帝有所陳請,多用此詞?!缎绿茣W陽詹傳》:“詹先為國子監四門助教,率其徒伏闕下,舉愈博士?!盵3]唐·獨孤及《為李給事讓起復尚書右丞兼御史大夫等第三表》:“臣再以微誠,伏闕請命?!笨涤袨椤稏|事戰敗聯十八省舉人三千人上書》詩:“遼、臺膴膴割山河,抗章伏闕公車多?!?/p>

參考文獻:

[1]韓志用.學生古漢語常用字字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146.

[2]夏征農.辭海詞語分冊[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296.

[3]夏征農.辭海詞語分冊[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293.

作者簡介:孫凱(1974— ),男,陜西省銅川市第一中學新區校區(耀州區)高級教師,主研方向為文言文教學。

猜你喜歡
會意明史本義
“會意”讀書法
《明史·志第三十七片段淺析》
韓嚼牙
“會意”與“欣然”
漢字里的大寫數字另有意義
“酉”字初探
“自”的本義是鼻子
活力課堂源于有效感悟
為啥我們沒有
論明史、明史研究及點校本《明史》修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